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液压式吸能支护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954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1418022.1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一种巷道液压式吸能支护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箱内部放置相似模型,相似模型的内部开挖有巷道,巷道中沿巷道周边放置多个液压式吸能支护装置,液压式吸能支护装置前后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模型箱左右两侧安装水平液压缸,水平液压缸前端连接压板,压板抵紧相似模型并对相似模型施加水平方向的静载荷;所述模型箱顶部放置一个或多个垫块,垫块上方放置上压板,上压板两端安装竖直液压缸,上压板)通过垫块对相似模型施加垂直方向的静载荷;所述在垫块的上方放置穿过上压板)的冲击杆,冲击杆接受外部冲击载荷以便对相似模型施加垂直方向的冲击载荷。本发明结构简单易行,能为巷道设计提供翔实的数据。

    利用地质钻孔布置微震传感器进行煤层CT探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3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90835.5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质钻孔布置微震传感器进行煤层CT探测的方法,包括:确定煤层探测区域,设计地质钻孔布置方案,从地面向地下施工地质钻孔将探测区域包围;在地质钻孔内布置微震传感器,形成微震监测系统,对探测区域内煤岩破裂产生的微震震源进行定位监测;在探测区域附近从地面向地下施工压裂钻孔或者在探测区域附近的巷道内施工爆破钻孔,形成人工震源并进行定位监测;以人工震源和煤岩破裂产生的微震震源作为激发源,以微震传感器作为接收器,通过激发源与接收器之间形成震动波传播射线进行CT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对煤层进行探测。本发明能够在周边缺乏巷道的待探测区域布置微震传感器并实施煤层CT探测,提高了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一种巷道掘进冲击地压动力灾害实验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61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46447.9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一种巷道掘进冲击地压动力灾害实验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方法包括模拟正常地质条件下巷道掘进的实验和模拟异常地质条件下巷道掘进的实验;它们均包括(1)配制试样;(2)对试样施加静态载荷,模拟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周边岩体实际受力环境;(3)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刀具运动轨迹模拟掘进,采集试样掘进过程中反馈出的声电和力学信号;(4)将刀具撤出试样,采集试样停掘过程中反馈出的声电和力学信号;(5)分别在步骤2和步骤3中,施加动载荷,由计算机控制动态加载波形特征、施加时间参数;(6)改变动载波形形式和强度,直至试样发生冲击破坏,得到巷道冲击破坏的条件准则等步骤。本发明能为煤矿巷道掘进冲击地压的预警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对策。

    一种基于微震损伤重构的采动应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899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404955.6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震损伤重构的采动应力评估方法,适用于矿山安全领域微震监测领域使用。具体包括:对评估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并采用累加方法计算每个网格节点的累积变形能εEi和微震事件数Ni或煤岩受载经历时间Δti,找出评估区域最大的累积变形能数值max{εEi},并计算出平均累积变形能εF,在计算获得损伤参量D分布的基础上即可获得采动应力分布。该方法物理力学意义明显、涉及的参量计算明确、普适性和可操作性强,适于编程实现,应用可行性好,可实现煤层采掘过程中采动应力的近似实时反演。

    地下煤岩体空间预埋式三向应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2635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1003848.0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地下煤岩体空间预埋式三向应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煤岩体安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煤岩体(1)中的感应输出装置(3),感应输出装置(3)中至少包括应力感应模块(12),在应力感应模块(12)中设置有用于对煤岩体(1)三向应力进行检测的应力检测单元,应力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由信号线(6)引出。包括应力监测流程和在应力检测流程之前进行的温度补偿流程。通过本地下煤岩体空间预埋式三向应力监测系统,可以对煤岩体的三个方向的应力进行检测,对煤岩体的应力的来压方向与大小实现更精确的判断,从而提高了地下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煤巷掘进冲击矿压危险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68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50317.4

    申请日:2016-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G06Q50/02

    Abstract: 一种煤巷掘进冲击矿压危险预评估方法,属于冲击矿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分析及提取煤巷掘进冲击矿压的影响因素,确定煤巷掘进冲击矿压危险的预评估体系及其预评估指标;步骤b,根据三角模糊数原理,评判步骤1确定的各项预评估指标的绝对权重;步骤c,根据已确定的预评估指标,细化各评估指标等级,分析确定煤巷掘进冲击矿压危险的预评估模型;步骤d,利用预评估模型对待预评估煤巷进行冲击危险区域划分。本煤巷掘进冲击矿压危险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
    8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3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326587.5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一种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由多个逃生段和可弯曲段串联组成,可弯曲段的一端设有与逃生段内接头一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逃生段的另一端设有与弯曲段内接头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可弯曲段和逃生段的内接头一端均设有可转动的法兰盘,逃生段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逃生门。在冲击矿压危险巷道区域设置冲击矿压逃生通道,当冲击矿压发生时,可弯曲段弯曲变形适应巷道变形;当巷道出现封闭堵死现象时,逃生通道可成为连接各被困点与外界的安全通道,矿工可打开逃生门进入选生通道逃生,救援人员也可通过逃生通道到达各灾害被困点实施救援,可降低灾害后果,避免或较少人员伤亡,提高危险区域作业安全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33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26587.5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一种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由多个逃生段和可弯曲段串联组成,可弯曲段的一端设有与逃生段内接头一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逃生段的另一端设有与弯曲段内接头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可弯曲段和逃生段的内接头一端均设有可转动的法兰盘,逃生段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逃生门。在冲击矿压危险巷道区域设置冲击矿压逃生通道,当冲击矿压发生时,可弯曲段弯曲变形适应巷道变形;当巷道出现封闭堵死现象时,逃生通道可成为连接各被困点与外界的安全通道,矿工可打开逃生门进入选生通道逃生,救援人员也可通过逃生通道到达各灾害被困点实施救援,可降低灾害后果,避免或较少人员伤亡,提高危险区域作业安全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一种岩石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4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93666.7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上且呈对称设置的导向柱,导向柱端部设置有顶板;间距调控组件,分别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上,且与导向柱连接,间距调控组件上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升降板;支撑机构,设置在升降板上,支撑机构上连接有弧形板,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夹持释放机构,夹持释放机构上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卡板;渐变施压机构,设置在升降板上且与支撑机构连接,渐变施压组件能够通过支撑机构驱动弧形板和夹持释放机构运动,以控制卡板执行夹持或释放动作,本申请能够通过双向施压的方式对岩石的抗拉强度进行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