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234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552394.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无冰时导线水平应力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基于设置于耐张塔杆塔上的拉力传感器所测量的无冰时拉力数据,来计算无冰时拉力平均值,并根据输电线路的悬链线模型确定拉力传感器端单侧垂直档距与无冰时导线水平应力的关系式,以及建立导线悬挂点受力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与无冰时导线水平应力的关系式,进而根据得到的各关系式,基于矢量运算法则建立关于无冰时导线水平应力的一元二次方程,最后根据无冰时拉力平均值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得到无冰时导线水平应力。本发明能够有效准确地计算输电线路无冰时导线水平应力,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和预测、导线弧垂计算及线路安全评估等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0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554553.1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性能评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芯棒受潮增重与孔隙率的关系;然后获取待测芯棒介电损耗角正切与损耗功率的孔隙分布;最终根据待测芯棒的孔隙率及孔隙分布对所述待测芯棒的性能进行评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品质的芯棒进行区分,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差异化评估提供了依据,且所挑选的复合绝缘子具有较高的电气性能与耐老化性能。此外,本发明能够在不借用精密设备的前提下对样品的吸水性与介电性能进行评估,基于孔隙与吸水性以及介电性能的相互关系对芯棒内存在的气隙结构进行判断,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12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28168.3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41 , G06F18/2415 , G06F18/2411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场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机覆冰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响应覆冰预测请求,获取风电场风机的风机实况数据和数值预报数据并分别进行预处理,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值预报数据进行修正,生成修正数值预报数据,基于LSSVM算法,构建目标覆冰类型预测模型,采用修正数值预报数据输入目标覆冰类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输出预测覆冰类型,根据预测覆冰类型匹配关联的覆冰模型进行覆冰预测,生成风机覆冰结果;解决现有对模式预报数据的修正方法的数据处理较为繁琐,且缺少对多模式集合预报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进而导致覆冰预测准确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6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847471.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档距输配电线路直线塔等值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无覆冰工况下的导线历史拉力数据,计算得到无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水平张力;根据导线参数和导线电流有效值,建立导线状态方程;根据预设的验证覆冰厚度计算得到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比载,将所述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比载和所述无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水平张力代入所述导线状态方程,得到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水平张力;根据所述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水平张力和所述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比载,计算得到覆冰工况下的导线拉力计算值;基于拉力传感器监测到的拉力监测值和所述导线拉力计算值的比较结果,得到导线等值覆冰厚度。本发明能够减小覆冰厚度计算误差,提高输配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6455.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书舟 , 范强 , 龚博 , 杨旗 , 黄欢 , 张啟黎 , 张海鹏 , 张厚荣 , 吴建蓉 , 毛先胤 , 杨涛 , 吴德琨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刘卓娅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邹雕 , 牛唯 , 曾华荣 , 张历 , 陈沛龙 , 王宇 , 辛明勇 , 古庭赟 , 李博文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叶华洋 , 胡天嵩 , 付鑫怡 , 文贤馗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李欣 , 朱石剑 , 张露松 , 杨柳青 , 余思伍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廖永力 , 何锦强 , 黄增浩 , 朱登杰 , 李昊 , 张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预测平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层分布式气象预测平台,包括,气象预测机构,包括支撑杆,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气象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杆外侧的控制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外侧的挡水板;以及,光伏板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一侧的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气象传感器能够对附近的气象进行监测,通过驱动机构工作能带动光伏板组件转动,同时驱动机构工作还会带动联动组件向上移动,通过水箱组件能够存储雨水或定期补水,当联动组件向上移动时会使得水箱组件的底部被打开,水经过联动组件过滤后落在光伏板组件上,从而使得光伏板组件的表面被冲刷,提高光伏板组件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2013.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吕乾勇 , 廖民传 , 毛先胤 , 屈路 , 胡荣俊 , 刘刚 , 黄欢 , 樊灵孟 , 刘卓娅 , 贾磊 , 何璇 , 钟华赞 , 胡上茂 , 陈喜鹏 , 张露松 , 陈怀飞 , 刘浩 , 胡泰山 , 梅琪 , 姚成 , 孟森 , 祁汭晗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雷暴区域电力输送安全监测系统,系统包括输送平台、区域特征分析单元和输送影响分析单元;输送平台可以接收当前供电端发送的电力输送请求,并根据该电力输送请求确定需电端及需电端所在的输送区域后,向区域特征分析单元发送输送区域的区域特征分析信号,区域特征分析单元接收到该区域特征分析信号后,可以根据该区域特征分析信号对输送区域进行雷暴特征分析,并将雷暴特征分析结果发送至输送影响分析单元和输送平台,输送平台接收到雷暴特征分析结果后,可以根据该雷暴特征分析结果来制定输送区域的电力输送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16606.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沛龙 , 朱石剑 , 刘君 , 李欣 , 欧阳泽宇 , 范强 , 高吉普 , 古庭赟 , 殷蔚翎 , 付胜军 , 毛先胤 , 黄欢 , 许逵 , 王帅兵 , 彭在兴 , 陈佳莉 , 赵林杰 , 张曦 , 丁健刚 , 黄克捷 , 袁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分气体电弧物性参数数值预测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磁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变电场环境中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气体电弧等离子体组分;计算获取气体电弧等离子体中各粒子的配分函数,根据各粒子组分计算获取气体电弧物性参数,得出物性参数数据数组;建立真实气体模型,求解计算真实气体模型,得出气体电弧物性参数数值预测分析结果。本发明在广泛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内计算气体电弧等离子体的物性参数,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工程仿真,且相对于传统实验方法具有更低的经济成本,这将为电弧等离子体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推动力,促进电弧行为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8719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826946.3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电干扰时域规律统计方法,通过构建无线电干扰测量电压的电压脉冲序列;对所述电压脉冲序列进行空间衰减处理;根据经过空间衰减处理后的所述电压脉冲序列,计算得到无线电干扰电场时域波形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无线电干扰时域规律统计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通过重构无线电干扰测试电压随机脉冲序列,并对脉冲序列的电场时域特性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1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1305523.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绝缘子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贯穿孔的检测方法,通过挥发性溶液在密封环境中挥发达到一定浓度后,环境中的挥发性气体可以迅速扩散至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孔隙内并达到一定浓度,先在孔隙内分段凝结,进而形成连通的液体通道,在染料进入后会与这些液体通道接触并且沿着流道扩散至上端面,形成贯穿的渗透通道。利用挥发性气体的凝结作用带动染料扩散至复合绝缘子芯棒的整个贯穿孔内,可以不受毛细作用的限制,也不受孔隙结构的影响,提高了芯棒内贯穿孔的检测能力,尤其是针对芯棒内联通型贯穿孔的检测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复合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老化与断串故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8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408634.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质量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孔隙率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芯棒中环氧树脂的贯穿孔数量和孔隙率的对应关系;步骤2:获取待测芯棒中实际贯穿孔数量;步骤3:根据待测芯棒中贯穿孔数量与孔隙率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待测芯棒的实际孔隙率。本发明的复合绝缘子芯棒孔隙率评估方法,操作简单且高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