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氧杂环侧基的共聚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05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22756.X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凝胶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氧杂环侧基的共聚物及其应用。该含有氧杂环侧基的共聚物,其由以下单体共聚合得到:含有氧杂环基团的单烯属不饱和单体R1中的至少一种;含有氢键供体且不含有氧杂环基团的单烯属不饱和单体R2中的至少一种;不含有氧杂环基团且不含有氢键供体的单烯属不饱和单体R3中的至少一种。该含有氧杂环侧基的共聚物可用于制备稳定的凝胶电解质,与传统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的凝胶电解质相比,凝胶化所需的共聚物添加量更少;不会向电解液中引入不稳定的杂质,能够长时间保持液态以满足电芯浸润需要;采用该共聚物制备的凝胶电解质能够降低液态组分的挥发速率,延缓电池由于高温导致的短路。

    多层电极电池模型和电极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31666.6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层电极电池模型和电极结构优化方法,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负极集流体模拟单元、负极模拟单元、隔膜模拟单元、正极模拟单元和正极集流体模拟单元;正极模拟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模拟层,和/或,负极模拟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模拟层;正极模拟单元和负极模拟单元内部各子模拟层间及隔膜模拟单元间多孔相连通且均采用浓溶液理论描述电解液在多孔相中的传输过程。本申请的模型可以仿真具有不同孔隙或不同活性材料子层的复合电极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电池综合性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电极结构优化方法,可以分别对负极/正极中的子模拟层的结构参数进行单独优化,更符合目前高比能电池的发展需求。

    电极结构优化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109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27727.1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结构优化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原型电池的材料特性参数、电极结构参数、电池设计参数及电池热传导参数,构建所述原型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以不同工况对原型电池进行测试,并基于所述模型仿真在相同工况下的所述原型电池的性能,将仿真测试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对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进行模型参数校正;以电池能量密度、电芯厚度和最大不析锂电流为优化目标对校正后的模型中的电极结构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所述原型电池的电极结构优化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将电池模型参数与电池设计参数有效关联,使仿真结果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锂离子电池析锂评估方法及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365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54027.7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评估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表面压力、开路电压和SOC值,得到所述待评估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的待对比压力‑SOC曲线;将所述待对比压力‑SOC曲线各SOC值对应的表面压力减去标准压力‑SOC曲线在同一SOC值对应的表面压力得到的第一压力差值,与各SOC值一一对应,得到第一压力差值‑SOC曲线;若在标准坐标系中,所述第一压力差值‑SOC曲线位于阈值曲线的下方,则确定所述待评估锂离子电池未析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析锂评估方法可以得到更高的判析锂评估精度,从而提高析锂评估的准确度。

    复合电极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37259.4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复合电极电池寿命预测方法,方法包括:建立复合电极电池寿命模型,所述复合电极电池寿命预测模型中正极电极由N个单一电极材料组成,负极电极由M个单一电极材料组成,N≥1,M≥1,且N+M≥3;模型中各单一材料电化学反应过程和衰减机制用独立的数学方程进行描述,各方程间通过液相电位、固相电位、锂离子浓度实现耦合;获取并输入待预测电池中的各个单一电极材料的材料特征参数、衰减机理数学方程参数电池设计参数、电极设计参数和工况条件,得到待预测电池的寿命预测结果。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参考电池获取待预测电池中的单一电极材料的材料特征参数以及衰减机理方程参数并迁移至复合电极电池寿命预测模型中以提升复合电极电池模型预测准确性。

    基于数据迁移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9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18901.7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数据迁移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方法包括:基于第一电池的工况实验数据,确定第一电池寿命模型,第一电池寿命模型中包括迁移参数、电极结构参数与电池规格参数,迁移参数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共用参数,第二电池与第一电池的材料体系相同;基于第二电池的电极结构参数与电池规格参数对第一电池寿命模型中的电极结构参数与电池规格参数进行修改,得到第二电池寿命模型;基于第二电池寿命模型对第二电池进行寿命预测。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电池寿命预测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