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大粒径多孔混凝土桩及其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865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4704.4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大粒径多孔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桩的原材料包括胶凝材料(水泥,微硅灰粉)、集料、水和增稠剂,按质量比为:胶凝材料/集料=0.18~0.23,集料采用0%~25%的粒径为5~10mm的碎石搭配75%~100%的粒径为10~20mm的碎石,水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25~0.35;增稠剂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02~0.04;桩体所用混凝土孔隙率>15%,透水系数为5~35mm/s;水下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为8~20MPa,水陆强度比﹥75%;桩体所用混凝土坍落度≥15cm。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该利用该混凝土桩的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

    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竖向加载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814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2301.0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竖向加载装置,包括反力架,反力架的下表面连接卡槽机构,钢珠板位于上下设置的上部钢板和带凹槽的钢板之间,钢珠板和上部钢板设置于卡槽机构中,带凹槽钢板的下表面设有与钢球表面相配合的第一凹槽,钢球的上半部分位于第一凹槽中,下半部分位于压力传感器上的第二凹槽中,压力传感器下端设置于能够竖向加载的千斤顶上,千斤顶的下端固定于和被加载对象直接接触的下部钢板上。该发明同时公开了利用该装置的加载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施加水平荷载后物体产生的转角问题,保证在施加水平荷载时物体和竖向加载装置之间无相对水平位移,竖向荷载作用点和大小不会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而改变。

    强度衰减路基变形和应力变化规律试验模型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81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4119.8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度衰减路基变形和应力变化规律试验模型,包括模型体,所述模型体内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通过一竖直隔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竖向水井,另一部分底部铺设有一层碎石垫层,且碎石垫层与竖向水井底部连通,碎石垫层上面设有与半幅路基构造相同的粉土路基。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该模型的试验方法。本发明能够分析强度衰减路基的受力与变形特征以及袖管注浆微型桩的加固机理,明确袖管微型桩注浆加固技术对提高路基承载力、防止不均匀沉降以及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的效果,为路基加固维修提供合理的技术借鉴和理论指导。

    一种预应力悬臂对拉式置筋挡墙

    公开(公告)号:CN10189983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35052.1

    申请日:2010-03-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悬臂对拉式置筋挡墙,该挡墙由对称设置在路基两侧的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体与贯通路基宽度的对拉锚索连接而成,所述的挡土墙体横截面呈单层或阶梯状多层。挡土墙体下设有底板,中部设置用于安装锚墩的肋;对拉锚索外有塑料管套;对拉锚索为n束钢绞线,塑料管套与钢绞线间有注浆保护层。本发明挡土墙整体性、抗滑性能、抗倾覆性能、抗撞性能及抗震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其极限高度大于传统挡土墙,且适用范围广,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低。

    预应力锚固体疲劳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47382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10015168.X

    申请日:2007-07-30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锚固体疲劳试验装置,主体为长方体槽,底面为钢板,四个侧面为钢化玻璃,长方体槽内设有一个注浆体,注浆体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该注浆体的锚杆,在长方体槽顶部和一个侧面分别设置定滑轮,锚杆通过钢丝、定滑轮与一个托盘A相连,托盘A再通过钢丝和定滑轮分别与托盘B及托盘C相连,长方体槽的另一侧设置一载物钢板,该载物钢板与长方体槽固定连接;锚杆与钢丝之间通过铣夹头连接。上述装置的试验方法如下:1)在托盘A上放置砝码以精确加载;2)在托盘B和托盘C上放置砝码以实现对托盘A所施加荷载的增加或减少;3)利用升降机使托盘B和托盘C上下移动,实现荷载循环;4)至锚杆被从注浆体中拔出,确定锚固体能承受的最终循环荷载次数。

    金属杆体材料应力腐蚀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9691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015169.4

    申请日:2007-07-30

    Abstract: 金属杆体材料应力腐蚀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槽、被试验金属杆体、测力计和传力杆;试验槽下部封闭、上部敞口,端部设有用于传力杆穿过并通过螺母固定传力杆位置的槽孔;金属杆体两端均与传力杆连接;金属杆体外套PVC管,PVC管两端设有橡胶塞,金属杆体在橡胶塞中穿过,杆体受力后可自由伸缩变形;PVC管中部设有用于更换腐蚀溶液的三通;用于监测传力杆拉力的测力计设置在试验槽上。通过改变PVC管中的腐蚀溶液的pH值、对被测金属杆体施加的不同拉力的作用时间,观察金属杆体材料应力腐蚀情况。本发明不仅有利于试验分析,而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生态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7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027518.4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态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样本的检验台,检验台上设置有弹位止动组件,弹位止动组件用于对放置于检验台上的样本限位设置;检验台上对称有伸缩气缸,两个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共同连接有十字方块,十字方块上设置有施压降位器,施压降位器用于对样本施压检测设置;伸缩气缸通过螺栓设置于检验台的顶面;施压降位器包括施压座,施压座设置于十字方块靠近检验台的一侧。本发明的体积变形测试装置能够刮除施压座上所粘附的碎渣或碎块,避免施压座的表面凹凸不平对样本测试时导致其损坏,使得样本能够严格根据测试手段进行,可提升装置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