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5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811494796.5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OC曲线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异常预警准确率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分布式光伏系统异常预警结果二元分类模型;步骤2、根据二元分类模型建立ROC空间;步骤3、将异常预警模型每个阈值的座标在ROC空间里进行描绘,形成特定模型的ROC曲线;步骤4、采用梯形法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即AUC,作为异常预警准确率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基于ROC曲线,对分布式光伏系统异常预警模型的准确率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了定义,解决了不平衡分类问题的准确度量难题,能够避免“分布式光伏系统运行周期内仅出现2%的异常状况,而预警模型全部预警为正常后准确率度量依然为98%”的度量错误,从而更加完善地描述异常预警模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91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80214.6
申请日:2022-02-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扩展微变量的数据阶跃时间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读取阶跃测试试验数据,得到一组含时间序列的含扰数据:(2)计算扩展微变量序列;(3)比较扩展微变量的数值,取其中最大值对应时刻ts为阶跃发生时刻。本发明通过计算测试数据的扩展微变量直接辨识阶跃发生时刻,避免了数据拟合算法导致的误差,对于含干扰的测试数据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本发明适用于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参数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441474.X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500千伏变电站出线方案调整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方法,包括:针对间隔不够的500千伏变电站,根据该500千伏变电站现有出线结构和新建线路方案,生成出线调整方案候选集合;考虑500千伏变电站出线位置、线路重载程度、电磁环网潮流穿越风险、与直流输电能力关联性因素对调整方案候选集合进行出线调整方案的初步筛选;针对初步筛选的出线调整方案,计算不同出线调整方案下的短路电流水平、主网输电能力、地区供电能力和投资花费,综合比较后,确定优选的出线调整方案。本发明能够在全面考虑安全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仿真计算工作量,同时实现电网短路电流控制要求和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7906.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储能优化配置的低压配电网电压灵敏度快速求解方法。首先形成低压配电网的邻接矩阵,利用Dijkstra算法求取最短路径数组,然后基于最短路径数组求取低压配电网始端节点(配电变压器二次侧)至任意节点的最短路径集合,最后利用计及低压配电线路网损的电压—有功和电压—无功关系式求取电压—有功灵敏度矩阵各元素以及电压—无功灵敏度矩阵各元素。本发明可快速求取低压配电网电压灵敏度,依据所求的电压灵敏度,可快速准确地形成面向低压配电网电压调节的储能电站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63557.1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差分隐私机制的储能电池分布式经济调度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方法求解储能电池经济调度模型,通过迭代计算求解出社会效益最大化时各储能电池的出力。分布式方法的实现依赖于各储能与电力用户之间的通信,存在被窃取信息的危险。对所用分布式方法引入了差分隐私机制,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噪声掩盖,保护了储能与电力用户的隐私信息,且加入差分隐私算法后,分布式方法迭代的收敛性不受影响。加入差分隐私算法后,分布式方法的收敛精度及隐私保护程度与所加噪声信号有关,收敛精度与隐私保护程度两者间呈负相关,可根据实际应用中对两者的要求来进行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314102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530077.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结构优化方法,包括:确定待优化的受端电网,收集规划基准年和目标年数据;初步分析新建直流落点、类型和接入方式,生成待选变电站和线路集;建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两层结构优化模型;输入不同的边界条件,采用Benders分解法对结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候选优化方案;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候选优化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终的结构优化方案。本发明能够提高电网结构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实现安全稳定、能源消纳和经济性目标的协调。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5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166074.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通过特高压交流电站利用区外电源进行黑启动的方法,包括:步骤1:电网全黑时在在高压变电站投入相应无功设备以抑制特高压线路末端甩负荷过电压;步骤2:根据拟恢复的超高压交流线路,采用过补偿方式以防止线路过电压;步骤3:按照步骤2逐步依次恢复超高压交流线路直至恢复至待启动电厂的高压母线充电;步骤4:校验升压主变压器空充时励磁涌流、工频和操作过电压,若无风险则对升压主变压器进行充电;步骤5:根据拟恢复的厂用负荷计算所需的无功补偿,若无电压频率风险,对厂用电负荷进行恢复后机组立即投入进行出力。本发明利用特高压交流供电能力强、速度快的特点,加快系统的黑启动恢复进程,降低因黑启动时间过长带来的停电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9648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11595.1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规模‑容量‑电气距离均衡的黑启动分区方法,包括:确定全网中可用的黑启动电源;根据全网待启动机组的容量和离黑启动电源的电气距离远近,将待启动机组均衡地划分到各个分区;将负荷按电气距离远近划分到各个分区,并校验是否满足机组最小出力和重要负荷优先恢复条件,将其余既不是发电机组也不是负荷的节点,划分到距离最近的机组或者负荷节点所在分区中;基于规模均衡的原则,逐次调整各个分区的规模,直到在满足各分区均满足机组最小出力和重要负荷优先恢复等条件的情况下,且分区间规模相当。本发明能提高黑启动电源利用率,在满足黑启动技术要求的情况下保持各分区规模大小基本相同,缩短因电网黑启动进程时间过长带来的停电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1062513.4
申请日:2019-11-0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直流送端和受端新一代调相机协调配合的初始无功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求解新一代调相机无功出力表达式,进而得到进相运行QJX_SCmax和滞相运行极限QCX_SCmax;步骤(2):建立考虑送端调相机无功出力的直流整流站运行特性方程;步骤(3):建立直流电流与送端无功补偿容量的关系方程;步骤(4):建立直流电流与受端无功补偿容量的关系方程;步骤(5):建立直流传输功率与送端发出无功功率值及受端发出无功功率值的方程;步骤(6):得到使得直流可传输最大功率条件下的送端初始无功功率值和受端初始无功功率值。本发明针对不同场景提出新一代调相机合理的初始无功功率运行值,为工程现场的新一代调相机初始无功出力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062504.5
申请日:2019-11-0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多场景的新一代调相机与直流系统协调配合实现方法,包括根据换流站三相母线电压、实时直流母线电压、调相机是否收到恒无功指令、以及调相机是否收到远方AVC中心下达的控制指令判断结果分别执行相应操作,然后判断能否满足系统所需无功功率值;如果满足,则调相机根据系统所需无功功率值发出功率功率;否则,计算所需投入的无功补偿装置组数,若小于实际未投运的无功补偿装置组数,则向未投运的无功补偿装置发出需要投运的组数;否则向未投运的无功补偿装置发出全投的指令,且向调相机发出其能提供最大无功指令值。本发明使得新一代调相机能充分满足不同场景的控制需求,提升其无功支撑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