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应力桥面连接板配筋及承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9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574064.7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应力桥面连接板配筋及承载力计算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计算连接板的截面惯性矩和连接板承受的负弯矩Ma;根据自应力桥面连接板是否配筋在桥梁连续构造中的应力分布状态,引入设计自应力值;计算素自应力桥面连接板的开裂弯矩Mcr,并比较开裂弯矩Mcr与负弯矩Ma的大小,若Ma≥Mcr,则进行下一步,反之,配置构造钢筋即可满足要求;确定钢筋设计强度,选择钢筋配筋率,并计算连接板的抵抗力矩Mu;比较抵抗力矩Mu与连接板的负弯矩Ma的大小,若Mu≥Ma,则满足设计条件,反之,重新配筋,迭代计算满足条件的抵抗力矩Mu;分析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本发明为自应力桥面连接板成功应用在桥梁连续构造上提供了设计参考和理论上的补充。

    一种生态和工程一体化的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14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149719.6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和工程一体化的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边坡防护领域,由多个防护结构单元拼接而成,每个防护结构单元包括一基板,基板上均匀分布有网格;基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孔和锚固孔,相邻两防护结构单元通过连接孔连接在一起,锚固孔用于将基板固定于边坡上,每个防护结构单元上部设置有拱形排水檐。本发明通过将生态防护和工程防护技术相结合,突破了传统单一防护技术的局限性,采用工厂预制防护主体、现场按需布置预制构件、防护结构水化硬化成型、快速种植生态植物的工程技术,实现防护结构的快速施工和使用,不仅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道路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边坡防护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实现了生态恢复和公路美化。

    一种混凝土再生粉体碳化砖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05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487338.9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再生粉体碳化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领域,包括:将组集A加入贮液池;将组集B通入贮液池中与固废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将再生粉体填入成型模具中,碳酸氢钙溶液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再生粉体中C‑S‑H凝胶浸出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并与碳酸氢钙溶液分解产生的碳酸钙一起在模具中沉淀、结晶和胶结,再生粉体产生强度;本发明以工业固体废弃物提供钙源,使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溶于水产生的碳酸根离子与工业固体废弃物中溶出的钙离子反应制成碳酸氢钙溶液,并通入含再生粉体的成型模具生成碳化砖,二氧化碳封存率较高,制得的碳化砖具有经济性好,生产效率高,无需煅烧、压制,绿色环保的特点。

    一种混凝土再生粉体碳化砖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0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87338.9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再生粉体碳化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领域,包括:将组集A加入贮液池;将组集B通入贮液池中与固废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将再生粉体填入成型模具中,碳酸氢钙溶液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再生粉体中C‑S‑H凝胶浸出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并与碳酸氢钙溶液分解产生的碳酸钙一起在模具中沉淀、结晶和胶结,再生粉体产生强度;本发明以工业固体废弃物提供钙源,使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溶于水产生的碳酸根离子与工业固体废弃物中溶出的钙离子反应制成碳酸氢钙溶液,并通入含再生粉体的成型模具生成碳化砖,二氧化碳封存率较高,制得的碳化砖具有经济性好,生产效率高,无需煅烧、压制,绿色环保的特点。

    一种双向负泊松比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88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12178.7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负泊松比结构,包括基质,在所述的基质内嵌入有刚性夹杂物,所述的刚性夹杂物为横截面为变形等边三角形,所述变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心点均向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凹陷,且刚性夹杂物为薄壁空心结构构件。本发明不同于常规的二维周期性结构,本发明提出的无序结构设计使其在两个方向上均具有负泊松比效应,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夹杂物不同的几何参数、厚度、相对刚度以及夹杂孔数量来产生负泊松比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