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32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92249.8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联合扫描的SAR卫星在轨性能提升方法,包括:将成像场景中心位置回波多普勒频率为零时刻设置为成像中心时刻;设计方位向不同时刻的地面瞄准点;根据卫星到场景的斜距范围,计算瞬时回波时间范围;选择合适的脉冲重复频率;根据卫星天线电扫描能力,确定天线扫描范围;根据电扫描范围和波束扫描步进值,计算驻留脉冲数;按匀速扫描的规律,计算全部时间点天线电扫描角;根据瞬时星历数据、地面瞄准点和瞬时时刻天线电扫描角,利用矢量法计算瞬时成像所需姿态角;判断卫星控制系统是否能实现上述姿态需求;完成参数设计。可见,本发明采用机电联合扫描的方式,实现了在轨相控阵体制SAR卫星图像性能的全面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0311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11474.4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9/007 , B29C65/48 , B29C66/45 , B29C66/71 , B29C66/7444 , B29K2075/00 , B32B7/12 , B32B9/045 , B32B27/06 , B32B27/40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装置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导热设备热设计领域,步骤为:(1)以聚酰亚胺为前躯体制备至少5层石墨薄膜;(2)从制备的至少5层石墨薄膜中每一层石墨薄膜的一端开始,均匀在相邻两层石墨薄膜之间的接触表面上刷涂导热胶,形成复合后的至少5层石墨薄膜,所述胶层的厚度为10um;(3)在通过步骤(2)复合后的至少5层石墨薄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导热胶与25um厚的高分子材料薄膜复合,形成一层石墨复合膜;(4)将步骤(3)中的石墨复合膜放置于金属模具中,进行常温抽真空加压和静置固化;(5)重复步骤(1)‑(4)再次得到所述石墨复合膜,将两层石墨复合膜通过胶黏剂复合,并放置到金属模具中进行常温加压和静置固化后,得到所述高导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1946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049746.5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BC端1553B总线芯片RAM重配置方法,具体过程为:总线芯片RAM在轨发生不可恢复故障情况下,通过自检确定故障程度;采取上注总线芯片模式切换指令,然后根据所述指令使用与当前模式下不同的栈区和数据块区组合,完成对总线芯片的重配置;或采取根据实际故障情况制作总线芯片栈区和数据块区设置指令并上注,然后根据所述指令利用芯片中尚能使用的资源拼凑出一个新的栈区和数据块区组合,完成对总线芯片的重配置;若故障依然存在,采取BC端设备切备机的措施,总线芯片RAM重配置处理结束。该方法能够根据故障情况使用备份RAM区资源替换故障RAM区资源,通过重新配置使之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7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50004.3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3/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辨率敏捷SAR卫星滑动聚束模式系统参数设计方法,适用于通过整星姿态机动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的SAR卫星滑动聚束模式系统参数设计,属于SAR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精确的轨道、地球模型和系统限制因素,以及滑动聚束模式成像工作特点,给出了一种超高分辨率敏捷SAR卫星滑动聚束模式系统参数设计方法,为超高分辨率星载SAR成像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实现方式。本发明采用匀波束足印地面滑动速度的准则,设计整个成像时间内所有时刻的地面瞄准点,并计算瞬时时刻的姿态需求、PRF等参数,相对传统根据远离地面虚拟瞄准点的方式计算上述参数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成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70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24538.7
申请日:2012-0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K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应用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极化SAR数据融合的海面溢油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基于分割区域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的活动轮廓能量泛函,并将分割区域的分布表示成Gibbs先验概率模型,然后将活动轮廓模型嵌入到高维的水平集函数中,利用Euler-Lagrange公式得到发展方程,模型中包含CFAR边缘检测加权的边界长度项和融合数据统计距离项。同时,本发明提出了确定演化参数的方法,结合油膜衰减特性初始化的水平集函数,通过方程演化得到分割结果。发明可以有效的融合各种SAR、极化SAR数据,实现了对海面暗区域的自动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60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1053222.1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单反射面天线的Geo‑SAR卫星正侧视成像姿态角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星地几何关系建模,明确了产生SAR卫星斜视角形成和偏移的机理,并仿真分析了典型轨道参数下地球同步轨道SAR的斜视角特性,然后基于SAR卫星零多普勒面矢量解析算法,计算二维俯仰滚动导引方法需要调整的俯仰角和滚动角,以及进行导引后的斜视角值;本方法提出的俯仰滚动二维姿态导引算法,可以精确计算卫星所需要调整的俯仰角和滚动角,所需要调整的姿态角度比二维偏航导引法降低至少1个量级,卫星机动速度至少提高1个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5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1022775.0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轨SAR卫星精密定轨系统,能够利用天基高轨GNSS自主导航以及配合地基测距系统为事后定轨系统提供原始观测量信息完成星地联合精密定轨任务。包括高轨GNSS导航子系统、地基测距子系统以及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子系统。高轨GNSS导航子系统包括互为冷备份的2台导航接收机、互为热备份的2副导航接收天线、2台前置放大器、功分器以及射频电缆;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子系统用于测量航天器受到的加速度。地基测距子系统包括Ka波段扩频测距模块以及激光测距模块。Ka波段扩频测距模块包括非相干扩频体制的2台Ka波段扩频测距应答机、2副Ka波段对地天线、测控波导组件;2副Ka波段对地天线分别通过测控波导组件对应连接2台Ka波段扩频测距应答机。
-
公开(公告)号:CN1172280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53332.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复用的卫星结构,属于航天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天线安装板、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和底板连接组成的矩形筒状结构,安装于矩形筒状结构腔室一端以形成第一安装腔的第一主隔板和第二主隔板;安装于矩形筒状结构腔室另一端以形成第二安装腔的第三主隔板和第四主隔板;第二主隔板和第三主隔板间形成第三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设置有电子设备插箱;第三安装腔用于安装非插板式设备;天线安装板外侧面用于安装SAR天线单元,内侧面用于安装天线波导、TR组件、电源等设备;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外表面用于提供星表设备安装接口。该卫星结构减小了星体体积,可提高卫星整星对运载包络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6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011026821.4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序贯子图像序列的动目标方位速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子孔径内目标的回波数据;对回波数据进行频率变标处理,去除目标的距离弯曲空变性;通过对数据进行距离徙动校正与脉冲压缩处理,完成目标在距离向的聚焦;通过对数据进行方位匹配滤波处理与逆傅里叶变换,完成方位向处理操作;通过对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得到疑似动目标集合,进而进行子孔径图像间联合检测,完成动目标的粗测速;利用粗测速结果对数据进行补偿并进行迭代精聚焦与精测速,实现了星载SAR对动目标的精确测速结果。本发明能更精准实现星载SAR对地面动目标的成像与测速,可应用于军事、农业、测绘与救援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1191896.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在轨SAR卫星对空间目标成像方法,充分考虑在轨SAR卫星与待成像空间目标高速相对运动特点,以及系统限制,结合STK软件,解决了SAR卫星对空间目标成像过程中二者相对运动复杂、几何关系难于确定、成像参数精度要求高的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脉冲重复频率,确保待成像空间目标回波有效接收,同时回避发射脉冲、星下点回波、地面场景回波等干扰。通过卫星姿态机动和天线电扫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SAR卫星对空间目标成像所需的波束指向,降低了实现成本和复杂度,扩展了在轨SAR卫星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