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7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87670.8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终端交互控制方法,具体包括3个步骤:基于聚类分区的规模化分布式电源分区划分方法,实现了配电网管控终端内分布式电源区域的合理划分;提出了分布式电源管控终端与主站之间的即插即用交互机制,实现了分布式电源管控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即插即用交互;提出分布式电源管控终端的控制策略,实现分布式电源聚合后的控制。本发明通过分布式电源聚合管控终端实现了一定区域内分布式电源的分组化管理,每个分布式电源组受一个分布式电源管控终端的聚合控制,避免了配电网主站对分布式电源的直接控制时的“维数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7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63898.2
申请日:2021-08-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火灾风险评估权重指标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建立不同类型的电气故障模型,并按照故障特点进行电热耦合分析电气故障的热效应,获得电气火灾模拟参数;建立基本建筑场景模型,在所建立的基本建筑场景模型中分别进行电气火灾模拟,获得电气火灾风险性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电气火灾风险评估综合评价体系;将电气火灾风险数据按照建立的电气火灾风险评估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对照和打分,获得居住建筑电气火灾和公共建筑电气火灾的综合评分,并得到电气火灾风险评估权重系数。本发明创新性地运用模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电气火灾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可提高电气火灾风险评估权重指标系数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664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619135.4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波形比对测试方法,适用于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暂态性能分析,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后台录入典型故障波形,将典型故障波形利用高精度功率放大器及电压、电流互感器进行信号放大,输入到真型配电线路,再利用录波器、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分别进行录波,并记录波形文件,最后将录波器及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记录的波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判断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的录波性能。本发明能够通过五个类型的判断因素综合对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及录波器录制的波形进行波形比对,综合验证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的录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2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7786.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模功能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中性点延时投小电阻接地模式,同时可兼用于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等接地方式。该方案在变电站10kV出线首级分段开关部署暂态功率方向保护/接地过流保护双模功能,后级分段开关部署暂态功率方向保护/接地过流保护双模功能或者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功能,在接地故障发生时,利用各级开关的逻辑配合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402954.8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配变终端的低压配电网故障主动研判方法:该方法基于智能配变终端对配电变压器台区本地信息、低压分支箱、电表箱及用户智能电表的实时监测与分析,采用智能配变终端的分布式边缘计算功能,主动掌握用户停电事件并开展故障就地研判,解决了传统方法故障被动感知、信息集中收集研判导致的时效性和信息拥挤等问题,实现了低压配电网故障的及时、主动定位故障区间开展故障抢修,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升“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44294.1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备防误校验功能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法,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技术方案对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过程进行改进,在接收到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信号后,配电自动化主站和防误校验模块同步开展信息收集,通过防误校验模块对通信连接状态和终端设备状态进行校验,对于校验通过的终端设备标识为可信设备。配电自动化主站在信息收集完毕后,仅将可信设备计入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策略制定过程中,确保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的策略正确性和动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6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19135.4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波形比对测试方法,适用于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暂态性能分析,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后台录入典型故障波形,将典型故障波形利用高精度功率放大器及电压、电流互感器进行信号放大,输入到真型配电线路,再利用录波器、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分别进行录波,并记录波形文件,最后将录波器及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记录的波形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判断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的录波性能。本发明能够通过五个类型的判断因素综合对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及录波器录制的波形进行波形比对,综合验证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的录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39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44540.1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分析精度的简化插值算法,将三样条插值算法应用于智能化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采样数据的扩充中,针对三样条插值算法计算速度慢,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基于采样特征,对三样条插值算法进行简化,包括通过用等间隔特征精简计算过程、减少计算参数;通过增加虚拟采样点满足三样条插值中周期性要求,简化边界条件计算过程;通过简化样条方程为三对角线性方程,用追赶法求解方程组,减少计算步骤。本发明既可以提高智能化变电站电能质量分析精度,又可以避免传统三样条插值计算复杂,求取时间长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966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4001.3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游力 , 康逸群 , 冀肖彤 , 李喆 , 曹侃 , 柳丹 , 熊昊哲 , 蔡萱 , 胡雨宣 , 冯冰洋 , 熊亮雳 , 宿磊 , 李猎 , 江克证 , 胡畔 , 叶畅 , 熊平 , 许洵 , 敖禹琦 , 冯万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储能变流器在非平衡电网电压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非平衡电网电压下的电网稳定性特征及电网储能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储能变流器是否需要进行控制并确定电网故障响应阈值,判断储能变流器是否需要切换到故障模式,同时使用同步坐标变换将三相电压信号转化为直流分量,使用正负序分量提取技术分离出正序和负序分量,确定正序和负序分量调节方案,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控制方法缺乏对不确定因素和动态环境的鲁棒性,且传统控制方法往往是固定的控制策略,难以根据电网条件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的问题,确保储能变流器的反应适应电网的变化情况,有效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9507.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康逸群 , 柳丹 , 冀肖彤 , 冯万里 , 谭道军 , 宿磊 , 李喆 , 游力 , 熊吴哲 , 熊亮雳 , 江克证 , 熊平 , 李猎 , 胡畔 , 叶畅 , 蔡萱 , 曹侃 , 冯冰洋 , 胡雨宣
IPC: H02J3/0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9 , G06N3/0985 , G06N5/025 , G06N3/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TCN神经网络模型的柔性负荷预测方法,将历史用户负荷数据作为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并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搭建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改进激活函数GELUS对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引入改进冠豪猪优化算法CPO算法对优化后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智能寻优,直至均方误差值最小化,获得卷积核个数和卷积核大小的最优参数结果;根据最优参数结果、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优化后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CPO‑TCN负荷预测模型;采用CPO‑TCN负荷预测模型,对用户的未来负荷曲线进行预测。可以大幅提高对未来用电负荷预测的精度和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