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906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313957.0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4
Abstract: 一种Dyn11型配变绕组联接接头断路故障的侦测方法,所述方法在分析Dyn11型配变绕组在发生断路故障后,配变低压侧出口电压及相位变化情况;通过PMU同步相量测量部件实时测量配变低压侧电压幅值及相位,将采集的电压幅值及相位进行存储,并与设定阀值进行比较,超过阀值需主动上传至监测主站;主站根据接收的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具体变化情况,根据逻辑判断关系对断路类型进行研判,根据供电网络拓扑图及断路类型,采取不同的辅助决策,并将断路类型推送给设备主人,以便及时处理告警信息及开展相关的抢修工作。本发明方法适用对Dyn11型配变绕组联接接头断路的侦测方法和在线监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68152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10889.9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电变压器档位识别算法,所述算法利用同一10kV线路所接带的配电变压器拓扑关系,确定相邻配电变压器之间的前驱后继关系;分析相邻配电变压器不同档位电压差异性,将线路阻抗产生的压降视为噪声,则相邻台区电压不处于同一档位,将引起的电压差不同,进而确定相邻配电变压器的档位关系;通过相邻台区两台区电压比较,完成所有台区电压档位分析。本发明算法不需要台区运维人员停电检查配电变压器实际档位,而是利用配电变压器已有运行数据,实现在线计算配电变压器档位,提供了台区供电可靠性。本发明算法能准确确定配电变压器实际档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30360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01445.X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配电变压器容量在线评估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实现配电变压器联结组别的自动识别;进而计算Dyn11配电变压器短路阻抗和Yyn0配电变压器零序阻抗,并与标准参考值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配电变压器评估容量。本发明根据配电变压器运行电压数据,应用相关系数法,实现配电变压器联结组别自我标识;本发明在无法获取配电变压器一次侧电气量的情况下,通过Dyn11配电变压器容量在线评估方法可准确评估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本发明考虑Yyn0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会产生偏移的情况下,通过Yyn0配电变压器容量在线评估方法能准确评估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64923.5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抑制配变励磁涌流的高压熔断器,包括常规高压熔断器(1)、高压功率电阻(2)和电压控制开关(3);高压功率电阻和电压控制开关并联,再与常规高压熔断器串联。所述高压熔断器使用时,所述常规高压熔断器(1)与电源侧导线直接相连,高压功率电阻(2)侧与配电变压器(4)相连。本发明集合了常规熔断器和一个电阻可切换电路,通过电压控制机构控制电阻在刚充电时接入电路,抑制配变的励磁涌流,延时使励磁涌流充分衰减后电阻又被短接,避免正常运行时电阻对系统的影响。本发明可抑制配变励磁涌流的高压熔断器极大减少了线路送电时的配变励磁涌流,避免了引起保护误动作和熔断器的误熔断。
-
公开(公告)号:CN10765877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26808.6
申请日:2017-10-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线路快速融冰方法,该方法采用包括固定式大容量交流融冰设备、车载式发电机组融冰设备以及便携式发电机组融冰设备三个融冰单元,针对不同的线路长度和线路型号进行融冰,可实施性强,融冰效率高,可对配电网中的混合线型进行融冰,有效提高了配电网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8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83672.8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便携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主站、通信信道、FA测试仪、A/D转换模块和馈线终端。主机通过通信信道与各FA测试仪互联;FA测试仪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馈线终端;馈线终端通过通信信道与主站互联;馈线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所述馈线终端选取故障电流检测、具备故障识别、储存故障信息并通过有线、无线形式传输给主站功能的智能馈线终端设备,且彼此之间信息互传;它会根据FA测试仪加的线路电流信号,自动执行分闸、合闸以及故障识别工作并将开关状态和所判定的故障类型以遥信的形式上传给主站和FA测试仪以及其余的馈线终端。本发明对故障判断的准确度高,能够验证馈线自动化在不同工况下动作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5593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323373.6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SVG并联仿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上层控制模块和SVG。SVG由SVG控制模块和SVG主电路模块组成。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采集RT‑LAB仿真设备中的负载电流数据和各单台SVG输出电流数据,将负载电流数据发送给上层控制模块,将各单台SVG输出电流数据分别发送至各自控制模块;上层控制模块计算得到参考电流,并将参考电流平均分配到各单台SVG输出参考电流,最后将各单台SVG输出参考电流发送至各自控制模块;各单台SVG根据接收到的参考输出电流以及输出电流获得并返回调制波,生成载波,将调制波分别与载波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获取正弦脉宽调制波;传输给RT‑LAB仿真设备,由RT‑LAB仿真设备根据正弦脉宽调制波和控制命令对各单台SVG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723099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82298.5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遍历调相算法的不平衡台区的调相方法及装置,根据配电台区的线路拓扑结构及数据采集点的位置,将所述配电台区划分为多个分区,并从所述数据采集点获取各个所述分区的三相电流;根据各个所述分区的所述三相电流以及预设的遍历调相算法,计算至少一个调相方案;根据每个所述调相方案的综合不平衡度指标以及调整接线点比例,从至少一个所述调相方案中确定最优调相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采用数据采集点的三相电流作为数据基础利用遍历调相算法确定至少一个调相方案,还考虑到了每个调相方案的综合不平衡度指标以及调整接线点比例对三相不平衡度的影响,最终确定的最优调相方案能够快速准确地保证配电台区的三相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699806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190869.0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单电源10千伏线路保护三级配置和定值整定方法,在10kV线路主干线上设置2台分段开关,对其中长度大于6公里的线路,采用三级保护配置对线路进行保护。三级开关的线路距离不应小于2km;主干线上的第二级、第三级开关的设置位置选择在主干线三分点位置附近;再分别对第一级开关、第二级开关和第三级开关进行保护定值整定,并对重合闸进行设置。本发明在110kV和220kV供电的10kV单电源线路上,提出适用于该类线路的三级保护配置和定值整定方法,并按照以上整定方法整定各级保护定值的线路,可以实现线路分段的完全保护配合,在故障时,大大缩小故障范围,并配合重合闸设置,可以以最短的时间恢复无故障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8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79656.5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381 , H02J2003/001 , H02J2003/007 , H02J2003/388
Abstract: 一种计及计划孤岛的含DG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孤岛划分方法,将需要通过孤岛恢复供电的事故放入预想事故集,相应的孤岛方案放入计划孤岛方案集;建立故障恢复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将故障恢复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以各阶段开关的开合状态的变化作为状态变量,以节点电压的幅值以及线路负载率作为阶段函数,各个阶段通过指标判定是否执行。本发明基于环路理论提出了快速恢复网络连通性的规则,并将其应用于重构中的编码,通过无可行解编码规则,避免了大量不满足拓扑约束的不可行解,提高了供电恢复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