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63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73651.4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无损检测方法,其包括制备涂覆层;将所述涂覆层覆盖于电池表面并烘干;测量得电阻分布图样和表征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精度高、速度快、还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47874.6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0400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包括:在所述连接体内部设有供降温气体通过的内部流道(7);所述内部流道(7)与连接体的空气侧流道平行;在所述连接体上还设有供所述降温气体通过的降温流道入口(1)和降温流道出口(3);所述降温流道入口(1)和降温流道出口(3)分别与所述内部流道(7)连通;所述空气侧流道用于通过发生燃料反应的空气。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电堆进行热管理,避免电堆中产生过大温度梯度,同时可降低阴极侧的空气流量,提高空气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系统效率,并延长连接体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19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989634.2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电锅炉及其控制系统,该蓄热电锅炉包括:控制模块、多组蓄热模块及设置于蓄热模块上的温度采集模块,其中,温度采集模块采集蓄热模块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各蓄热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预设加热温度信息及温度信号生成蓄热控制信号,并将蓄热控制信号发送至蓄热模块;多组蓄热模块根据蓄热控制信号进行蓄热储能。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组蓄热模块进行分别控制的功能,使得各组蓄热模块的蓄热更加均匀,并且通过分组控制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蓄热电锅炉的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8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301947.0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M4/86 , H01M8/1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电子导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包括阳极层、阴极层和设置于其中的电解质层,其中,电解质层包括BaCeO3和/或SrCeO3,阴极层包括ZnO;通过在阳极层上涂布电解质材料形成电解质层后,将阴极材料热压至电解质层上,煅烧、组装后得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电池的电解质层与掺入ZnO的阴极层之间形成一个类似PN结二极管,阻止电流在电池内部逆向流动,实现电子的单向导通,有效地降低了电解质层的电子电导,可以使用更低电阻的电解质层,降低了电池的内阻,减少了内部短路造成的损耗,从而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发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9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68399.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K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点接近室温的多元熔盐及及制备方法。多元熔盐包括三部分:A部分是硝酸铜与硝酸铝的质量比为1:3的混合盐,B部分是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锂的质量比为11:6:13的混合盐,C部分是质量占比为20~60%的硝酸钙、余量为硝酸钛的混合盐。以上三部分按照A部分30~60wt.%,B部分20~50wt.%,C部分10~40wt.%的比例通过熔融混合法制备得到熔点接近室温的多元熔盐。本发明通过熔融混合熔盐获得的多元熔盐熔点低于50℃,接近室温,分解温度接近500℃。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共晶熔盐混合物的熔点,并在较宽的运行温度范围内确保熔盐热物性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09858.6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单元、液化单元、储存液态工质的储液单元、气化单元和释能单元:储能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装置、第一换热器和冷却器;释能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膨胀装置和第二换热器;液化单元包括进口端与冷却器的出口端相通的液化装置;气化单元包括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通的蒸发装置;储液单元包括连接于液化装置和蒸发装置之间的储液装置;蒸发装置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还连通有气体缓冲装置;蒸发装置中生成的气态工质在气体缓冲装置中暂存后进入第二换热器。通过在蒸发装置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气体缓冲装置,可以缩短液化空气储能系统调节输出频率过程中的响应时间,提高液化空气储能系统的调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27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7835.0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剩余电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剩余电量电解制氢的参数;根据参数建立产热量模型;获取主动配电网及区域供热网成本信息,并根据主动配电网及区域供热网成本信息及产热量模型建立剩余电量的处理模型;获取主动配电网的当前剩余电量,根据当前剩余电量计算剩余电量的处理模型的最小值,并根据此时剩余电量的处理模型的参数数据进行电解制氢产生氢气和热能,并将热能输入至区域供热网。通过实施本发明,消除了多余的能量,提高了热电联合的灵活性,从而降低了区域供热网的运行损耗及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3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9777.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水制氢系统,包括:整流电源、制氢设备及水箱,其中,所述整流电源中设置有冷却水路,所述整流电源用于为所述制氢设备提供电源;所述冷却水路的进水口与所述制氢设备中的供水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水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制氢设备中的电解槽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用于为所述供水装置提供纯水;所述冷却水路将所述供水装置中的纯水经过整流电源传输至所述电解槽,以冷却所述整流电源,并将流经整流电源的纯水作为所述电解槽的原料水。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水制氢系统,通过将整流电源和制氢设备集成设计,提高了系统集成度,降低了噪声及功耗,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76470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1512477.2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源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热能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第一流体;储热装置,用于储存第一流体;储热装置与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供给管路,用于向换热器提供第二流体;其中,供给管路与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接,第二流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流体的温度;换热器,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热能产生装置的入口连接;其中,第二流体在换热器中吸收第一流体的热量,使得第一流体的温度降低,降温后的第一流体提供给热能产生装置。该能源回收系统通过对热能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第一流体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第一流体回流至热能产生装置中,实现第一流体的回收利用,包括第一流体的热能以及第一流体的回收,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3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11366.5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4/88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和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包括单侧催化剂层的制备步骤:将聚合物膜先没入催化剂溶液中,再提拉出催化剂溶液,在聚合物膜的一侧形成第一催化剂薄膜,对所述第一催化剂薄膜进行加热滚压,得到单侧涂布催化剂层的聚合物膜;双侧催化剂层的制备步骤:将聚合物膜没入催化剂溶液中,再提拉出催化剂溶液,在聚合物膜的另一侧形成第二催化剂薄膜;对所述第二催化剂薄膜进行加热滚压,得到膜电极。制备得到的膜电极具有与催化剂结合强度高,均匀性好的优点,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翻转过程,实现了膜电极两侧的催化剂的一次性快速涂布和加热滚压,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