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调峰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4920.8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度调峰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机组的主蒸汽参数、频差、实际负荷、阀位初始值及凝汽器压力;根据所述频差及预设的转速不等率生成负荷变化量;将所述主蒸汽参数、所述阀位初始值、所述凝汽器压力及所述负荷变化量输入预先训练的机组不同负荷段的阀位变量生成模型,得到对应的阀位变化量;所述阀位变量生成模型是利用得到的训练集及测试集,基于隐层参数的随机初始化和对隐层输出到输出层权重的求解实现的;根据获取的机组的实际负荷从所述阀位变化量中确定前馈控制量。本申请实现了提高机组一次调频响应速度,增强机组一次调频性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深度调峰工况的供热旁路故障减负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76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416142.0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调峰工况的供热旁路故障减负荷方法及装置,可用于火力发电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总煤量、汽轮机当前的主汽流量以及目标主汽流量,确定目标煤量;将目标煤量发送给锅炉主控单元,以使锅炉主控单元根据目标煤量进行煤量控制;根据汽轮机当前的主汽压力以及目标主汽压力,确定主汽压力控制策略;将主汽压力控制策略发送给汽轮机的主控单元,以使汽轮机的主控单元根据主汽压力控制策略调节汽轮机调门的开启速度。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深度调峰工况的供热旁路故障减负荷方法及装置,针对旁路供热的事故工况,可以确保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过热蒸汽自抗扰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48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39625.1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热蒸汽自抗扰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及装置,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控制原理,确定待调节参数;过热汽温控制系统采用串级控制,其中,副回路采用比例控制器控制导前区温度,主回路应用ADRC控制器,利用惰性区温度、过热汽温设定值控制过热器出口温度,将输出反馈至比例控制器;建立用于优化待调节参数的目标函数;基于改进的野狗优化算法、目标函数,对待调节参数进行求解,得到待调节参数的整定结果;所述改进的野狗优化算法包括:在通过野狗优化算法确定每只野狗位置后,利用差分进化算法、贪婪算法对多只野狗位置进行更新。本发明可以提高过热汽温控制的参数整定的精确度和效率。

    终端数据检测系统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95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57204.1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数据检测系统,包括:组件业务架构模块、业务处理治理模块以及智能集成运维模块,所述组件业务架构模块、所述业务处理治理模块以及所述智能集成运维模块相互连接;所述组件业务架构模块用于通过设定组件收集业务数据,并通过设定核心CDS算法进行前端数据整合和存储;所述业务处理治理模块用于通过加密鉴权接口进行系统各服务间的集成和解耦;所述智能集成运维模块用于对机组内部数据和单机数据的加密对接,以及根据预设安全令牌进行衔接升级;本申请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处置终端检索数据问题,构建轻量级、智能化、响应快的终端检索系统。

    蓄电列车、蓄电方法和控制器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964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67497.9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列车、蓄电方法和控制器,涉及电网调峰技术领域,所述蓄电列车包括:与输电线路电连接且设置于轨道上的电动发电车体,所述电动发电车体包括电动发电车厢和设置于所述电动发电车厢的电动发电装置;其中,当所述电动发电车体沿所述轨道的上坡方向前进时,所述电动发电装置用于基于所述输电线路传输的第一电能驱动所述电动发电车体行驶;当所述电动发电车体沿所述轨道的下坡方向前进时,所述电动发电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电动发电车体的动能转化为第二电能,并将所述第二电能传输至所述输电线路。本发明能够降低蓄电成本和难度,从而提高蓄电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