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层钻孔分离式全程瓦斯抽采封孔装置及封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96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54910.9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层钻孔分离式全程瓦斯抽采封孔装置及封孔方法,包括插入到煤层内钻孔中的上瓦斯抽采管和下瓦斯抽采管,上瓦斯抽采管和下瓦斯抽采管与钻孔的内壁通过分别套设在上瓦斯抽采管和下瓦斯抽采管的密封膨胀装置密封固定连接,且所述上瓦斯抽采管套设的密封膨胀装置与下瓦斯抽采管套设的密封膨胀装置之间形成密封腔体,还包括一用于将上瓦斯抽采管和下瓦斯抽采管推入到钻孔中的推杆,且该推杆的端部依次插入到上瓦斯抽采管和下瓦斯抽采管中,并与设在上瓦斯抽采管和下瓦斯抽采管中的推头固定连接;密封简单,密封效果良好,减少了封孔的时间,提高了封孔的效率,并且无需再封孔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操作。

    一种降低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损伤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574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1484667.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损伤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基础环,钢筋混凝土基础包括混凝土和设于混凝土内的主梁钢筋和次梁钢筋,主梁钢筋围绕基础环圆周横向均匀分布,次梁钢筋与主梁钢筋相交且竖直设置,主梁钢筋和次梁钢筋均与基础环固定连接,基础环底部固定设有多个肋板,基础环顶部与塔筒连接,钢筋混凝土基础内以其中心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有多组支撑钢管,支撑钢管竖直设置,支撑钢管顶部设有环形蓄水塔,环形蓄水塔与塔筒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本发明将基础环所承受的循环荷载予以分散消除,达到减缓基础结构疲劳损伤的目的,从而大幅提高风电机组基础的使用寿命。

    煤矿井下干式钻孔孔口除尘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505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31472.0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煤矿井下干式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内套管同轴向设置在外套管内,外套管同轴向安装到钻孔的孔口内,外套管外端和内套管外端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的外径大于外套管的外径,法兰盘内侧面与煤岩壁接触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煤岩壁上,外套管内端和内套管内端设置有环形堵板,内套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雾孔,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法兰盘上连接有与环形空腔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装置的除尘方法,本发明便于安装、操作方便、可及时、有效捕捉干式钻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且内套管上的喷雾孔呈多排均匀分布,可多次捕获粉尘,保证除尘效果。

    一种多组分气体吸附仿真实验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1816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277912.2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分气体吸附仿真实验方法和多组分气体吸附仿真实验装置,包括定量充气系统、恒温吸附解吸系统、抽真空装置和气体浓度分析系统;首先进行高压注气实验,采用高压将非甲烷气体注入与甲烷混合,记录煤体对混合气体吸附平衡状态,随后进行等压扩散实验,利用浓度差引起的扩散使气体进行混合。通过对两组实验进行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可以将压力效应从综合效应中剥离开来,进而研究非甲烷气体对煤中甲烷的作用机理。本发明研制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研究系统,解决了等压扩散实验条件下的一些技术难题,同时解决了扩散路径长、通道小的扩散问题,对研究气体在煤中的吸附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基于煤矿安全培训游戏的数据挖掘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9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12243.3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矿安全培训游戏的数据挖掘系统及方法,涉及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在测试终端上安装煤矿安全培训游戏,培训人员通过游戏即可进行培训,在培训人员通过游戏培训时,测试终端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完成游戏项目时的综合评分,中央服务器先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然后根据用户的基本信息将其划分到相应的小类中,按照该小类对应的评价标准根据用户的情绪状态和综合评分获取最终评价,中央服务器每隔一段时间都重复获取最终评价,并根据最终评价绘制状态曲线,进而生成能力描述,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每个培训人员的状态曲线和能力描述了解真实状态,为后续的选拔任用和培训计划提供参考,大大提高了数据利用率。

    一种固态物质静态增透加热促进瓦斯抽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52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95933.2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一种固态物质静态增透加热促进瓦斯抽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CaO和缓凝剂混合得到粉末状固态混合物;在井下待抽采区域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钻出若干个抽采钻孔,并联入瓦斯抽采管网进行瓦斯抽采;在相邻两个抽采钻孔之间施工促抽钻孔;粉末状固态混合物注入到促抽钻孔内;通过注水管向促抽钻孔内注入水;注水完成后,封死注水管,缓凝剂降低CaO与水反应的速率,延长膨胀放热的时间,提高瓦斯解吸的效果。本发明设首先在煤层中交替布置抽采钻孔和促抽钻孔,可以显著提高煤体透气性,加速瓦斯解吸,使得瓦斯抽采效率提高50%以上。该方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简单易行。

    通过解吸率快速确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895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84290.5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通过解吸率快速确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现场取样;b、现场解吸测试;c、解吸率测定;d、计算可解吸瓦斯量;e、计算煤样原始瓦斯含量。本发明能够准确方便的获得煤层原始瓦斯含量。此方法避免了解吸模型推算误差导致的瓦斯含量测定误差,且不需要进行残存量测定,所需设备简单,方法更为方便。在相同地质单元,煤层煤样构造破坏、工业分析等条件一致时,可不需要重复测定吸附平衡压力p1下解吸率,更为便捷。

    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风电机组的抗变形可纠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537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810035951.0

    申请日:2018-01-15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风电机组的抗变形可纠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基础包括位于基坑内的碎石垫层,碎石垫层铺设于地基上,混凝土垫层铺设于碎石垫层上;混凝土垫层上铺设下沥青油毡层,下沥青油毡层上铺设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上方设有位于浇筑混凝土层内的主梁和次梁,混凝土底板对应筏板主梁和次梁连接的位置预留空腔,空腔上连通有竖直设置的检修井;混凝土底板上预埋与主梁连接的螺栓;混凝土底板上方依次设置上沥青油毡层和浇筑混凝土层,基础绑扎钢筋设置于浇筑混凝土层内。通过本发明所述施工方法施工出的基础可以对风机基础对下方采空区出现的剩余变形,如不均匀沉降、倾斜等进行调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大幅提升基础自稳定能力。

    一种外加电场强化煤样瓦斯解吸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6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42015.4

    申请日:2017-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力学方法提高瓦斯抽采率和煤电改性技术的范畴,公开了一种外加电场强化煤样瓦斯解吸试验方法,在进行煤样瓦斯放散初速度测定试验和煤样瓦斯解吸试验的过程中,对煤样施加外加电场。本发明通过改变煤体物理性质,煤体孔裂隙,降低吸附势,强化煤体瓦斯渗透和流动,提高瓦斯抽采率,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特征场强1200v/cm使瓦斯解吸量达到最大,能够提高瓦斯初期解吸量20%~40%。

    一种自夹紧旋切式不锈钢毛细管截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1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61723.0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夹紧旋切式不锈钢毛细管截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支撑单元包括底座和固定环,固定环固定于底座上方;旋转单元包括驱动装置、小齿轮和旋转环,驱动装置和小齿轮固定于底座上方,旋转环滑动连接于固定环内侧且能绕其旋转,旋转环和固定环的圆周上均开设有缺口,旋转环的缺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对接板,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小齿轮与旋转环啮合连接;切割夹持单元包括夹持盖,夹持盖固定于旋转环内侧,且与旋转环同心布设,夹持盖为可开合的环状结构,其内侧弹性连接有两副切割刀片,两切割刀片配合能将毛细管夹紧在旋转环中心。本发明确保了截管时切割刀片始终与毛细管之间保持一定的接触力,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截管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