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774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5618.2
申请日:2011-03-18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8/24
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燃料电池电堆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机架、压力可调压紧装置、自动拔定位导杆装置和自动拧螺母装置,压力可调压装置和自动拔定位导杆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的两端,自动拧螺母装置活动设置于机架上。本发明可实现电堆部件组合与装配的一体化,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方便快速,可提高燃料电池装配效率;通过更换上压块和托盘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尺寸的燃料电池电堆,通用性强,可降低不同型号燃料电池装配的设备成本;通过上压块可以提供均匀装配压力,从而使得电堆内部双极板与MEA接触均匀,减小接触电阻,提高燃料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52342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49005.2
申请日:2009-04-09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CPC分类号: Y02P70/5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与膜电极组件复合制造方法,步骤为:第一步,采用冲压成形工艺将双层不锈钢纤维网加工成双极板;第二步,采用聚四氟乙烯对已成形的不锈钢纤维网双极板做憎水处理,从而形成憎水的反应气体通道;第三步,在已做憎水处理的双极板表面涂覆一层炭粉层进行平整处理;第四步,将催化剂层浆料涂抹在Nafion型质子交换膜上制得Pt/C催化剂层;第五步,将处理好的双极板和带有催化剂层的质子交换膜进行热压处理,得到复合式不锈钢纤维网双极板与膜电极组件。本发明所得组件材料成本与制造成本低、欧姆损失小、可以弯曲成形满足电堆结构多样化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465435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45410.7
申请日:2009-01-15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多道蛇行流场结构,包括在单一次冲压中同时形成的两侧流场,均为多道蛇行流场,在两侧流场的气体出入口附近设置半高脊和半深槽,正面流场的半高脊对应着反面流场的半深槽,反面流场的半高脊对应着正面流场的半深槽,其中:半高脊为脊的一部分,其高度小于脊且大于0,布置在气体出入口附近的气体流道之间,相邻流道通过半高脊的上部和膜电极组件之间的空隙连通;半深槽为流道的一部分,其深度小于流道且大于0,半深槽所在流道通过半深槽和膜电极组件之间的空隙连通。本发明省去了冷却液流场,极大简化了金属双极板的结构,使用多道蛇行流场,有效避免了排水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91755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36555.0
申请日:2010-03-31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B23P9/02
摘要: 一种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的直接电阻局部加热的金属表面压印成形装置,包括:电源、控制模块、两个电极、致动器和挤压装置,其中:电源分别与两个电极相连传输电流,致动器与电极或者挤压装置机械相连,第一电极与第一挤压装置相连传输电流,第二电极与工件或者第二挤压装置相连传输电流,工件位于第二电极与第一挤压装置之间或者是直接位于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之间,控制模块与电源相连传输控制信息。本发明将直接电阻局部加热技术应用于压印工艺,实现了高效的局部加热,有利于设备小型化,结构简单化,能量消耗小,效率高,减小工件的加工应变区域,方便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适合于大批量制造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27991.9
申请日:2023-12-15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折痕诱导褶皱的可拉伸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弹性基底和导电层薄膜,所述的导电层薄膜为具有基于折痕诱导生成规律褶皱的金属薄膜,弹性基底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热稳定性,高弹性,透明性等优点的聚合物材料,上表面具有与导电层薄膜相同的褶皱结构。柔性电极通过规律褶皱的形变以适应施加在整体的形变,使得导电层薄膜在拉伸后仍处于弹性状态,具有高可拉伸性,高疲劳寿命,高导电性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规律性,可控性,电极的延展性好,加工工艺简单可控,精度高,形状可控,不会发生整体弯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7990.4
申请日:2023-12-15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流向与展向分级微沟槽的减阻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底与分级微沟槽,其中基底包括软质基底、一级硬质基底、二级硬质基底、三级硬质基底;分级微沟槽包括展向一级沟槽、流向二级沟槽、展向三级沟槽;所述的流向二级沟槽布置在基底上,所述流向二级沟槽顶部与底部高度沿流体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构成展向一级沟槽;所述流向二级沟槽表面具有展向三级沟槽;所述流向二级沟槽的设置方向与薄膜表面的流体方向相同;所述展向一级沟槽与展向三级沟槽的设置方向与薄膜表面的流体方向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能适应来流方向的变化,更适用于不同雷诺数的航行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2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364414.8
申请日:2020-04-30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7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场自适应的电池极板结构及燃料电池,用于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该极板上的流场为双功能流场(1),包括:依次连通的流场入口(101)、蜿蜒流道(102)、和流场出口(106),其中相邻蜿蜒流道(102)之间为流场脊(103),流场脊(103)上设有导水隔气结构(105),流场边缘设有水分配区(10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性提出双功能流场可实现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发电和电解不同模式下流场形态的自转变,在发电模式下,双功能流场形态趋于长流道的蛇形流场,有利于增大流场压降,利于排水,从而提高发电性能;在电解模式下,双功能流场的形态趋于短流道的平行流场,有利于水的均匀分配,防止电解水产生的气体堵塞流道,提高电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39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01728.8
申请日:2022-12-28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B32B15/18 , B32B15/01 , B32B7/02 , B32B33/00 , B32B38/00 , B32B37/06 , B22F5/00 , B22F7/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58 , B22F10/28 , B22F10/38 , B22F10/366 , B22F10/64 , B22F3/24 , B22F3/1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22F10/66 , B22F3/18 , C25D11/34 , H01M8/02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耐蚀高延展成分梯度不锈钢基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梯度不锈钢基材(1)的两侧表面分别为低铬含量不锈钢(1‑2)和高铬含量不锈钢(1‑1),中间层为成分沿厚度方向呈梯度过渡的过渡层,其中低铬含量不锈钢(1‑2)的厚度占总厚度的50‑70%,高铬含量不锈钢(1‑1)的铬含量为25‑30wt.%,高铬含量不锈钢(1‑1)的厚度占总厚度的5‑15%,其余为过渡层;该制备方法包括分层成型、退火处理、差速辊轧制和轧后退火处理以及冲压成形和后续的电化学处理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综合利用316L不锈钢成形性与高铬不锈钢钝化能力,解决燃料电池金属极板材料耐蚀、导电与成形性能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0844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910838513.2
申请日:2019-09-05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B81C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表面微结构的电辅助快速压印成形装置,包括脉冲电源(1)、三轴工作台(3)、高频激振器(9)、信号发生器(5)、控制器(7)和微结构压印模具(12),待加工工件(11)置于三轴工作台(3)上,高频激振器(9)通过其下部设置的变幅杆(10)连接微结构压印模具(12),脉冲电源(1)分别连接待加工工件(11)和控制器(7),控制器(7)通过信号发生器(5)连接三轴工作台(3),控制器(7)控制信号发生器(5)输出激励信号,并控制脉冲电源(1)输出与激励信号相匹配的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复杂工件表面大规模微结构的快速高精度加工问题,减小所需成形力,并可显著提升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2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15624.9
申请日:2022-09-14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褶皱消除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极片(4)辊压之后,张紧机构或收卷机构之前,极片(4)包括涂覆区和非涂覆区,所述的装置包括至少两组辊压组件,每组辊压组件上下对称布置于极片(4)上下两面,辊压组件上安装有导电环形装置(3),导电环形装置(3)与极片(4)的非涂覆区箔材(5)直接接触,相邻辊压组件之间设有磁体,磁体产生垂直于极片(4)表面的磁场,非涂覆区箔材(5)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产生向两侧的非接触式张紧力,消除辊压褶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安培力这一非接触的方式,改善了辊压后锂离子电池极片内的不均匀应力场,很好地解决了辊压工艺过程中出现的褶皱、屈曲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