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吸附-光催化双功能耦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6446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70475.4

    申请日:201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吸附-光催化双功能耦合材料的方法,是以来源于植物有机体的农业废弃物为模板,采用微波辐照-酸洗耦合预处理工艺、浸渍原位合成工艺以及变温去模板工艺,制备具有生物多级结构且性能稳定的吸附-光催化双功能耦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性强、可控性好、工艺简单、模板材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以此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稳定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可用于水处理脱色、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降解及去除,在深度处理废水及有毒气体等环境治理、自清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植物源药渣机制炭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364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116334.4

    申请日:2009-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Y02E50/14 Y02E50/30

    Abstract: 一种植物源药渣机制炭是以提取有效成分后的植物中草药、油茶和山核桃果皮壳的残渣与辅料经混合、压坯、干燥、炭化后得到的机制炭,植物源药渣与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5~85%和15~45%,所述的辅料选自破碎后的松树枝条和/或杉树枝条和/或桑树枝条和/或竹片。坯料在温度≥200℃、压强≥3kg/cm2条件挤压成带有通孔的坯料,干燥至含水率≤15%后送炭化炉干馏炭化。本机制炭外观黑色,表面光滑,尺寸均匀,强度高,热值高,颇受外商青睐,已批量出口日本。

    玉米对生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663357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38489.2

    申请日:2005-03-16

    Abstract: 玉米对生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其特征是利用对生自交系H4D与互生自交系H53杂交(H4D×H53)和对生自交系H4D与互生自交系H28杂交(H4D×H28)两组合亲本和F2群体获得与op1、op2、op3和op4四个对生基因位点分别连锁的对生性状基因分子标记Bnlg1720、Bnlg1175、Umc1627、SCAR312和SCAR442。利用这些连锁标记存在状况进行对生基因位点的辅助选择。可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借助这些分子标记已选择了含有不同对生基因位点的互生自交系30多个,通过标记的互补选配亲本使F1聚合全部对生基因而表现为对生组合,利用该方法已获得3个特用对生组合。

    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634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404774.5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与方法,包括用于容纳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用营养液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岩棉条,所述岩棉条的一端通过管体底部延伸至管体内部;该装置以移液管(离心管)和岩棉为支撑物,确保支撑植物竖直生长,岩棉上半部分脱离液面,以保证孢子能在有氧条件下顺利和植物根系共生;另外该装置中的岩棉营养输送装置,非常巧妙,通过岩棉可输送微量元素、底部营养液体及外界成分,以便于研究共生条件下,这些成分对植物的影响。

    一种玉米籽粒砷含量相关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82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1889.1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籽粒砷含量相关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InDel标记包括如SEQ ID NO.5所示碱基的插入序列和缺失序列,且所述碱基的插入或缺失位置位于ZmFADS1基因启动子的第+383位,验证该InDel标记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Indel标记和玉米籽粒中砷含量显著相关,该InDel标记为插入型,则玉米籽粒中砷含量低;该InDel标记为缺失型,则玉米籽粒中砷含量高,该Indel标记可用于玉米分子辅助育种和优质种植资源鉴定,从而加速玉米籽粒低砷富集材料的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的进程。

    一种无基因型限制的玉米基因编辑诱导系的创制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047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788910.5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基因型限制的玉米基因编辑诱导系的创制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颜色或荧光筛选标记性状和单倍体诱导性状导入具有高效遗传转化能力的自交系中,利用分子标记、颜色或荧光标记及单倍体诱导率的测定进行筛选,获得含有颜色或荧光筛选标记、具有单倍体诱导特性、且能高效遗传转化的单倍体诱导系,为无基因型限制的玉米基因编辑诱导系。利用该无基因型限制的玉米基因编辑诱导系进行基因编辑育种,可以突破基因编辑育种转化难、周期长和带有非编辑基因型遗传累赘的弊端,大大提高基因编辑育种的效率,节约育种成本,对实现各种优良自交系高效基因编辑育种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