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0956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7522.5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L27/16 , C08K9/04 , C08K7/08 , C08K3/22 , C08K3/24 , C08J5/18 , B29C41/00 , D01F9/08 , D01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及聚合物基柔性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纤维及聚合物基柔性复合薄膜包括复合纤维和聚合物基体,所述复合纤维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30%;所述复合纤维由氧化物纤维和嵌入于氧化物纤维中的陶瓷颗粒和/或金属颗粒组成;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偏氟乙烯、环氧树脂、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酰亚胺中至少一种。本发明将复合纤维与聚合物基体在进行复合,由于在复合纤维内部引入的额外极化,可以在较低的添加量的情况下使聚合物基复合薄膜得到较高的介电常数,从而在满足复合材料介电性能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了聚合物薄膜原有的机械柔性等相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81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11241.3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信道的维纳插值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端接收来自两个基站发送的数据和解调导频,并根据首个到达径截取OFDM符号;根据截取的OFDM符号估计解调导频位置的信道响应;获取多点协作传输链路的等效信道的平均传输时延;计算等效信道的相关函数;计算维纳插值系数,并根据等效信道的相关函数和维纳插值系数对解调导频位置的信道进行维纳插值以得到该信道的子带内数据子载波位置的信道响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使用户端利用子带内少量导频估计平均传输时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信道插值从而估计多点协作等效信道,具有准确性高的优点。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信道的维纳插值估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23423.2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多电源短期联合运行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日前调度运行阶段,考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状态,确定多电源联合系统日前优化目标,根据至少一个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构建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得到日前优化结果,在日内滚动优化阶段,基于预设滚动优化模型利用多电源电力系统的电源出力对日前优化结果进行滚动更新,得到目标调度优化结果,从而基于此综合决策实现多电源联合系统优化运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日内滚动优化动态修正日前调度结果,提高了多电源联合系统调度计划安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实现火电深调机组在短期时间尺度下的协调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5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3388.3
申请日:2023-07-24
IPC: H02J3/00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985 , G06F18/2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电功率预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采集分布式光伏运行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LSTM网络中引入Attention机制,将解码器一个LSTM单元提取的信息与其他LSTM单元相连,使不同时段间的隐含信息都可以用权值精确地表示出来,更好对分布式光伏进行预测;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采用元学习框架对预测模型的初始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优化后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将原始数据集输入到优化后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输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值;采用元学习框架对模型参数进行分层优化,能够快速获得最优初始参数,有效减少模型迭代次数,提高模型运行性能和模型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25210.X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宋云亭 , 王亦婷 , 王子琪 , 陈春萌 , 朱劭璇 , 卢国强 , 李立新 , 高宝荣 , 张鑫 , 赵东宁 , 丁亚飞 , 张启雁 , 曹昊 , 李延和 , 李媛媛 , 胡国雄 , 程林 , 王哲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综合短路比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送端换流器吸收的无功;确定交流主网馈入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确定光伏发电交流汇集线路馈入送端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根据送端换流器吸收的无功、交流主网馈入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以及光伏发电交流汇集线路馈入送端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确定送端换流站需投入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并对无功补偿设备容量求导;根据有效短路比对求导公式进行变形,确定改进有效短路比和整流侧电压补偿因子;根据改进有效短路比和整流侧电压补偿因子,确定送端综合短路比。从而,送端综合短路比指标与送端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很好地反映弱交流系统对送端换流站的支撑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277042.4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方保民 , 宋云亭 , 陈春萌 , 王子琪 , 卢国强 , 朱劭璇 , 高宝荣 , 李媛媛 , 梁英 , 李立新 , 赵东宁 , 张鑫 , 李延和 , 丁亚飞 , 张启雁 , 曹昊 , 刘东 , 程林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短路容量约束的集中式光伏接入能力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基于规划方案搭建各光伏电站及并网系统的第一仿真模型;步骤2,基于当前的第一仿真模型确定规划方案下集中并网点的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原始值;步骤3,修改各光伏电站为先串联后并联的接入方式,以确定光伏并网优化方案,并基于所述光伏并网优化方案对当前的第一模型进行更新,以搭建各光伏电站及并网系统的第二仿真模型;步骤4,基于当前的第二仿真模型确定并光伏并网优化方案下集中并网点的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优化值;步骤5,根据所述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原始值和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优化值,确定光伏接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05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801017.7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铌酸银基无铅反铁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乙二醇独甲醚和乙二醇混合得到混合溶剂,将乙醇铌和乙二醇独甲醚混合得到乙醇铌溶液;将硝酸银、柠檬酸和一部分的混合溶剂混合,并调节混合液的pH值得到含银溶液;将乙醇铌溶液和另一部分的混合溶剂混合得到含铌溶液;将含银溶液和含铌溶液混合、陈化得到银铌溶胶;将银铌溶胶形成在衬底上并进行甩胶成膜处理形成凝胶膜;连带衬底对凝胶膜进行烘干、热解和退火处理得到铌酸银基反铁电膜。该方法不仅安全可靠、设备简单、用料省、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采用的溶剂无毒无害,且溶胶合成过程中无需加热,可在衬底上沉积出纯相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9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465742.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柔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无机纳米颗粒、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得到溶胶,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成型得到复合纤维丝,再煅烧得到复合纳米纤维,将复合纳米纤维与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氯氟乙烯共聚物进行复合以得到柔性复合薄膜,保证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均匀分散,避免了使用无机纳米颗粒造成复合材料内部电场分布不均、电场聚集而造成击穿的情况;且有利于提高柔性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极化性能;能够在保证较大的介电常数和极化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复合纳米纤维的用量,避免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加入导致机械性能恶化而导致击穿强度降低和储能密度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4761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752608.4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囯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分区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入待评估电网数据,对电网拓扑结构中的电力系统进行分区标记,分别标记出该电力系统中的五个区域;并对各区域按负荷大小进行等级划分;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全部电网进行全电压等级可靠性评估,并记录可靠性评估结果,根据获得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对划分的区域进行事故信息分区域统计,并通过失负荷比例及停电用户比例两个标准,对事故事件进行分类;进行电网事故风险指标计算,并以得到的指标值作为对各区域电网的可靠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可以在电网规划及运行阶段,评估电网不同事故等级的风险水平,以便基于此提出相应的系统改进措施,降低系统风险,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7142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06237.4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TN算法的网络节点预测方法和装置,涉及卫星通信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预测目标空间网络中任意两个相邻节点的下一次相遇时间;根据预测到的下一次相遇时间确定目标传输路径,其中,目标传输路径为起始节点经过中间节点向目的节点传输数据包的路径;通过代价函数对目标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进行风险评估,以根据评估结果在目标传输路径中确定最优传输路径,其中,传输性能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使用目标传输路径进行传输时数据的交付概率,使用目标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使用目标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时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空间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时,传输效率较慢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