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3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80041019.8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耐氢脆性和耐磨性的同时,耐剥离性也优异的硬质膜形成体、使用该硬质膜形成体的机械部件及轴承。硬质膜形成体(1)在基材(2)的表面具有抑制氢原子侵入扩散的硬质膜(3),硬质膜(3)的维氏硬度相对于基材(2)的维氏硬度的比为0.90~1.20,基材(2)的维氏硬度和硬质膜(3)的维氏硬度分别为500Hv~1000Hv,此外,硬质膜(3)是Ni覆膜。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892332.4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19/02 , F16C33/32 , F16C33/62 , C23C8/26 , C21D9/40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Abstract: 本发明的滚珠轴承具备内圈、外圈和滚珠。内圈、外圈和滚珠中的至少1个轴承部件具有接触面。轴承部件是进行了淬火和回火的钢制成的。钢含有0.90质量%以上且1.20质量%以下的碳、0.35质量%以上且0.80质量%以下的硅、0.80质量%以上且1.20质量%以下的锰、小于0.30质量%的镍、0.80质量%以上且1.30质量%以下的铬、小于0.10质量%的钼、以及构成剩余部分的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中的硅浓度除以钢中的锰浓度而得的值小于0.51。
-
公开(公告)号:CN1050266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480008467.9
申请日:2014-02-0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木力
IPC: C23C8/32 , C21D1/06 , C21D9/40 , C22C38/00 , F16C19/04 , F16C19/10 , F16C19/24 , F16C19/30 , F16C19/34 , F16C19/44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33/64 , C22C38/44
Abstract: 作为轴承部件的各个外圈(10)、内圈(11)和球(12)是根据JIS标准SUJ2制造的且在其表面内形成有碳氮共渗层的轴承部件,其中,在500℃的加热温度下持续一小时时间进行热处理之后,在距表面深度为0.02×T+0.175(mm)的位置处的维氏硬度比在芯部处的维氏硬度高80HV以上,该芯部是在轴承部件的厚度方向上不形成碳氮共渗层的区域,其中,T代表用于形成碳氮共渗层的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5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15417.1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C23C8/32 , C21D1/06 , C21D9/36 , C21D9/40 , C23C8/80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33/62 , F16C3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足以承受在外来物质介入的环境下使用的耐磨性的轴承部件,其以成本低于使用包含大于或等于数%至小于或等于十数%的可形成碳氮化物的元素的钢材料的常规的轴承部件的方式制造;滚动轴承;轴承部件的制造方法。轴承部件由铬钼钢构成,且包含滚道面或滚动接触面。由选自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析出化合物存在于滚道面或滚动接触面。滚道面或滚动接触面中的析出化合物的面积率大于或等于3%。滚道面或滚动接触面中的析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0.3μm。
-
公开(公告)号:CN10410580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280069232.1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C21D9/40 , C21D1/06 , C22C38/00 , C22C38/18 , F16C33/32 , F16C33/38 , F16C33/44 , F16C33/64 , F16C33/78
Abstract: 均为轴承部件的外环(11)、内环(12)和滚珠(13)由淬火硬化钢制成,该钢包含不少于0.9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1.05%质量百分比的碳、不少于0.15%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0.35%质量百分比的硅、不少于0.01%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0.50%质量百分比的锰、以及不少于1.30%质量百分比且不超过1.65%质量百分比的铬,剩余部分由杂质组成。所述轴承部件与另一个部件的接触表面(11A,12A,13A)具有不少于0.25%质量百分比的氮浓度。在接触表面中剩余奥氏体的量不少于6%体积百分比且不超过12%体积百分比。
-
公开(公告)号:CN1083688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62825.3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用作轴承环且具有环形的外环(2);被设置在所述外环(2)的内圆周侧并用作轴承环且具有环形的内环(5);和滚子(6)。所述内环(5)具有面向所述外环(2)的外圆周表面并具有两列凹槽(19),所述凹槽具有用作滚道表面的底表面。所述滚子(6)是被设置在所述凹槽(19)中与所述内环(5)的所述滚道表面接触并与所述外环(2)接触的圆锥滚子。在所述内环(5)的外圆周表面上,与所述凹槽(19)相邻的区域包括从所述凹槽(19)的所述内周面延伸到与所述凹槽(19)相邻的所述区域的硬化区域(15)和位于比所述硬化区域(15)更远离所述凹槽(19)的位置处且硬度比所述硬化区域(15)小的未硬化区域(18)。
-
公开(公告)号:CN1083509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2899.7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33/64 , C21D1/10 , C21D1/28 , C21D7/06 , C21D9/40 , C22C38/00 , C22C38/22 , C22C38/44 , F16C19/38 , F16C33/62 , F16C4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385 , C21D1/10 , C21D1/28 , C21D7/06 , C21D9/40 , C22C38/00 , C22C38/22 , C22C38/44 , F03D80/70 , F05B2240/50 , F16C19/38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43/04 , F16C2360/31 , Y02P10/25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以减少的成本生产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一种用于生产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承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成形体;形成加热区域;冷却;以及去除。在准备成形体的步骤中,准备由钢构成的成形体,成形体具有外圆周表面,外圆周表面具有环形凹槽(19),环形凹槽具有底表面以用作轴承环的滚道表面(11)。在形成加热区域的步骤中,被布置为面对所述凹槽的部分并且感应加热所述成形体的感应加热线圈沿着所述凹槽的所述圆周方向相对旋转以形成包括所述凹槽(19)的所述底表面的加热区域并将所述加热区域加热到至少A1点的温度。在冷却步骤中,将整个所述加热区域同时冷却至不超过Ms点的温度。在冷却步骤之前、在形成加热区域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成形体保持在停止加热的状态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8026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1928.X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33/64 , F16C19/46 , C21D1/40 , C21D1/42 , B21D22/20 , B21D24/16 , B21D28/00 , B21D28/14 , B21D53/10 , C21D1/18 , C21D9/00 , C21D9/40 , F16C19/30
Abstract: 该轴承环制造方法包括在成形台上放置被加热至A1相变点以上的温度的钢材的第一步骤以及在从钢冲压出环形构件之后在成形台上成形和淬火环形构件的第二步骤。冲压模具(30)被构造成可分成内筒(30B)和外筒(30A)。在第二步骤中,通过将内筒(30B)的末端和外筒(30A)的末端压入线圈材料(2)来从线圈材料(2)冲压出环形构件(2A)。通过进一步将内筒(30B)的末端压入环形构件(2A),同时环形构件(2A)被保持在外筒(30A)与成形模具(32)之间来执行冲压出的环形构件(2A)的成形工艺和淬火工艺。因此,可以提供维持轴承环的良好成形精度且进一步缩短制造工艺的轴承环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24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480032221.5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33/62 , C22C38/00 , C22C38/18 , C23C8/32 , F16C19/06 , F16C19/34 , F16C33/32 , F16C33/36 , F16C33/64 , C21D1/06 , C21D9/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2 , C21D1/06 , C21D1/25 , C21D9/40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4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42 , C22C38/44 , C23C8/32 , C23C8/80 , F16C19/06 , F16C19/364 , F16C33/32 , F16C33/366 , F16C3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部件(11、12、13),所述轴承部件由钢组成,该钢包含0.95质量%以上且1.1质量%以下的碳、低于0.3质量%的硅、低于0.5质量%的锰、低于0.008质量%的硫和1.4质量%以上且低于1.6质量%的铬,剩余部分由铁和杂质构成;所述轴承部件在包含接触面(11A、12A、13A)的表面部分形成有碳氮共渗层,所述接触面(11A、12A、13A)是与其他部件接触的表面。所述表面部分中的氮的平均浓度为0.3质量%以上且0.6质量%以下,并且所述表面部分中的氮浓度的变动在0.1质量%以下。在上述轴承部件中,没有形成碳氮共渗层的区域内的析出物的面积比为7%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48881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80037532.5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B21D53/10 , B21D19/08 , B21D28/00 , B21D35/00 , B21D37/16 , C21D1/18 , C21D1/34 , C21D1/40 , C21D1/42 , C21D9/40 , C22C38/00 , F16C19/30 , F16C33/64 , H05B6/1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轴承环的方法,包括:准备卷材(2)和用于从所述卷材(2)获得轴承环的冲压机(3)的步骤;在所述冲压机(3)中安装所述卷材(2)加热至A1相变温度以上的温度,然后将所述卷材(2)的一部分冲压成环状,然后通过在冲压机(3)中对成形体(2A)进行淬火处理来获取轴承环的步骤。(2)的步骤;以及将所述冲压机(3)中的所述卷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