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623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329401.6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网络攻击的电力系统恢复力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1建立电力—通信复合系统模型;2计算各节点攻击成功概率,模拟攻击造成的影响,并进行输电信息物理系统协同恢复;3恢复力计算与评估。本发明考虑了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受到网络攻击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对电网恢复力进行评估,从而能提高电力系统受到网络攻击时抵御灾变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7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126000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及“▽”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平行四边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8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394234.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源结构相依性关系的电网恢复力提升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季节内黑启动机组的日出力情况;基于所述日出力情况,构建优化机组和负荷的恢复顺序和恢复路径的数学模型;基于所述数学模型,获取不同季节、不同恢复时刻的不同电源结构下的负荷恢复效益;基于所述负荷恢复效益,获取电网恢复力指标与电源结构的关联度;基于所述关联度,选取不同季节下所有恢复时刻中与恢复力指标关联度最大的电源类型,基于所述电源类型提升电网恢复力。本发明能通过调整电源结构以减少负荷恢复过程中的损失,从而提升电网恢复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02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547563.4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4W12/106 , H04W12/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oRa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构建开放便携式可信执行环境;验证当前开放便携式可信执行环境是否可信执行;若当前开放便携式可信执行环境可信执行,则启动数据安全传输的进程并传输数据;若当前开放便携式可信执行环境不可信执行,则不启动数据安全传输的进程。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当前开放便携式可信执行环境是否可信执行判断,可以保证数据安全传输的进程总是启动在一个安全可行的基础系统环境中,可以保证数据传输镜像能不被修改,一旦数据安全传输环境被破坏,安全数据传输进程的启动将受到破坏,从系统级保证LoRa网关安全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54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239300.7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基于LoRa通讯的电力系统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采集数据的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微处理器、用于传输数据的LoRa通讯模块以及用于将传输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基站,用于接收数据采集终端上传的数据及下发数据到数据采集终端;云服务器,用于接收基站上传的数据并处理,还用于通过基站下发数据到数据采集终端。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具有易用、小巧、传输距离远、功耗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27874.4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谷纪亭 , 郑伟民 , 孙可 , 王曦冉 , 沈梁 , 邹波 , 王洪良 , 兰洲 , 何英静 , 沈舒仪 , 江学斌 , 劳咏昶 , 高美金 , 梁艳群 , 吴舒泓 , 潘立 , 陈艳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碳排放量化统计方法和系统,属于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现有方案没有公开如何确定碳排放来源以及如何识别出温室气体排放种类,进而导致碳排放量化统计不准确,不利于推广使用。本发明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碳排放量化统计方法,通过构建边界筛选模型、气体排放种类识别模型、能耗数据获取模型、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模型,能够确定碳排放来源以及识别出温室气体排放种类,进而可准确地计算出输变电工程中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方案科学、合理,利于推广使用。进一步,本发明不光能对投产项目进行计算,也可以对未投产项目进行碳排放量量化统计,并且可以直接应用于电网企业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190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00258.7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消纳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预设的置信参数降低了光伏发电预测的不确定性,并在对光伏电站进行调度时综合考虑了多类型复合资源的需求量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能够确定出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光伏电站的调度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光伏发电消纳能力,进而能够大大提升电力系统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9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1115905.8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章敏捷 , 徐旸 , 谷纪亭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但扬清 , 王婷婷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胡哲晟 , 王思远 , 孙擎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输配电网一体化规划的高压配网变电站负荷预测方法。目前,配电网的预测方式难以对整个地市发展情况进行适应,较难用一种方法贯穿输配电网负荷预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结合输配网一体化规划需求特点,采用Elman神经网络模型和空间负荷预测相结合的高压配网负荷预测方法,以高压配网变电站供区为预测单位,从历史负荷和空间预测相结合对高压配网中长期负荷进行预测,引入基于网格开发度的供区负荷计算模型。本发明综合了空间规划中具有的远景最大负荷密度数据优势,同时在计算样本中动态引入历年变电站实测数据对网格开发度进行修正;预测得到网格开发度后,考虑未来年变电供区划分变化重新计算得到高压配网供区负荷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6390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358703.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曦冉 , 王蕾 , 叶承晋 , 章姝俊 , 沈梁 , 姜巍 , 杨翾 , 陈致远 , 徐旸 , 谷纪亭 , 李黎 , 杨恺 , 陈佳玺 , 王鹏 , 朱宇豪 , 周林 , 杨黎 , 朱鹏 , 叶珺歆 , 高倩 , 戴小伟 , 郑航 , 侯健生 , 文洪君 , 来聪 , 王妤宁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6 , G06K9/62 , G06T7/62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屋顶光伏潜力评估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屋顶识别方式单一,容易存在误差与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卫星或航拍获取建筑物顶部视角的立体遥感影像数据;S2:一份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识别模型中,识别屋顶区域;一份数据按额定的长宽尺寸进行矩阵式分割;S3:分别对每一个矩阵单元数据进行边界识别,复原组合后获得封闭的边界曲线,确定屋顶区域;S4:根据识别模型识别的屋顶区域以及由封闭的边界曲线确定的屋顶区域耦合计算屋顶面积,结合建筑所处台区的耗能以及环境信息评估屋顶光伏潜力。通过识别模型与分割识别组合,从两种方式识别结果组合判定屋顶面积,识别方式多样,提高识别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365313.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智元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可 , 章敏捷 , 王曦冉 , 叶承晋 , 王蕾 , 章姝俊 , 姜巍 , 沈梁 , 杨恺 , 杨黎 , 陈佳玺 , 王鹏 , 朱宇豪 , 周林 , 杨翾 , 陈致远 , 徐旸 , 侯健生 , 陈梓翰 , 谷纪亭 , 来聪 , 叶珺歆 , 王妤宁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6 , G06K9/62 , G06T5/5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图像的屋顶光伏潜力抗干扰评估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难以辨别屋顶识别结果是否存在干扰与误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建筑物顶部视角的卫星图像;对卫星图像等距离分割,进行边界线条的识别;将矩阵式图像按原位置复原组合,连接成若干个封闭区域;将封闭区域的形状与数据库匹配判断是否为建筑屋顶;通过训练好的识别模型输出的屋顶识别结果评估根据封闭区域获得的建筑屋顶结果识别的准确性,优化建筑屋顶识别结果;计算建筑屋顶面积,结合建筑所处台区的耗能以及环境信息评估屋顶光伏潜力。通过不同屋顶识别方式验证评估识别结果,优化识别结果与识别过程,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