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0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47673.2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两阶段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对区域和局域两个层次电网进行分析,第一阶段通过评估大电网调峰能力确定区域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第一阶段为第二阶段提供区域内消纳能力;第二阶段通过评估局域内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得到局域内考虑电压调节能力、网损情况等指标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由此得到局域内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本发明通过区域‑局域两阶段评估很好的衔接了大电网消纳能力和配电网消纳能力,解决了传统分布式电源消纳评估仅限于在配电网层面,无法考虑大电网消纳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09876.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混合仿真的时间同步和数据交互方法,电力系统和各综合能源子系统按照各自的仿真步长进行仿真;当综合能源子系统结束一个子系统仿真步长时,该综合能源子系统暂停仿真并与电力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完成数据交互之后,再继续进行该综合能源子系统下一个仿真步长的仿真;当一个总仿真步长结束时,各综合能源子系统暂停仿真并进行数据交互,在完成数据交互之后,各综合能源子系统再按照各自的仿真步长进行仿真。本发明解决了混合仿真中时间同步和数据交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63447.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建立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的框架模型;将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所述子区域包括配电网区域、微网区域,微电网与配电网连接处以及柔性互联配电网区域;基于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运行约束和拓扑关系,构建各个子区域的优化模型;基于所述优化模型,确定系统优化模型,利用ADMM进行相邻子区域间的交替迭代,进行各子区域间的信息交互,实现分布式优化调度。本发明以较快的收敛速度获得最优的控制方案,实现复杂柔性互联配电系统的分布式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1228670.9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新能源远程测试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现场获取设备特征信息参数、构建数据库、根据设备运行数据源挖掘构建设备故障数据模型与设备正常运行数据模型、对异常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分析、故障预警、判定故障原因等。本发明将离线建模、数据挖掘技术和Internet技术相结合,针对远程测试设备结构复杂、运行数据动态不稳定、设备故障交互影响严重、故障定位预警困难等问题,帮助运维检修人员快速排查故障,对由于隐性故障和显性故障交叉影响产生的复合故障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安全风险和维修风险定量化,及时控制大型复杂检测设备隐性故障的扩散,具有诊断准确度高、速度快、大幅度提高检修效率、降低维修费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86545.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中的继电保护领域,通过测量故障后线路两侧数据窗长度内的故障电压数据与故障电流数据;利用低通滤波器与积分均值法,求出故障电压与电流的直流分量;根据发生的故障类型,选取对应公式求出不同时刻下的故障位置;最后将不同时刻下的计算结果取平均值得到最终测距结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不仅适用于单极接地故障与极间短路故障,并且利用不同时刻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得测距结果更加准确,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211128.1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型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的多层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协调层、控制层及执行层,所述协调层接受所述电网参数检测模块输出的电气量用于无功缺额的计算,并根据补偿方案对补偿无功容量进行分配;当所述控制层接收到所述协调层发出的分配容量后,所述控制层根据无功电流参考值生成各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层生成的控制信号作用于所述执行层内的无功补偿装置主电路,并将无功容量输送至所述电网。本发明可以实现电网无功功率的动态调节,并通过合理分配无功补偿容量,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中安装的不同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能力,帮助系统电压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568A8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269039.6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分布式热电联产模块、热泵、锅炉、电制冷机模块,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的输入的能量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外购的电能,输出为冷、热、电终端能源形式;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次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利用率、一次能耗节约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效率。建立场景能效评估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各评价指标结合权重来获取场景的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可对系统全年综合能效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对综合能源系统具体项目方案的选择、效益的验证及运行策略的优化提供量化的能效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09512.7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大学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艳 , 王士柏 , 杨明 , 孙树敏 , 苏建军 , 孟瑜 , 王楠 , 张兴友 , 王玥娇 , 滕玮 , 于芃 , 李广磊 , 魏大钧 , 王尚斌 , 刘守刚 , 王勃 , 赵元春 , 马嘉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动态建模的风电功率超短期概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待预测量时间序列进行标准正态化处理,并对标准正态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非线性聚合度计算,以考察给定的动态系统的非线性程度;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最优嵌入维数E和延迟时间τ;进一步地,对待预测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构建经验动态模型,在重构相空间内采用单纯形投影法对给定的动态系统进行预测,得到待预测量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采用基于经验动态建模的风电功率超短期概率预测方法可实现对风力发电动态过程完全依据数据的客观描述,显著提升了概率预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11272.1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长短时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小区域级超短期负荷预测及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步骤2:对输入输出数据集分别进行预处理;步骤3:构造深度LSTM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搜索的方法,寻找合适的超参数直到测试集预测误差达到最小。步骤4:采用t-SNE可视化技术对网络隐藏层向量进行可视化表征,并根据隐藏层向量形成相关系数热图进行相关性定量分析,从而反映网络对输入数据特征提取能力。该方法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LSTM时序相关性学习能力,以获得与机器学习模型相比更高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21196.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芃 , 刘兴华 , 孙树敏 , 张用 , 栾凤奎 , 程艳 , 左新斌 , 赵鹏 , 王玥娇 , 滕玮 , 李广磊 , 王士柏 , 张兴友 , 魏大钧 , 王楠 , 李笋 , 孔刚 , 陈素红 , 赵帅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动态功率支撑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调相机(1)、储能系统、调相机就地调控装置(5)、储能就地调控装置(6)和功率综合调度管理系统(7),其中储能系统的交流出口与所述调相机(1)的交流出口连接后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电网;功率综合调控管理系统(7)与电网调度系统相连,接受来自电网调度系统的调度指令。系统采用就地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将调相机(1)的无功支撑能力与储能系统的快速有功响应能力进行整合,在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发生直流闭锁的过程中为受端交流电网提供有功、无功功率支撑,提升传统交流电网在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