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2689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10050.9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8/06 , C04B111/70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冒浆整治的注浆材料及其工艺,该注浆材料由干料和液料两部分原料组成,干料由胶凝材料组分、膨胀组分、抗分散组分、骨料组分、增韧组分、凝结调节组分组成,液料由聚合物乳液、减水剂、消泡剂、引气剂、水组成,干料和液料的质量比为100:10‑50。该注浆材料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冒浆整治,具有工作性能好、可灌注性好、凝结时间可控、遇水不分散、韧性好、耐久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0586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631627.1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热转换效果的混凝土高效保温保湿复合养护膜,其由具有光热转换功能的塑料膜、高吸水树脂材料和透水密贴层依次复合而成,所述各材料间通过热熔胶和水性胶粘结,解决了目前的保湿养护布/膜材料持续保水效果一般,异形面难以密贴,保温效果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16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344424.3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拔钢轨后进行轨道板更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钢轨实际锁定轨温及当前轨温测试设备、钢轨应力应变测试设备、钢轨横向顶推设备、轨道板运输设备、轨道板吊装设备、测量装置、钢轨回拔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被更换轨道板前后一定距离线路上设立反力档块或反力装置,在钢轨上设立顶推点,松开一定长度扣件,采用顶推设备将钢轨顶推至被更换轨道板外侧,采用垂直起吊方式进行旧板的移除及新板的就位。所述应力测试设备全过程测量钢轨应力;所述测量装置设于吊板作业区外侧控制新板平面位置。本方法具有工装轻便、更换快捷、工效高、对钢轨损伤小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高铁“天窗时间”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9176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34817.5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8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自热保温养护系统,充分利用预制构件混凝土自身的水化放热进行养护,利用保温和反射热量技术减少混凝土热量的散失,通过向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化硅酸钙晶种和三乙醇胺早强材料激发水泥的水化,在混凝土硬化早期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蓄热水层可以调节养护池内温度,加速早期混凝土凝结硬化。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经济成本低等特点,并且能够提升铁路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取代铁路混凝土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实现免蒸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59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34816.0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太阳能加热保温养护方法,通过太阳能加热,充分利用混凝土放热,借助聚氨酯保温,实现铁路混凝土预制构件冬季免蒸养的目的。其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将热空气鼓入保温空间中,对温度较低的预制构件混凝土进行加热,混凝土水化后放热,保温措施阻止混凝土温度降低,并将多余的材料储存在相变储能材料中,混凝土温度降低时,聚氨酯保温墙内的相变储能材料放出热量,加快混凝土的水化硬化。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经济成本低等特点,并且能够提升铁路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取代铁路混凝土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实现免蒸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43508.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冠之 , 陶晓燕 , 关文勋 , 王希 , 李世达 , 谢永江 , 赵欣欣 , 李旺 , 栗少清 , 冯仲伟 , 苏永华 , 郭辉 , 班新林 , 葛凯 , 谭盐宾 , 李彬洋 , 殷天娇 , 吴瑞东 , 舒双炉 , 谢清清 , 蒋睿 , 杜威 , 胡建伟
IPC: C09J183/08 , C09J11/04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板缝密封用高耐久密封胶。包括改性聚硅氧烷30~50份、硅烷低聚物1~6份、无机填料30~60份、触变剂0.1~1份、催化剂0.01~0.2份、交联剂30~60份、硅烷偶联剂0.3~2份,光稳定剂0.1~0.5份,抗氧剂0.1~1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密封胶结构中所包含的N原子和O原子通过与钢板表面铁原子的空d轨道进行配对,形成配位作用,起到缓蚀作用,在金属表面成膜,提高钢结构板缝表面的抗腐蚀性能,提高整体耐久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77576.2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F285/00 , C08F220/18 , C04B28/00 , C04B2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混凝土气密性的聚合物胶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聚合物胶乳,通过硬单体、软单体和功能单体的组成设计与优化,实现了所合成胶乳在混凝土中的良好成膜、粘接与密实效果,在胶乳分子结构中引入的环氧基、羧基、羟基、磷酸基等强极性官能团,可与水泥水化产物形成较强的静电吸附作用,增加了胶乳膜在混凝土中的界面粘结能力,密实效果更佳;在胶乳分子结构中引入的支链结构,可增加胶乳膜变形时的分子间滑移,控制胶乳膜的损耗因子,提升抗气流冲击的效果;侧链上的聚醚单元可以提供一定的减水功能,使得在水泥基材料中使用该胶乳时,水泥基材料自身工作性更易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179893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552961.9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变控制的机制砂石骨料预应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机制砂石骨料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确定以低徐变为其主要设计目标;2)基于混凝土徐变与弹性模量的关系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徐变与骨料、界面及浆体的关系;3)明确了低徐变机制砂石骨料预应力混凝土用原材料的选材原则和优化技术。本发明创新了基于形变控制的机制砂石骨料预应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所配制的机制砂石骨料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极低徐变和不同组分形变匹配性好的特点,可以更好的服役于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大幅度降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上拱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550916.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2 , C04B111/34 , C04B18/14 , C04B1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孔结构特征的喷射混凝土收缩调控方法,包括:喷射混凝土收缩调控关键功能材料设计方法和低收缩喷射混凝土施工关键工艺参数体系。其中,收缩调控关键功能材料由惰性填充组分A和补水组分B组成;低收缩喷射混凝土施工关键工艺参数包括喷射风压、喷射距离和速凝剂用量。采用关键功能材料制备出低收缩喷射混凝土,并采用低收缩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体系进行施工,可有效调控喷射混凝土内部孔结构,进而降低水分散失速率和收缩变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涵盖关键功能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喷射混凝土收缩变形调控方法,借助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喷射混凝土收缩变形,实现喷射混凝土28d收缩率≤400με。该方法可用于铁路与公路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应用广泛,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454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222789.9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济南天诺液压气动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舒双炉 , 程冠之 , 关文勋 , 谢永江 , 王秀胜 , 李世达 , 张扬 , 吴瑞东 , 宋如琛 , 王希 , 冯仲伟 , 谭盐宾 , 栗少清 , 李旺 , 李大林 , 殷天娇
IPC: B01F35/71 , B01F35/88 , B01F35/40 , B01F35/221 , B01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胶比受控可变的双组份混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框架,一套A组份胶料输送系统和一套B组份胶料输送系统,一套A组份胶料计量系统和一套B组份胶料计量系统,高压管路,双组份混合装置,电控系统以及胶料输送系统保温辅助系统等等。本发明适用于双组份胶料按设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尤其适用于高粘度的胶料进行混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高效,适用性强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