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0867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01819.X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张永伍 , 姚程 , 王刚 , 陈涛 , 贺春 , 刘涛 , 陈亮 , 王洋 , 袁中琛 , 黄潇潇 , 杨畅 , 赵玉新 , 李大勇 , 时燕新 , 马红祥 , 彭桂喜 , 何佳伟 , 李斌 , 胡泽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沿线电压最低点计算的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贝瑞隆模型进行沿线电压计算,并在单位数据窗内进行复化积分计算,获得电压分布曲线;计算电压分布曲线,根据电压分布曲线的计算结果对线路进行故障定位判定。本发明受故障暂态过程及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快的故障定位速度及精度,且几乎不受不同故障时刻的影响,大大提高了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5335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850392.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6/2455 , G06F16/2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电网设备无效数据辨识方法,用于对采集及记录的电网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该方法包括:确定无效数据类型库;确认无效数据辨识规则;建立设备ID‑无效记录ID‑记录类型‑无效数据类型的映射表,识别无效数据;建立无效数据的自动处置。本发明利用电网设备的海量历史运行数据,挖掘无效数据辨识规则,实现对设备运行信息的自动处置。替代人为的手动无效数据识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3648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727179.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故障录波计算光伏发电站短路电流的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故障录波文件;步骤2、提取和处理步骤1中获取故障录波文件中的电压电流数据;步骤3、根据步骤2获得的处理后的电压电流数据,计算光伏发电站短路电流;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获得的光伏发电站短路电流,生成新的继电保护用光伏发电站的短路计算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该继电保护用光伏发电站的短路计算模型进行多次故障修正,进而应用模型进行短路计算。本发明能够避免和减少对光伏发电站进行仿真或者进行短路试验的风险和人力、财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6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697756.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孤岛模式开绕组双馈风力发电微电网系统的谐波消除设备,通过在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器使用定子磁链观测器计算固定电压,使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器的控制方式为外环电压和内环电流控制的双闭环控制,通过直流母线侧变流器的控制器的电压控制和谐波补偿环节,使得全谐振频率下无论发电机参数如何,传递函数均为零,能够完全抑制端口电压扰动的影响。本发明通过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式对系统进行控制,利用定子侧变流器对系统谐波进行补偿,能够实现当开绕组双馈电机微电网系统由于带非线性负载运行等因素造成系统谐波较大时,谐波能够有效地被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69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697727.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柔性微电网电能质量的自适应电压电流协同控制器,通过对传统电压电流协同控制器的接口转换器中功率控制回路中增加积分项,并构造了频率自适应电压电流协同控制器,实现了在微电网频率变化的情况下,分布式发电单元也能够良好的实现系统谐波补偿性能,并提高了分布式发电单元机组在微电网出现频率扰动时的功率控制精度。由于通过在传统的有功功率频率控制方案中增加一个简单的积分项,保证了控制器在电网电压频率扰动下的精确功率控制。并且通过构造频率自适应电压电流协同控制器,使得即使由于微电网基频变化,谐波畸变的频率受到影响时,分布式发电单元机组也能准确跟踪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82087.8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站电压调节暂态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包括:计算机、报文映射装置、交换机、模拟量采集装置、时钟源装置、AVC子站和执行终端;所述计算机与报文映射装置相连接,所述报文映射装置与模拟量采集装置相连接,所述计算机还通过交换机与AVC子站相连接所述计算机还通过交换机与执行终端相连接,所述AVC子站的输出端与模拟量采集装置相连接,该AVC子站的输出端还与执行终端相连接,所述时钟源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AVC子站和计算机相连接。本发明通过两种方式可相互印证,提高测量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8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92936.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崇志强 , 陈培育 , 李树青 , 郗晓光 , 李振斌 , 于光耀 , 吴彬 , 马世乾 , 霍现旭 , 王天昊 , 姚程 , 杨帮宇 , 尚学军 , 鄂志君 , 龚成虎 , 郑卫洪 , 吴磊 , 王峥 , 郭悦 , 马钢 , 刘云 , 刘亚丽 , 崔洁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系统互动运行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考虑供热管网寿命的ICES互动运行经济性评估指标,并对考虑供热管网寿命的ICES运行经济性进行评估;步骤2、建立供热管网的低循环疲劳寿命模型,对供热管网的低循环疲劳寿命进行评估,并采用温度循环的统计方法得到一个包含一天中管网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主要温度循环。本发明有助于从灵活性的视角,将利用灵活性资源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矛盾统筹考虑。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0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36689.X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国电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剑 , 乐坤 , 王剑锋 , 张志东 , 秦丽杰 , 刘欣 , 郑剑 , 闫龙 , 姚程 , 王洋 , 孙云东 , 张金禄 , 何玉龙 , 王渝鑫 , 邓湘蓉 , 许皖宁 , 李达 , 张恩杰 , 宋旭帆 , 李少雄 , 司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区域内小区的年度总用电量数据和位置数据以及公共设施的位置数据;确定小区的用电总分权重参数和公共设施的权重参数;计算权重参数,形成参数矩阵X;确定充电桩利用率评价标准,得出分类列向量Y;选取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参数矩阵X和分类列向量Y,并利用决策树算法,得到充电站选址合理性分析模型;将待建充电站地点的经纬度输入至模型进行合理性分析;输出报告。本发明依托现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采用决策树算法自动判断待建充电站的选址的合理性并给出合理性分析报告,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进而提升充电站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535711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536877.8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国网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波 , 卢欣 , 周长新 , 姚程 , 王超 , 杨宇全 , 秦永保 , 孙学文 , 李民 , 吴明雷 , 韩慎朝 , 于建成 , 马崇 , 孙运东 , 陈涛 , 谭靖 , 李超群 , 崔建宇 , 王彤 , 宋飞 , 王伟 , 钟旭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向可变均衡电流电池管理系统,其技术特点是:包括采集模块、中央控制单元、高压控制单元、漏电检测电路、烟雾检测电路及总电流采集电路;采集模块与动力电池组相连接用于采集电池的电压、温度信息并通过变压器隔离方式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总电流采集电路与动力电池组相连接并将采集的动力电池总电流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与漏电检测电路、烟雾检测电路、PC监控上位机、整车控制器、充电机及高压控制单元相连接,高压控制单元与电机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单体电池检测结果调整均衡充放方向以及均衡电流大小,增强通信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和电池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424862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1536878.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国网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欣 , 周长新 , 姚程 , 郭晓丹 , 杨延春 , 孙学文 , 于波 , 刘裕德 , 张超 , 吴亮 , 张凡 , 隋淑慧 , 陈彬 , 马崇 , 石枫 , 王超 , 杨宇全 , 秦永保 , 于建成 , 孙运东 , 陈涛 , 谭靖 , 李超群 , 崔建宇 , 王彤 , 宋飞 , 王伟 , 钟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的脉冲SPI通信系统,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包括多个电池管理系统子模块、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及车身控制器,每个电池管理系统子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均连接一个二线隔离式SPI通信电路,电池管理子模块、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通过二线隔离式SPI通信电路连接在一起进行数据通信,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通过CANbus总线与车身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本实用新型采用二线隔离式SPI通信电路将主控模块和子模块连接在一起进行1Mbps隔离式串行通信,可增加通信在高电磁噪音环境下的稳定性,提高通信的抗干扰性,改善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结构优化,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