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43321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449550.7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包括高压回路模块、电流测量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高压回路模块的高压输出端用于与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线芯连接,用于产生电缆极化-去极化电流;电流测量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交联聚乙烯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连接,用于检测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的大小;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显示并存储极化-去极化电流。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高压回路模块,实现对电缆产生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利用高压高阻继电器组防止极化-去极化电流的泄露,同时采用聚氨酯灌封的电流检测模块和具备24位A-D转换器的微控制器,从而达到整体装置抗干扰能力强,测试流程简便,电流检测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364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26119.9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路控制装置,包括智能表头、放气按钮、光纤转接头、控制电路、电源、抽气风扇、排气接头、放气接头、充气接头、气源接头、放气电磁阀、充气电磁阀、压力变送器、以及T型三通接头,充气电磁阀的入口端连接到气源接头,充气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到T型三通接头的一个端口,T型三通接头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压力变送器,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充气接头,放气电磁阀的入口端连接到放气接头,放气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到排气接头,控制电路分别与智能表头、放气按钮、光纤转接头、电源、放气电磁阀、充气电磁阀相连接,用于从智能表头获得控制信息。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气路控制装置存在的控制灵敏度不高、较为笨重、现场调试不方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1985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164520.8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电容器组保护电感,包括绝缘外筒1、绝缘内筒2、绝缘端盖3、软态合金丝或软态合金丝带5以及引出片6,所述绝缘内筒2上车有槽,软态合金丝或软态合金丝带5绕在所述槽中,软态合金丝或软态合金丝带5两端的引出线分别与引出片6固接,所述绝缘内筒2套接有外绝缘外筒1,绝缘内筒2两端设置有绝缘端盖3。本发明的保护电感既能调节系统中的电流波形,又能吸收高功率电源系统中某一个电容器短路时系统的总能量而不发生爆炸,减少了系统其他设备发生二次损害,本发明能很清楚发现故障点,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8348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8326.4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电极气体火花开关,其结构为:开关外壳由上底座、底座套筒和下底座共同构成密封的圆筒状,下底座的侧面设有两个气嘴;上底座和下底座为轴向对称形式的整体件,下底座为圆筒状,下石墨电极通过下电极套筒固定在下底座的支座上,下电极套筒与下底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上石墨电极通过上电极套筒固定在上底座的支座上,上底座的支座的长度大于下底座的支座的长度,上石墨电极部分伸入至下底座的圆筒内,且上、下石墨电极之间留有间隙。底座套筒为环氧树脂材料制作,石墨电极使用各向同性的石墨;上、下底座均用金属材料。该火花开关具有工作性能稳定,通流能力强,寿命长的优点,可以实现各种能量等级的电荷储能的微秒级快速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2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7025.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21/14 , G01R29/0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强电脉冲测量系统的温度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器件温度系数函数以及干扰权重占比识别,分析器件对待补偿强电脉冲测量系统输出综合误差的影响,识别系统关键器件;以关键器件的温度系数函数为输入,以系统运行域内温度系数均方根达到最小为目标,采用第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关键器件温度系数的优化分配;根据分配的关键器件的最优温度系数,利用温度传感器与可编程器件,通过第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调节关键器件实际温度系数;基于关键器件的实际温度系数与分配的关键器件的最优温度系数的差值,再对测量系统的输出整体温度进行补偿。本申请实现了测量系统全温度运行域的温度系数有效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24927.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5/00 , G01R31/0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强电脉冲测量系统的抗辐照获取方法及系统,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方法为:分析强电脉冲测量系统中各器件参数对强电脉冲测量系统输出特性影响,识别关键器件;将关键器件的辐照敏感度误差分配比例函数输入至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以强电脉冲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关键器件辐照敏感度误差分配比例系数进行全局协同优化分配;以实际与最优分配的关键器件辐照敏感度误差分配比例系数一致为目标,对关键器件进行模块化分级冗余设置,同时根据关键器件的分级冗余设置进行辐照分级屏蔽。本申请能够在满足系统抗辐照要求同时,显著降低抗辐照设置成本以及测量系统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09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650705.2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膜电极腐蚀观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采用两层单面金属化膜模拟电容,金属化膜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箱内部,通过恒温恒湿箱控制温度和湿度,使用高频电压源给金属化膜样品两端施加电压,并通过示波器测量电压幅值和频率。试验过程中采用光学显微镜观测金属化膜电极腐蚀点直径或电极边缘退化距离,进而可以得到不同电压幅值、频率和电极成分下的电极腐蚀速率。本发明试验装置简单、测量方法便捷、可操作性强,观测结果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788397.X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检测的金属化膜电容器状态在线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包括:S1、向金属化膜电容器施加电压V后,实时监测电容器表面的实际温度,得到电容器表面的温度随时间的实际变化曲线;S2、判断电容器表面的温度随时间的实际变化曲线与仿真变化曲线在任意时间点下的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判定电容器处于异常状态;否则,判定电容器处于正常状态;其中,仿真变化曲线通过向金属化膜电容器施加电压V后将测量得到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容器的电流作为激励输入至电容器的仿真模型中得到。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够在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运行状态下,对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在线准确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15295.6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脉冲电源中器件与模块运行域协同优化的方法以及系统,属于脉冲电源领域,其包括:S1根据脉冲电源运行工况,对其组成器件进行初步选型,获得初选器件集合,S2将步骤S1获得的初选器件集合作为初始种群,采用遗传算法对器件集合进行优化,获得器件最优集合,进而获得最优器件运行域,S3将单个器件的最优运行域交合形成对应第一级分模块的最优运行域,S4将当前级分模块的最优运行域与剩余的单个器件的最优运行域交合形成下一级分模块的最优运行域,直至穷尽所有的单个器件,最终获得整个脉冲电源总模块的最优运行域。本发明能解决强流脉冲电源中各器件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矛盾问题以及各器件之间的选型契合度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52161.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强流脉冲电源组件交替复用方法,属于脉冲功率领域,首先,基于最优电源组件数量k形成脉冲电源系统,测量运行的脉冲电源系统中各个电源组件的温度,从k个电源组件中选择m个电源组件组合形成工作电源单元,m个电源组件的温度之和为所有#imgabs0#种组合中最低,判断所工作电源单元中各个电源组件是否过热,控制过热电源组件退出运行并对其执行冷却,在过热电源组件的数量超标时,停止运行脉冲电源系统,将冷却后的降温电源组件重新加入运行,实现电源组件复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脉冲电源设计成本,并降低系统运行压力,提高系统运行重复频率,还能有效提高脉冲电源寿命与运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