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976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754945.0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上风电场并网及岸上电网扩建的联合规划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电网规划领域。该方法对过去一年中各海上风电场有功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多个典型场景。以海底电缆、升压站、无功补偿装置及岸上扩建架空线建设成本的等年值与考虑网损后的整个电网内机组发电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场景下海上风电场并网及岸上电网扩建联合规划模型。对模型求解,得到最佳规划方案。通过本发明得到规划方案可提升线路和设备的利用率,使得岸上电网和海上风电运行更加协调,降低电网运行难度以减少弃风,达到更佳的电网运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52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335726.5
申请日:2018-11-1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提高转速下限的转速跟踪目标优化方法,针对大转动惯量风机的慢动态特性使得风机在转速过低时无法及时加速而导致的风能损失问题,该方法在传统叶尖速比法的基础上,引入一个低通滤波器,对理论最优转速进行滤波,然后对风机的运行转速下限进行限制,同时将参考转速整体上移,从而得到新的转速跟踪目标。通过设置转速下限,使得当风速突增时,风机能够更快地追踪上当前风速。本发明虽然放弃了低风速下的转速跟踪,但是可以有效提高风机在高风速区域的动态性能,使得风机能够捕获更多的风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85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264797.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中零号高压加热器的供汽系统及运行方法,启动分离器的出口联箱引出的饱和蒸汽经调节阀和零号逆止阀后,与零号高压加热器的加热蒸汽入口相连通。本发明优化了零号高压加热器的供汽方式,以锅炉启动分离器出口联箱的饱和蒸汽替代现有的高压缸引出的过热蒸汽作为加热器的加热蒸汽,充分降低了加热器内部的换热端差,有效提高了加热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整体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另外,传热端差的减小进一步有利于提高零号加热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以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可以降低加热器内部金属的热应力,充分保证了零号加热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零号加热器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69336.0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低压缸优化系统,在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布置截止阀以及隔离闸阀,用于切断低压缸的进汽,同时,在上述低压缸的各级抽汽管道上布置隔离闸阀,隔离低压缸与低压加热器的通流。本发明通过加装闸阀来隔离第二低压缸,当机组负荷低于50%时,隔离第二低压缸进汽及其回热抽汽,将汽轮机组来自中压缸的排汽并入单个低压缸中做功,通过增加单个低压缸进汽流量的方式,规避了低压缸因小体积流量运行导致的鼓风工况,解决了机组低负荷时低压缸因为小体积流量而引起鼓风损失等问题,既提高了低压缸在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又避免了小体积流量工况下低压缸叶片因径向温差大而导致的温度应力和叶片颤振等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4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665.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移相器调节因子的移相器选址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接入移相器的电网系统,建立移相器的选址优化模型;将接入移相器的线路和移相器的幅值和相角档位作为控制变量,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所述选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结果,确定各移相器的接入线路。本发明在保证区域潮流分布均衡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移相器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移相器阻抗变化最小的同时,对线路潮流的调节能力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70438.0
申请日:2023-12-3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转子绑定的永磁风电机组构网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直流电压控制对永磁风电机组的机侧变流器进行控制,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之后根据绑定系数与风机物理转子的实时转速确定永磁风机网侧变流器内电势的相位参考值、确定永磁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内电势的幅值参考值、确定网侧变流器调制信号的d、q轴参考值,对永磁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进行脉宽调制,从而完成对永磁风电机组构网的控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风机构网控制方法在惯量支撑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同步机组惯性响应的原理出发,通过绑定风机转子转速与变流器内电势频率,同步化风机转子,使得构网风机能够向系统提供恒定的惯量支撑,从而显著改善风电高占比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910740993.9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宽频带和改进自抗扰控制的风电并网低频振荡抑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建立了风机并网和含直驱风电场的等值两区域系统模型,获得风电机械功率波动引起区域间联络线功率波动的传递函数,且考虑了风剪切和塔影效应使直驱式风电机组成为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的影响,获得能够激发含直驱风电场的等值两区域之间低频振荡的频段;根据该频段设计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扰动估计模块,并用ADRC代替传统的风机侧q轴电流内环控制器,从而实时补偿风机功率低频扰动量,实现该宽频段低频振荡的抑制。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抑制效果好,且能够适应运行工况的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105545.9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一种矢量风电场详细建模方法。首先,采集风电场数据,建立M×1的风电机组矢量方程;利用Simulink矢量仿真方法,将M×1的风电机组矢量模型在Simulink中实现,利用单个风电机组模型构建出整个风电场中的各台风电机组,实现风电机组动态的并行仿真;利用单个模块集成风电场内集电线路的拓扑与阻抗信息,实现风电场内部任意拓扑集电线路的建模。在矢量风电场详细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矢量风电场的交流网络连接接口,实现矢量风电场与大电网的联合仿真。通过本发明的矢量风电场详细建模方法,能够实现风电场内部所有风电机组与集电线路的详细建模与并行仿真,能够反映风电场内各风电机组的详细动态并计及风电场内部各风电机组的交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3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1185894.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大容量移相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及绕制方法,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该绕组为饼式绕组,分别在上、下端部出线;该绕组在轴向上分三个区间:分别是位于进线端和出线端的端部绕组段,位于中部的中部绕组段;位于进线端和出线端的端部绕组段,由2n(n为整数,且n≥1)根轴向组合导线(4)并联绕制,该轴向组合导线在轴向上为两根到线组合结构;端部绕组的每段线饼之间设有线饼间油道(2),每段线饼有多个线匝,若干匝为一组,其间设有匝间油道(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线圈整体的纵向电容;从而改善绕组在雷电过电压下的冲击分布,优化了绕组的纵绝缘设计,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3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157200.6
申请日:2018-02-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统一潮流控制器近区设备过载的辅助决策计算方法,通过UPFC潮流控制的潮流计算,UPFC模块与网络方程交替迭代,依据迭代中串联端有功潮流的控制调整与被控元件过载量的相对关系,在串联端受控电压源未受限时,自动调整UPFC的串联端有功潮流设定值,在可调节范围内最终控制UPFC潮流,消除UPFC近区设备静态不安全;本申请在能保证UPFC潮流控制对消除被控元件过载有效性的前提下,快速计算出UPFC的控制策略;克服了传统静态安全辅助决策计算采用注入量摄动法不适合UPFC类强非线性受控元件的问题,也避免了直接对UPFC控制目标摄动,潮流计算耗时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