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29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82036.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8/1246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2/06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电解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薄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热压合的方式将两层或多层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生片压合为一层。本发明采用双层或多层热压复合的方式,可得到一种无通孔的致密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薄片,可有效提高致密固体电解质片的阻气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401077.9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中固体物质分散均匀性的快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刚制备好的浆料进行快速烘干,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固体浆料内部的形貌和微观结构,根据所得固体浆料内部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评估浆料中固体物质的分散均匀性。本发明可预判经过涂布之后电极涂层中固体物质的分散状态,但却无需涂布等过程,可以避免浆料的浪费,具有节约时间、节约成本等优点。本发明操作简单易实施、结果准确有效,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浆料中固体物质的分散均匀性快速分析,便于实验研究和工厂的大规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1146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611198653.0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正极材料界面副反应的组合物,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电极及锂离子电池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电极浆料组合物,在传统浆料组合的基础上,添加PAA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提高电极浆料的稳定性和分散均匀性,进一步减少正极材料界面反应的副反应,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88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217087.2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涂覆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改性隔膜由涂覆材料在基膜的单面或双面上涂覆而成,所述涂覆材料包括温敏性耐高温聚合物、粘结剂和纳米陶瓷;所述温敏性耐高温聚合物由双马来酰亚胺类单体与具有多反应官能团的胺类单体聚合反应而得。本发明所制备的改性隔膜具有温敏性高、电解液润湿性强、安全性高及可耐高温等优点,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时,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66396.0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44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原位预锂化的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基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匹配,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其中硅基负极材料的嵌锂容量为N1,脱锂容量为N2;正极材料充电容量为P1,放电容量为P2,N2/N1>P2/P1,N1/P1<N2/P2,N2/P2的值为1.02~1.20,N1/P1的值为0.85~1.05;(2)将锂离子电池进行分阶段活化,第一阶段:充电至容量不高于N1/P1×100%SOC1,放电至不低于电池设计电压范围的下限电压;第二阶段:充电至容量不高于100%SOC2,放电至不低于电池设计电压范围的下限电压,活化3-30周。本发明未增加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序,操作安全方便。包含该方法原位预锂化的硅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34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64687.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44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负极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在注液完成的电芯上安装夹具,调整夹具压力为0.05MPa~1.0Mpa,对所述电芯充电至截止电压为2.9V~3.8V,并对电芯抽真空;(2)通过夹具施加0.1~3.0MPa的压力,充电至截止电压为3.8V~4.8V,对电芯抽真空,再放电至截止电压为1.8~3.2V;以上述操作为1个周期,重复1~10个周期;(3)保持所述夹具施加的压力为0.1~3.0Mpa,充电至截止电压为3.2V~4.2V,搁置6~48h后卸下夹具,真空热封,即可。本发明同时采用分阶段的控制充电的上限电压、在电池外部施加机械外压、在电池内部施加负压三种手段,来控制硅基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的均匀变化,有效改善了硅基负极在锂离子软包电池中的褶皱问题,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4161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228757.1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合金基复合负极材料,其为多孔硅氧碳骨架结构和填充在其中的尺寸低于10μm的硅合金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硅合金材料和有机硅氧烷单体化合物、水解或固化剂以及无定形碳源前驱体溶液经过搅拌混合、加热固化、高温煅烧以及破碎筛分的途径最终得到粒径合适的硅合金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中的硅合金材料能以填充的方式分散在硅氧碳骨架中,为其具有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提供了结构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5625.0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离子通道和高稳定表面的富锂锰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富锂锰基材料表面依次覆盖尖晶石Li4Mn5O12层和聚多巴胺和快离子导体的复合层。本发明三维锂传输通道、稳定的表面复合结合提升了结构稳定性,零应变材料Li4Mn5O12结构的原位引入不仅提供了锂离子传输通道,还充当基体材料和聚多巴胺的过渡层,避免了包覆层与基体材料长周期循环后的剥离,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37259.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复合电极电池寿命预测方法,方法包括:建立复合电极电池寿命模型,所述复合电极电池寿命预测模型中正极电极由N个单一电极材料组成,负极电极由M个单一电极材料组成,N≥1,M≥1,且N+M≥3;模型中各单一材料电化学反应过程和衰减机制用独立的数学方程进行描述,各方程间通过液相电位、固相电位、锂离子浓度实现耦合;获取并输入待预测电池中的各个单一电极材料的材料特征参数、衰减机理数学方程参数电池设计参数、电极设计参数和工况条件,得到待预测电池的寿命预测结果。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参考电池获取待预测电池中的单一电极材料的材料特征参数以及衰减机理方程参数并迁移至复合电极电池寿命预测模型中以提升复合电极电池模型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41836.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G53/502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锂锰基氧化物表面结构的原位电化学修饰方法,包括:采用所述富锂锰基氧化物组装电池,活化,对活化后的电池在0.1C‑0.5C的倍率下进行第一放电,所述第一放电的截止电压≤2.0 V,保持所述第一放电的截止电压进行恒压放电0.1‑12h;所述第一放电进行至少一次。本发明提供的富锂锰基氧化物表面结构的原位电化学修饰方法,通过控制放电过程中的截止电压、电流倍率及恒压放电时间,在材料表面原位可控形成致密的尖晶石相,在不损失电池容量的基础上原位实现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高,同时控制低电压的方法对电解液的影响也较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采用了经所述修饰方法处理的富锂锰基氧化物的正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的性能也随之得到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