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感官的装备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1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60561.1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感官的装备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及方法。监测系统中包含人工智能嗅觉、红外成像视觉、超声探测听觉和机械振动触觉四部分装置,分别对应化工装备气体泄漏发生时的气体释放、红外辐射、声波扩散和设备振动四类现象;通过分析化工装备气体泄漏产生机制,揭示绝缘气体泄漏故障状态引发的气体释放、红外辐射、声波扩散、温度偏移、设备振动等特征规律,利用人工智能嗅觉、红外成像视觉、超声探测听觉、机械振动触觉原理,结合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算法,构建基于人工智能视嗅听触信息融合智能感官系统,获得化工装备气体多模态泄漏准确识别及泄漏精准追溯方法;本发明解决气体泄漏定量识别及泄漏定位问题。

    一种多单元金属氢化物蓄热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4526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564284.5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单元金属氢化物蓄热反应器,多个储存单元周期性并列布置在圆柱形罐子内,储存单元包括换热结构和反应床层,换热结构为U形双螺旋结构,设置在反应床层的内部,反应床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双螺旋凹槽,每个储存单元之间的接触缝隙以及双螺旋凹槽作为氢气传输通道。本发明可以使金属氢化物蓄热床层的反应更加均匀,避免了床层内存在的低输出高能耗的区域,在保证净输出能力不变的同时减少了所需的蓄热材料和能耗。

    一种螺栓被连接件刚度自适应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81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10944.3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被连接件刚度自适应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输入参数确定:确定几何尺寸和材料参数,确定载荷参数;2)螺栓连接系统仿真分析模型建立:建立几何模型,建立网格模型,建立仿真分析模型;3)螺栓轴向刚度计算;4)外载作用下被连接件残余夹紧力提取:施加螺栓初始预紧力,施加外载荷,提取被连接件残余夹紧力;5)被连接件轴向刚度计算。本发明可以实现不同螺栓连接结构和承载形式下被连接件刚度的快速、准确计算和自适应识别,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快速预测装配连接性能提供关键指标参考,也可为螺栓连接结构优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一种热-电共驱的胺法捕集CO2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69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1162368.3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共驱的胺法捕集CO2系统,包括内置电化学系统的吸收塔和内置电化学系统的解吸塔,吸收塔和解吸塔均连接换热器;重点是在吸收塔和解吸塔中添加电极以形成内置的电化学系统,从而促进吸收和解吸过程,降低能耗。该电化学系统可高效利用传统胺法无法利用的反应热,并且可大幅度降低解吸温度,从而实现小温差循环捕集CO2。本发明提出的热‑电共驱的胺法捕集CO2过程可高效低能耗捕集CO2,对于电厂等工业高效低成本减排CO2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金属氢化物的高效蓄热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0570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260288.1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氢化物的高效蓄热反应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换热流体管和反应器壳体,热流体管贯穿反应器壳体,换热流体管的一端通过第三卡套与反应器壳体的底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反应器壳体的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用于氢气进出的气孔和安全阀接口,反应器壳体内部设置有压块形成床层,换热流体管贯穿床层。采用了变截面的压块结构和多次拆卸填料的密封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圆柱形金属氢化物压块床层,在放热过程中,输出温度过早下降,床层利用率低的问题,明显地提高了床层的有效利用率;同时采用两对卡套密封结构组合,使反应器可以多次拆卸填料并保持良好的密封。

    液体环境下的引伸计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8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825183.X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环境下的引伸计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位于环境箱内的U型夹具,在环境箱中加入液体,例如酸碱溶液,引伸计由两个耐腐蚀臂部件构成,并通过活动铆接连接。耐腐蚀臂部件在环境箱内的短臂部分于端部附有夹头,用于对实验件的夹持,环境箱外的长臂部分于端部附有指针,用于指示量程表刻度。引伸计以铆接连接处的铆钉为支点,依据杠杆原理,由短臂部分测量的变形量经过长臂部分放大,在量程表上指示出来,由CCD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读取CCD图像采集系统的始末数据,即可较为准确地获取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件所测位置的变形量。

    一种基于扩散波的近地表气体泄漏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290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825263.5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扩散波的近地表气体泄漏快速定位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定位方法是在两个不同顺风位置处监测得到扩散波波形,基于扩散波的时间参数随着顺风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在侧风和垂直方向上基本不变的特性,通过监测顺风方向两监测点位置的扩散波形,通过计算得到增长时间和预先得到的偏差距离,估算得到监测点距离泄漏源的距离。进一步,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定位,减小估计误差,提出三监测点定位方法,利用在泄漏源顺风方向随机的三监测点扩散波监测结果,估算得到平均定位估计结果。本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定位速度快等优点,可以被用于近地表危险气体泄漏快速定位、地下储存气体泄漏定位、化工储运装备泄漏定位等领域。

    一种多单元金属氢化物蓄热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452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64284.5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单元金属氢化物蓄热反应器,多个储存单元周期性并列布置在圆柱形罐子内,储存单元包括换热结构和反应床层,换热结构为U形双螺旋结构,设置在反应床层的内部,反应床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双螺旋凹槽,每个储存单元之间的接触缝隙以及双螺旋凹槽作为氢气传输通道。本发明可以使金属氢化物蓄热床层的反应更加均匀,避免了床层内存在的低输出高能耗的区域,在保证净输出能力不变的同时减少了所需的蓄热材料和能耗。

    一种椭圆管型缠绕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131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32239.9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一种椭圆管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的中心设有中心筒,中心筒和换热器壳体之间设有椭圆换热管,第i层椭圆换热管和第i-1层椭圆换热管之间设有控制不同层换热管之间的层间距及同层管间距的第i层垫条,椭圆换热管的长轴与短轴之比≥1.2;一种椭圆管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安装方法为:对于第i层,在确定缠绕角度及缠绕方向后,第i层椭圆换热管的缠绕形式排布方式为过换热器轴线截面截椭圆换热管,第i层椭圆换热管在该截面上的长轴与换热器轴线平行;在第i层安装完成后,第i+1层以相同缠绕角反向在按照上述缠绕方式安装,周而复始,直至最外层;本发明能将小温差高效传热的特点充分发挥。

    一种喷雾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喷射塔及喷射吸收测试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032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0548133.7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雾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喷射塔及喷射吸收测试系统和方法,包括新型喷射塔实现的醇胺溶液高效喷雾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工艺系统。喷射塔内醇胺溶液通过雾化喷嘴喷入喷射塔,与底部进入的烟气接触反应,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吸收过程。该的喷射塔设置由多个喷嘴连接,主要分为储液段、稳定段和扩压段。该喷射塔避免了传统填料塔由于填料存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优化了气液传质效果,并扩大液气比操作范围,减少了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本发明实现高效的醇胺溶液喷雾捕集二氧化碳过程,具有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传质效果好、脱除率高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