-
公开(公告)号:CN107837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0043.1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取汽油馏分烃的方法,在温度250~450℃,压力0.01~10.0MPa,空速500~50000mL/(h·gcat),H2/CO2摩尔比为0.5~8.0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在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直接转化生成汽油馏分烃。所说的复合催化剂由铁基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作为第一组分,与金属改性或不改性的分子筛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第二组分混合而成。该方法中,单程CO2转化率可达33%以上,烃产品中甲烷选择性低于8%,碳原子数为5~11的汽油馏分烃选择性高于70%,且汽油馏分以异构烷烃和芳烃为主,辛烷值高。本发明开拓了一条从二氧化碳生产汽油的新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0761744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551009.0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直接转化制汽油馏分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由表面包裹多孔材料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和分子筛/金属改性分子筛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合成气经上述复合催化剂催化转化可高选择性地生成液体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58625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530368.8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新疆兵团现代绿色氯碱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方法,主要解决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的催化反应过程中选择性低和催化剂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催化剂以金属铜或铜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以亲水性二氧化硅或改性亲水性二氧化硅为载体,并加以合适金属氧化物助剂。本发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性能和反应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675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5817.4
申请日:2015-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 C10G3/49 , B01J29/405 , B01J29/44 , B01J29/46 , C10G3/50 , C10G240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富含异构烷烃汽油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催化剂由分子筛负载活性金属组分制成。鉴于该方法采用催化剂对汽油馏分(碳原子数在5-11的烃类物质)中异构烷烃的选择性优异,烯烃和芳烃选择性较低,采用本发明生产的汽油组成可满足国VI汽油标准,甚至世界先进洁净燃料标准(如欧Ⅴ和美国加州车用汽油标准)对芳烃和烯烃的含量要求,本发明为非石油资源直接获得高品质汽油提供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极具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3388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22082.4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94 , B01J38/68 , C07C31/04 , C07C29/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回收再生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焙烧、溶解和再生等关键步骤。通过采用焙烧、稀酸溶解技术来清除失活铜基催化剂中的杂质,形成合成甲醇催化剂有效的金属活性组分母液,然后采用共沉淀技术将上述母液直接或为提高催化剂活性母液中补加少量Cu、Zn、Al,再与沉淀剂共沉淀制备新的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本发明能够对废铜基催化剂中Cu、Zn、Al三种金属直接回收利用,降低了工业合成甲醇催化剂生产成本,减少了工业合成甲醇过程中废铜催化剂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为其他领域铜基催化剂的回收与再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该方法简单可行,易于实现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89395.3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69/675 , C07C67/31 , B01J23/72 , B01J29/035 , B01J29/46 , B01J23/83 , B01J23/755 , B01J23/80 , B01J23/889 ,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酸酯加氢制乙醇酸酯的方法及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加氢产物中乙醇酸酯选择性低和催化剂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以金属铜或其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以含有二氧化硅的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如SBA-15、分子筛等,并加以合适金属或其氧化物助剂。本发明采用含硅复合氧化物分子筛的结构特点,可高分散活性组分铜或其氧化物,进而提高反应转化率和乙醇酸甲酯选择性,同时避免采用贵金属助剂而降低了催化剂成本,本发明可同时实现较高的草酸酯转化率和乙醇酸甲酯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6843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59674.0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IPC: B01J23/72 , B01J23/80 , B01J23/755 , B01J23/83 , C07C31/08 , C07C29/1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反应尤其是醋酸酯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反应活性低、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的催化剂以金属铜或金属铜氧化物或其混合物为活性组分,以二氧化硅为载体,并进一步包含一些合适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助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6420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186639.4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O氧化的负载型金属纳米簇催化剂。本发明的表示式为:(M1)n(SR)m/M’xOy,其中(M1)n(SR)m为金属纳米簇,M1为金属如Au、Ag或其合金等,SR(R=-CH2CH2Ph)为金属纳米簇的有机巯基配体,M’xOy为金属氧化物载体如CeO2、ZrO2等。本发明含有的(M1)n(SR)m纳米金属簇组分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活性纳米金属粒子尺寸分布可控等特点。本发明体现了优良的CO氧化性能,特别是在原料气添加水蒸汽的气氛下表现出稳定的CO氧化性能。如Au25(SR)18/CeO2催化剂,80°C时CO转化率为94%,100°C时CO转化率为100%。
-
公开(公告)号:CN10231133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010215958.4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反应器及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含有氧分布器,可使原料气中的氧分布进入反应器,有效解决了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过程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和丙烯选择性氧化制丙烯酸两个步骤对原料氧的不同需求,在同一反应器内实现了丙烷到丙烯酸的有效转化,提高了过程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4625.0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nventor: 葛庆杰 , 赛德里克·西里尔·阿莫 , 孙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碳数为5‑16的重质烃方法,在温度280~350℃,压力0.02~9.0MPa,空速500~30000mL/(h·gcat),H2/CO2摩尔比为0.9~6.0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在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直接转化生成碳数为5‑16的重质烃。所说的复合催化剂由含碳和碱金属的负载铁基催化剂作为第一组分,与具有烯烃聚合和重质烃加氢裂解功能的分子筛作为第二组分混合而成。该方法中,单程CO2转化率可达40%以上,碳原子数为5~16的重质烃选择性可达到70%以上。本发明开拓了一条从二氧化碳生产碳原子数为5~16重质烃的新路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