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47242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362262.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基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环氧树脂基导电胶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如下:环氧树脂10~20份,磁性填料0.5~5份,固化剂1~2份,促进剂0.1~0.3份,增韧剂0.5~2份,偶联剂0.5~5份。本发明所得的环氧树脂基导电胶具有高效导电性能,由于采用了磁场调控,使得磁性填料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取向分布,较传统填充改性的环氧树脂基导电胶的导电性能有显著提高。本发明具有的工艺简便、填料用量低等特点,符合高分子导电材料的要求,适用于制备导电涂料、导电胶粘剂等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5900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55831.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式扩散渗析专用聚乙烯醇/磷钨酸负载介孔二氧化硅杂化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模板法制备了具有六方孔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SBA-15),将磷钨酸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负载于其孔道内,并将其与预交联的聚乙烯醇溶液在超声分散下直接共混制备杂化膜,制备的杂化膜可以作为碱式扩散渗析用膜。本发明通过改变介孔二氧化硅及磷钨酸的添加量制备了一系列离子通量和选择性较高的杂化膜,得出性能较佳的杂化膜的氢氧根渗透系数(UOH)为0.0115-0.0175m/h,分离系数(S)为45.9-88.8,含水量(WR)为98.4-196.6%,溶胀度为124.6-160.2%。
-
公开(公告)号:CN10709916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341685.X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交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用其制备彩色铝颜料的方法,利用邻氨基偶氮甲苯与甲基丙烯酰氯合成小分子染料,再使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上述小分子染料共聚得到一种新型的可交联高分子染料。然后在醇体系中,利用合成的新型可交联的高分子染料和正硅酸乙酯共同作用水解缩聚至铝颜料表面后可以得到色彩鲜艳、耐酸碱腐蚀的彩色复合铝颜料。本发明的彩色铝颜料颜色呈现红褐色,光泽度高,不易团聚。
-
公开(公告)号:CN10562323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188105.3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L69/00 , C08L81/06 , C08L67/00 , C08L71/12 , C08K13/06 , C08K9/00 , C08K9/06 , C08K9/04 , C08K3/38 , B29C4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导热工程塑料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如下:工程塑料基体100份,导热填料10‑400份,分散剂1‑20份,偶联剂1‑20份,其他助剂5‑1000份。本发明导热填料在塑料基体溶液中均匀分散,成膜干燥后粉碎或经喷雾干燥制得粒料。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良好的机械力学及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5434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31406.2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L83/07 , C08L83/04 , C08L71/08 , C08K7/00 , C08K7/18 , C08K3/08 , C08K3/22 , C08K3/38 , C08K3/04 , C08K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7/00 , C08K3/04 , C08K3/08 , C08K3/22 , C08K3/38 , C08K7/18 , C08K7/24 , C08K2003/0812 , C08K2003/085 , C08K2003/2227 , C08K2003/2296 , C08K2003/385 , C08L83/04 , C08L7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填充高导热的有机无机复合物,所述低填充高导热的有机无机复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含50?1000份有机组分作为散热基体,100?400份的片状无机物作为第一导热填料,10?800份的非片状无机物作为第二导热填料。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物,通过多种形貌的无机导热填料复配,在有机散热基体中形成2维/3维、2维/1维的导热网络,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2323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88105.3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L69/00 , C08L81/06 , C08L67/00 , C08L71/12 , C08K13/06 , C08K9/00 , C08K9/06 , C08K9/04 , C08K3/38 , B29C43/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13/06 , B29C43/58 , B29C2043/5808 , B29C2043/5816 , C08K3/38 , C08K9/00 , C08K9/04 , C08K9/06 , C08K9/08 , C08K2003/385 , C08L69/00 , C08L8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导热工程塑料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如下:工程塑料基体100份,导热填料10-400份,分散剂1-20份,偶联剂1-20份,其他助剂5-1000份。本发明导热填料在塑料基体溶液中均匀分散,成膜干燥后粉碎或经喷雾干燥制得粒料。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良好的机械力学及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4056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05584.0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L59/00 , C08K13/06 , C08K9/10 , C08K3/32 , C08K5/34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13/06 , C08K3/32 , C08K5/34922 , C08K5/34928 , C08K9/10 , C08K2003/323 , C08L2201/02 , C08L2201/22 , C08L5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无卤阻燃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核壳型无卤阻燃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如下:聚甲醛50~80份,聚磷酸铵微胶囊10~30份,阻燃协效剂5~20份,成炭剂2~15份,抗氧剂0.1~1份,稳定剂0.1~1份。本发明所得的聚甲醛阻燃复合材料具有高阻燃性能,且较传统阻燃聚甲醛复合材料的阻燃剂添加量更少,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好、工艺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82206.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47/58 , A61K41/00 , A61K31/327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开关型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在光热/化学动力协同抗菌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先负载生物活性分子过氧化苯甲酰,然后通过3,3′‑二硫代二丙酸引入二硫键,再通过共价偶联接枝聚乙烯亚胺对孔道进行封堵,最后通过静电作用吸附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获得目标产物。本发明纳米药物在正常组织中二硫键不会发生断裂,可以对孔道进行有效的封堵,防止BPO泄露;在细菌感染部位的低pH和高GSH微环境下二氧化硅表面的二硫键断裂,释放出BPO并生成BPO·自由基。同时BPO·将ABTS氧化为ABTS•+实现氧化还原响应开关光热/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38676.7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氧树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利用其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合成一种含有叔丁基和六氟甲基的可溶聚酰亚胺对环氧树脂(EP)进行改性,另外采用性能优良的高导热膨胀石墨(EG)为填料。本申请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使聚酰亚胺在环氧树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聚酰亚胺溶于环氧树脂后对其粘度影响不大,有利于后续操作。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本发明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保证EP绝缘性能的基础上提升其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高压电气设备对绝缘材料的不同要求,应用于电气设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60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0132.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1/00 , A61K47/60 , A61P31/04 , C08G65/334 , C08G65/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氧依赖超声响应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菌应用,该聚合物以聚乙二醇分子作为亲水端,共价偶联偶氮二异丁咪唑啉为疏水端,再与三价铁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制备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得到的聚合物纳米胶束能在超声作用下产生断裂生成烷基自由基(不需要氧气参与),另外三价铁离子与谷胱甘肽(GS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耗竭谷胱甘肽的同时,生成的二价铁通过与过氧化氢发生芬顿反应进而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化学动力学疗法),进一步提升杀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