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4652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503804.3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多列车次累计功率计算方法,由简化的牵引计算得到一列车的功率分布,通过排列组合得到n列车的功率分布;由一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半径和列车的平均旅行速度,发车间隔,个数概率整数化方法,从而得到牵引变电所带列车个数及其概率;将n列车的功率分布与牵引变带车个数及概率结合得到一个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分布。本发明只应用了尽量少且容易获得的基础参数,避免了繁杂的牵引变电所交直流混合的潮流计算,同时得到了牵引变的最大、95%、以及平均功率,计算结果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利用本发明计算得到的牵引变电所功率,结合谐波评估知识,可以实现对牵引变电所谐波发射水平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5368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373083.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巡检电缆沟的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关节机构,每个关节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驱动电机,每个关节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行走机构,三个关节机构分别为第一关节机构、第二关节机构和第三关节机构,第一关节机构上设置有云台,第二关节机构上安装有温度检测设备,第三关节机构上安装有气体检测设备,该巡检电缆沟的机器人采用三个关节机构组成的三关节串联履带式结构机器人,该机器人体积小、运动灵活、负载能力强,适合在狭小且周围环境复杂的电缆沟进行状态监测。该巡检电缆沟的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采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形成双系统控制巡检电缆沟的机器人的运行,提高了机器人运行的可靠性和监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1517523.8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预测的新能源功率平滑控制方法,其包括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预测与储能装置输出功率指令调整;在系统级中央管理单元中得到新能源目标输出功率,在本地控制中计算出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当前时刻参考输出功率预指令,以此预测下一时刻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再判断下一时刻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若是在,则按照当前时刻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参考输出功率预指令PSCref(t)和PBref(t)输出,若下一时刻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超出允许范围,则超级电容器对蓄电池充电,或者蓄电池对超级电容器充电。所以更加精确地避免了混合储能系统的过充和过放,同时实现了新能源实际输出功率对新能源目标输出功率的快速跟随。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602868.0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3/15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升压公式的单开关Boost三电平变换器,包括:第一子电路和第二子电路,第一子电路与第二子电路串联;第一子电路包括耦合电感原边绕组、开关管、第四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第六电容;第二子电路包括耦合电感副边绕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五电容、输出整流二极管和稳压电容;开关管用于控制第一子电路和第二子电路的连接状态,构成升压三电平变换器。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基于级联或者双开关的变换器导致电路器件数量增加,电路控制复杂化,且效率不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82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0706437.0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容量可信度的光伏电站优化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时序蒙特卡洛法对常规机组进行状态抽样,生成常规机组的全年可用容量序列,进一步计算系统电力不足期望;然后根据接入光伏前后系统可靠性不变的原则,结合粒子群算法求解并网光伏的容量可信度;最后给定光伏电站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光伏电站最优容量。本发明所提的规划方法考虑了光伏电站的容量价值,避免了传统规划方法所造成的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提出了一种计算容量可信度的方法,使用蒙特卡洛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提高了运算的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60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80644.5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定子电流过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发电机机组运行中的定子电流;若有功分量小于预置有功分量最大值,则根据初始过流限制值进行恒电压闭环控制;若有功分量在预置有功分量最大值和增益有功分量最大值之间,则根据增益过流限制值进行恒电压闭环控制,增益有功分量最大值为大于1的第一增益系数与预置有功分量最大值的乘积,增益过流限制值为初始过流限制值与预置增益量之和;若有功分量大于增益有功分量最大值,则将无功分量的给定值置零,并根据增益过流限制值将控制模式切换至恒无功功率闭环控制。解决现有技术并未将定子电流进行有功和无功区分,励磁调节范围受限,导致过流限制环节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183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89016.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LoRaWAN技术的变电站电缆沟火灾监控系统,其采用LoRaWAN技术,具有覆盖广、穿透性强、功耗低等特点,可接收到电缆沟深处的信号;利用多传感器复合型电缆沟火灾探测器获取变电站电缆沟的实时环境信息,并对实时环境信息进行多次处理后发送至电缆沟火灾监测平台,能精确采集到各种物理量;并且,还添加了声光信号报警电路,当处理结果中发现电缆沟存在火灾隐患时,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另外,将数据发送至电缆沟火灾监控平台后,其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分析等模块,实现变电站电缆沟火灾数据全面分析、火情预警及预测,以先进的手段最大化地消除变电站电缆沟火灾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3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223469.X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储能的配电系统的故障定位与隔离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馈线终端装置FTU上传的馈线信息和配电系统的储能历史运行状态;根据储能历史运行状态计算各FTU的期望故障状态将期望故障状态和相关馈线信息代入以故障馈线数目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求解关于馈线区段的故障状态矢量x的0‑1整数规划的解,获得馈线区段故障定位结果,确定断开故障馈线区段的断路器;发送关于断路器的信息至FTU,使得FTU断开故障馈线区段相应的断路器。本发明通过该目标函数计算出馈线区段故障定位结果,确定故障区段和断开隔离故障区段所需的断路器,最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FTU,实现故障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919646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998121.3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光伏配电网的电流保护整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含光伏配电网的光伏电源的并网点及光伏电源的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电压;根据光伏电源的并网点、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电压,得到光伏电源的输出电流相量表达式;根据光伏电源的输出电流相量和光伏电源的并网点,结合节点电压法,得到光伏电源的并网点下游线路故障电流表达式;根据光伏电源的并网点、光伏电源的输出电流相量表达式与光伏电源的并网点下游线路故障电流表达式,对含光伏配电网的保护电流进行整定计算。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无法对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准确和合理的整定,导致的保护误动或拒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25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04062.4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网能力预估的微电网计划并网转离网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判定微电网是否工作于并网运行模式,若否,则继续返回判断是否,若是,则通过离网预估模块对微电网进行微电网离网能力预估;最后再通过联络线功率调节模块进行联络线功率调节。本发明的微电网离网能力预估基于获取外电网检修时间的前提下,调取系统风光荷功率预测曲线,预估源荷功率平衡情况以及能量平衡情况,以此判断离网时储能能否支撑网内重要负荷的持续运行;所以该方法判据简单、计算量少,相比于未进行离网预估的计划并转离方法而言,从概率的角度上提高了微网内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且利于工程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