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8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2054.8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8/2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职业危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预警方法,属于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控制领域。该方法具体是构建作业人员尘肺病患病风险指标体系及预警模型、放射性风险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噪声危害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再结合其他物理因素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建立多源异构的综合评估或预警模型;采集或收集职业环境监测数据、职业卫生监测数据、职业病数据、职业卫生监管数据;将资源数据分为粉尘、放射性、工业噪声和其他物理因素,构建多源异构数据的职业危害防控决策支持大数据中心;再利用数据分布式采集和存储技术,设计针对职业病危害数据的多维索引技术,构建具有可扩展、高性能、高度容错的职业危害预警支撑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008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7103.8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胜均 , 惠立锋 , 刘国庆 , 李德文 , 吴付祥 , 罗义舜 , 张强 , 赵政 , 焦敏 , 陈建阁 , 李征真 , 李岳 , 陈美竹 , 王迪 , 颜鸽来 , 邓仕靓 , 陈颖兴
IPC: G16H50/30 , G16H50/70 , G16H10/60 , G06F18/21 , G06F18/2431 , G06Q50/22 , G06Q50/26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尘肺职业风险综合评估系统及方法,属于粉尘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收集单元、数据处理与存储单元、网络传输单元、风险评估单元。该方法通过数据采集与收集子单元的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和第三子单元分别获取职业病防治数据、职业卫生监督数据及作业场所监测数据与尘肺病患病风险相关的数据;通过风险评估单元的第一评价模块、第二评价模块、第三评价模块以及综合评价模块依次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评价,并将前述评价结果与当前评价结果结合得到当前评价结果,直至完成评价。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按照优先级分级评估,减少常见单一预警方法的片面性提高了评估方法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5420.6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感知的沉积粉尘污染程度分级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设计用于判定目标区域沉积粉尘污染级别的标志物,并获取不同洁净程度的标志物图像集,在此基础上利用语义分割方法训练得到标志物分割模型;其次在目标区域布置标志物,获取目标区域实时监控图像,通过标志物分割模型、透视变换算法及降/升采样获取标志物图像,记录标志物基准图像,并确定标志物低值通道、标志物基准低值通道亮度值、结构通道、标志物结构通道标准差;在此基础上针对待判定图像,计算标志物图像提亮参数、结构参数及细节参数,最后加权得到目标区域沉积粉尘污染程度分级参数,根据其取值对目标区域沉积粉尘污染程度进行分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36240.9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性粉尘虚拟冲击器流道内颗粒损失测量系统及评价方法,属于煤矿作业环境监测领域。该系统包括:气流预处理单元、气流切换单元、发尘器、混合箱、虚拟冲击器、粒径分析仪、称重分析单元和计算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切换器通道切换,在采样滤膜上分别实现了分离后颗粒和内壁损失颗粒的定量捕集;通过洁净干燥压缩气吹扫,在密闭通道内将虚拟冲击器内壁粘附的颗粒捕集在滤膜上,实现了内壁颗粒的彻底清理同时减少了颗粒的二次损失;通过质量损失率和颗粒粒径漂移率两个指标综合定量表征虚拟冲击器颗粒损失率,既反映了颗粒损失的整体结果,又考虑了颗粒在虚拟冲击器内部运动时颗粒间、颗粒与壁面碰撞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3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838369.X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建阁 , 李德文 , 吴付祥 , 刘国庆 , 王杰 , 张少华 , 张强 , 惠立锋 , 焦敏 , 李征真 , 罗小博 , 晏丹 , 邓勤 , 王宇廷 , 柳玉磊 , 张安然 , 孙中光
IPC: G01N15/1031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电荷感应法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属于粉尘浓度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外壳、内筒、电机、内盖板、信号处理电路、温湿度传感器、感应片和屏蔽套;感应片贴在内筒的内壁上;屏蔽套设置在内筒内外壁之间,罩在感应片上;信号处理电路设置在内筒外壁上;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内筒壁上,用于采集经过内筒中空部分的粉尘温度;内盖板罩在信号处理电路和温湿度传感器外部;屏蔽套和内盖板均与感应片和温湿度传感器的负极连接;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感应片和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处理分析采集的粉尘电信号和环境的温湿度信息。本发明能排除外界电磁干扰,消除颗粒物流速变化产生的影响,实现粉尘颗粒的准确稳定在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7955.6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修正方法,属于矿井粉尘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S1:通过时序预测方法利用前期粉尘浓度历史数据进行当期粉尘浓度值预测,得到初始粉尘浓度预测值;S2:利用采煤机功率修正系数、进尺/采煤速度修正系数、含水率修正系数和煤坚固性修正系数对初始粉尘浓度预测值进行加权修正,得出最终粉尘浓度预测值。本发明能提高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1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10431.1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Ox和SO2烟气监测方法,属于烟气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搭建烟气监测仪光谱测量平台和建立浓度反演模型;所述搭建烟气监测仪光谱测量平台包含光源、气室、光谱采集设备、计算机和配气系统;光源射入气室内,经过反射镜一、凹面镜和反射镜二后射出气室,再射入光谱采集设备,光谱采集设备与计算机数据相连;气室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配气系统相连;建立气体浓度反演时采用逐线积分的方法;在同一浓度下连续记录10组NO的差分吸光度并求其标准差;通过采集不同浓度下的吸收光谱,获取影响浓度的特征数据,建立浓度反演的数学模型,实现对SO2和NOx的监测,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5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36894.2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惠立锋 , 吴付祥 , 刘国庆 , 郭胜均 , 胥奎 , 赵政 , 焦敏 , 张强 , 邓勤 , 陈建阁 , 邓仕靓 , 李征真 , 罗小博 , 李岳 , 陈涛 , 李彦筑 , 王宇廷 , 齐灵紫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8/2113 , G06F18/2135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性粉尘虚拟冲击器特征参数寻优方法,属于粉尘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呼吸性粉尘虚拟冲击器的分离效能和颗粒损失率作为响应目标,对特征参数进行寻优设计。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呼吸性粉尘虚拟冲击器的重要特征参数并初始化参数范围;建立以特征参数为自变量、分离效能和颗粒损失率为响应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确定设计空间中的样本点并构建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改进非劣类NSGA‑Ⅱ算法对分离效能和颗粒损失率进行多目标寻优并验证。解决了现有的设计方法主要凭经验、设计效率低、成本高等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5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0429.4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惠立锋 , 赵政 , 李德文 , 刘国庆 , 吴付祥 , 郭胜均 , 郑磊 , 陈涛 , 王宇廷 , 张强 , 焦敏 , 李岳 , 陈建阁 , 李征真 , 李彦筑 , 罗小博 , 齐灵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段式大流量烟尘PM2.5分离器及分离方法,属于烟气监测技术领域。该分离器包括分流管、扰流集尘斗以及连接所述分流管的烟道连接件;所述分流管包括同轴的直筒和锥筒;所述扰流集尘斗与锥筒同轴连接,扰流杆为细长针形,位于集尘斗轴线上,延伸至锥筒内,减少集尘斗中粉尘返混带来的影响;所述烟道连接件包括入口管、排尘管、紧固件;所述入口管沿分流管直筒切线方向布置,包覆有加热膜,用来提高进入分离器的气流温度,减少水汽冷凝、黏附带来的影响;所述排尘管与分流管同轴布置,通过紧固件与分流管连接。本发明结合燃煤锅炉排放烟道高湿环境等特点,研制大流量的管段式烟尘PM2.5分离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40566.7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的在线监测系统与方法,属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颗粒物监测技术领域。监测系统包括烟气预处理区、监测冷凝区和尾气处理区;烟气预处理区采集待测烟气并对待测烟气进行预处理;监测冷凝区对预处理后的待测烟气进行冷凝处理,使待测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冷凝,并计算可凝结颗粒物的质量;尾气处理区对监测冷凝区中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后排放入大气中;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和大气温湿度传感器调节监测冷凝区的温湿度,使待测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凝结沉降。本发明能够实时在线的对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进行监测,为环保监测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