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81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71212.1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2/36 , H01M8/04298 , H01M8/1011 , H01M8/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系统,包括设置有栅栏状网格片的封装外壳、设置在所述封装外壳内的电池堆、注液系统、排液系统、外围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的电池堆包括至少一层通过螺栓组叠加紧固的子电池堆,每层子电池堆包括有若干单燃料电池,相邻单燃料电池的阳极腔之间通过两条槽道连通,位于每层子电池堆最左端的单燃料电池的阳极腔与所述注液系统相连通,最右端的单燃料电池的阳极腔与所述排液系统相连通,所述外围电路控制系统通过电路连接电池堆、注液系统、排液系统。本发明可有效地缓解阳极气阻、阴极水淹,并减小流场板的阻抗,减轻电池堆的重量、简化电池堆结构,从而更好实现全被动式燃料电池堆,提升电池堆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297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410998.1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涂层集流体,包括金属集流体和碳纳米管导电涂层,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涂层涂覆在金属集流体表面。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涂层的厚度为1~50μm,表面设置有网状微裂纹结构以及粗糙多孔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涂层集流体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导电涂层为电极提供了很好的导电网络,对于导电性能较差的电极材料尤为明显,同时,通过制备分散效果不同的导电浆料使碳纳米管导电涂层在烘干后表面形成密集的微裂纹,电极涂层可嵌在微裂纹之间,极大的增大了电极涂层与导电涂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力,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的寿命以及高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42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78656.5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硅碳材料结构为碳包覆多孔硅的结构。所述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多孔硅的制备;(2)碳化前驱体的制备;(3)负极电极材料的获得。本发明能有效地缓解多孔硅电极反应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有利于电解液充分润湿电极,从而提高能量储存效率;还可以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并促进多孔硅电极中电子传导,提高充放电效率。同时本发明制造的微米级碳纤维,纳米级多孔硅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表面积和长径比大,还具有孔径小、孔隙率高、纤维均匀性好等优点,且所用原料少,步骤简单,有利于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428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29828.X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80 , H01M10/0525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微结构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结构集流体包括光滑底面和具有复合微结构的顶面;顶面包括微凸台和沟槽,微凸台被沟槽所环绕;微凸台上设有内凹孔、鳞状毛刺和沉陷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刀具的设计和铜片的预处理;(2)犁切加工表面微结构。本发明可有效增大集流体的表面积,从而增强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接触性,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电极的导电性,进而增大电池的容量,降低电池的阻抗和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沟槽、内凹孔、鳞状毛刺和沉陷等复合微结构可限制活性物质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剧烈的体积变化,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电池的可逆容量、循环稳定性、库伦效率等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53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351388.X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51 , H01M10/637 ,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结合蒸发膜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自动补水装置、圆筒状通风外壳、设置在所述通风外壳一端的风扇、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通风外壳内孔中的导热性电池体外壳、贴覆在所述电池体外壳表面的吸水蒸发膜,所述电池体外壳内放置有电池体,所述自动补水装置与吸水蒸发膜相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所述风扇,通过检测所述电池体的温度控制所述风扇转速。本发明利用风冷和水蒸发吸收热量来自适应地控制电池的温度,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而且风扇的功率很小,基本不会影响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09060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410274114.5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的机械式温控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单向阀、热管束;缸体内装有气液工作介质;活塞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置于缸体内部的一端设有活塞头,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缸体尾部的限位环伸出缸体的外部;单向阀和热管束通过缸体端部的缸壁,一部分伸入缸体的内部,一部分置于缸体的外部;当活塞头向缸体端部的缸壁方向轴向移动时,活塞头与单向阀相抵,单向阀打开;当活塞头向限位环方向轴向移动时,活塞头与单向阀脱离,单向阀关闭。利用热管束高的导热特性和优良的等温性,迅速建立起被探测区(受热体)和温控装置之间的温度场,热管束快捷准确地反馈给由活塞、单向阀等构成的动作部件,最终单向阀的打开或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0706884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7905.6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3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641 , H01L33/642 , H01L33/648 , H01L2933/0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相变散热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基板包括上盖板(1)、纳米吸液芯(2)、下盖板(3)和填充在基板内的液体工质;所述纳米吸液芯(2)烧结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3)的内侧面上;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3)通过焊接拼合,在焊接拼合后的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将空腔抽真空并灌注液体工质。制备步骤包括:(1)板材的制备;(2)纳米吸液芯的制造;(3)板材的焊接;(4)工质灌注封装。本发明的基板运用相变传热原理,工质通过相变高效快速吸热,并在冷凝后通过纳米吸液芯的毛细力均匀回流分布,具有更加优异的传热性能,同时具有传热能力强、重量轻、厚度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8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119794.9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V减速器迟滞曲线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机、A法兰架、输出法兰盘、激光笔、B法兰架、被测减速器、输入轴、C法兰架、刻度尺;电机安装在A法兰架上;被测减速器安装在B法兰架上,通过螺栓将测减速器的外壳与B法兰架固定;输入轴的一端插入C法兰架,另一端插入被测减速器的机械输入接口;输出法兰盘固定在被测减速器的机械输出接口上,激光笔固定在输出法兰盘上;本装置及方法无需传统测试平台上必备的联轴器、编码器和磁粉制动器等附件,输入端通过简单地工装保证输入轴的固定,输出端采用伺服电机进行加载控制,即可完成对RV减速器迟滞曲线的测试,为各厂商对RV减速器迟滞曲线的测量提供了指导及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678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19741.7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
IPC: F16H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间隙分配和相位对齿原则的RV减速器装配方法。将凸轮轴与滚针轴承、垫片以及锥度滚针轴承装配好,记总成一;将总成一装入摆线齿轮偏心孔,记总成二;将滚珠轴承的保持架及钢珠装入压盘,将总成二压入压盘对应位置,记总成三;将外圈压入针齿壳凸缘长边对应内孔,并将此孔正对着总成三压装进去,记总成四;在凸轮轴末端花键处装行星齿轮及卡圈,记为总成五;固定总成五针齿壳,将针齿插入摆线齿轮与针齿壳之间,记总成六;将外圈压入针齿壳凸缘较短边对应孔内,放入滚珠及保持架压盘压入针齿壳凸缘短边,记总成七;在压盘对应处先打入锥销,将压盘和压盘拧紧,记总成八;最后将油封圈压入总成八对应位置即完成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25540.8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45 , B82Y30/00 , B82Y40/00 , D01F9/22 , H01M2/1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分散液;(2)静电纺丝;(3)预氧化;(4)炭化处理。本发明碳纤维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所述碳纤维设置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侧阳极集电板和膜电极中间的镂空部,有效阻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在运行尤其是高浓度溶液运行的情况下带来的甲醇穿透,从而提高电池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无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