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444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106624.4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分别适用于投入阶段和退出阶段的短路电流控制用参数整定方法及装置。该适用于投入阶段的短路电流控制用参数整定方法,包括:逐一对待实时控制短路电流的电力系统中的支路Ki进行三相短路实验,确定最大安全距离短路点KiLi,在所述最大安全距离短路点KiLi发生短路故障时,流经Ki的短路电流等于Ki中的故障保护开关的可开断的最大短路电流;在所述最大安全距离短路点KiLi发生短路故障时,母线电压为U1Ki。本发明提供的短路电流控制用参数整定方法及装置,整定针对支路短路故障时母线电压的特征量,整定得到的参数在虚警和误动作之间具有较好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6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1319269.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输电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初始化过程;确定直流故障后的再启动策略、换相失败加速保护策略,确定交流安控策略;确定直流运行功率上限;确定交流功率上限及直流功率下限;若所述直流运行功率上限与所述直流功率下限之差大于XMW,配套电源全部出力可通过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联合送出;若所述直流运行功率下限小于或等于预设直流最小功率,则说明配套火电可全部通过特高压交流线路送出,否则计算可送出的最小配套火电的窝电量,校核结束;所述方法及系统可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对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的送出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规范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10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3827.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换相失败频率约束的新能源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系统类型和直流换相失败故障的持续时间;基于所述系统类型,根据所述持续时间和直流换相失败故障下的暂态频率最大偏差允许值确定最小开机量;根据所述最小开机量和扰动前负荷功率标幺值确定新能源最大接入容量。本发明考虑负荷一次调频和受端部分新能源由于低电压脱网时的最小动能,基于最小动能和发电机组的惯性常数间的关系推导出最小开机量的表达式,并基于最小开机量确定新能源最大接入容量,本发明基于暂态频率偏差约束,能够高效、准确计算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时系统新能源最大接入容量,为提高新能源接纳水平和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4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96834.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包括:逆变器A、B、C三相上、下工作桥臂Va1、Vb1、Vc1和Va2、Vb2、Vc2,上、下工作桥臂对应的反关联二极管分别为VDa1、VDb1、VDc1和VDa2、VDb2、VDc2,上、下桥臂分流开关器件S1、S2,作为附加动态分流支路中的三相的选相开关器件Ta1、Tb1、Tc1和Ta2、Tb2、Tc2;当逆变器交流侧三相电流中有正向电流最大值的相时,对应导通附加动态分流支路的Ta2、Tb2、Tc2,附加动态分流支路的S1对正向电流最大值的相并联分流;当有反向电流最大值的相时,对应导通附加动态分流支路的Ta1、Tb1、Tc1,附加动态分流支路的S1对反向电流最大值的相并联分流。降低交流系统扰动导致的逆变器工作桥臂开关器件过电流,提高逆变器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4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77903.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逆变器A、B、C三相上、下工作桥臂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本体及其对应的反并联二极管;为逆变器A、B、C三相中点钳位支路上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为逆变器A、B、C三相中点钳位支路上的二极管;逆变器上、下工作桥臂附加分流支路上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动态模式切换开关;直流侧串联分压电容。本发明对于三相T型中点钳位三电平逆变器电网电流发生骤升时,利用附加动态分流支路对逆变器工作桥臂上的开关器件进行分流,降低逆变器工作桥臂开关器件过流风险,提升可靠并网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19940.0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的三级漏电保护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包括智能监测模块以及智能监控盒;智能监测模块包括监测主控模块以及直流漏电检测模块;监测主控模块用于对直流漏电流检测模块进行采样,通过程序判断向机械动作机构发送动作信号,并且与物联网通信模块进行数据收发;直流漏电检测模块用于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对外部母线进行漏电流监控,对包括交直流在内的各种漏电流进行检测;智能监控盒包括监控主控模块、检测模块;监测主控模块用于对检测部分数据进行采样,并向通信模块上传相应数据;检测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和B型漏电流检测单元,监控主控模块以及检测模块以非接触的方式对母线电流和交直流漏电流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1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66276.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新能源电力系统节点电压越限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影响因子从能够开断的输电线中评估出第一输电线开断方案;根据所述有效性的大小对所述第一输电线开断方案进一步评估,将所述第一输电线开断方案中满足要求的输电线开断方案作为第二输电线开断方案;根据质量指标,获取所述第二输电线开断方案中满足所述质量指标的输电线开断方案,将所述输电线开断方案作为第三输电线开断方案以消除新能源电力系统节点的电压越限。本发明计算量小、精度高、适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实际电网以解决相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3376.8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付红军 , 熊浩清 , 朱劭璇 , 李岩 , 杜晓勇 , 李晓柯 , 谢岩 , 李呈昊 , 邵德军 , 石梦璇 , 唐晓骏 , 赵兵 , 仲悟之 , 徐式蕴 , 崔召辉 , 高峰 , 李晓萌 , 郭泓佐 , 白梁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域电网宽频振荡风险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采集区域电网异常波动的历史数据,基于所述历史数据获取深度卷积模型;获取目标区域电网的异常波动数据,将所述异常波动数据作为风险预测数据输入至所述深度卷积模型,基于所述深度卷积模型识别区域电网的宽频振荡模态;对所述深度卷积模型识别的区域电网的宽频振荡模态数据进行收集,获取宽频振荡集,根据所述宽频振荡集确定目标区域电网的宽频振荡风险。通过本发明识别的宽频振荡,精度较高,也避免了基于机理模型的诸多影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3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0106635.2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响应特征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检测到监控的交流母线的电压特征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压门槛值时,生成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响应于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控制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网中退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隔离后,及时将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力系统中退出,使得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80746.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户侧能源量测数据交换协议远程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测试服务器接收到测试监控设备发送的执行测试请求后,生成与本次测试对应的一个唯一的Token码,将所述Token码通过测试监控设备发送给所述被测对象,测试服务器凭该Token码,将测试方案及测试用例同步至测试监控设备,启动并执行客户侧能源量测数据交换协议远程测试;通过测试监控设备为被测对象提供模拟数据和外部激励,根据测试步骤以及当前被测对象的测试反馈,实时更新测试用例,同步到测试监控设备,实现对被测对象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和协议互操作性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