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苔的高产栽培方法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3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2172.2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苔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苔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沟平厢:选择海拔在2000m以下,有水源保证的山区,水温8℃‑15℃,阴冷、潮湿的环境,土壤pH值为4.5‑6.5的酸性沙质冷烂锈水田;翻犁平整,人工去除杂草,然后进行犁耙,使土壤达到细、绒、平的要求;按宽度为1.2‑1.5m进行分厢,厢体四面的沟宽和沟深均为30cm;全生育期以黑色遮阳网全封闭式覆盖整个厢体:遮阳网采用4针加密,遮阳网骨架采用玻璃纤维,遮阳网铺设高度为距离箱体地面50cm。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能显著增加水苔单株的茎叶粗度、绒毛数量和成品长度,提高水苔产量30%以上,产品等级提高一级以上。

    一种泥炭藓和水稻轮作的低碳综合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8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31276.9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泥炭藓和水稻轮作的低碳综合种植方法。我国南方水稻的耕种期一般在春季和秋季两个种植季,春季大约从2‑5月,秋季大约从7‑10月。因此稻田每年都有一定的休耕期,本发明在水稻休耕期间种植泥炭藓,藓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稻生长所需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并调节土壤pH值、温湿度状况和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等。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有效地避免土壤疲劳现象,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本发明可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泥炭藓的种植方法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68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268858.0

    申请日:2022-03-18

    Inventor: 孙越 薛永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水体表面种植泥炭藓的方法,利用开放水面种植泥炭藓,而不占用耕地;同时采用该方法可以避免泥炭藓种植需要特别生态环境的土地的限制因素,扩大泥炭藓的种植地域范围。该方法用到浮板装置,浮板上需要设置隔断提供支撑,使泥炭藓能够向上生长,配合适当的种植方法,可以实现泥炭藓大规模种植。

    一种泥炭藓和水稻的套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1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98566.9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炭藓和水稻的套种方法,在水稻的种植行之间穿插种植泥炭藓,泥炭藓种植初期在泥炭藓表面覆盖厚度为0.3~0.8cm的稻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炭藓和水稻的套种方法,使用泥炭藓与水稻共生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水稻田内空间,有效解决了土地非粮化问题,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满足了市场对泥炭藓大幅增长需求,有效促进苔藓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一种苔藓培养基质以及苔藓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38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10953.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苔藓培养基质以及苔藓培育方法,利用黄棕壤土、粘合剂、有机物料、树脂、pH调节剂、微生物菌剂以及生物有机肥对河湖底泥进行改良,从而制备得到一种高强度、保水保温且具有抗冲刷能力的苔藓培养基质,为植被的生长、定居、拓殖提供良好的生境条件。本发明利用制备得到的苔藓培养基质进行人工苔藓培育,解决了河湖底泥的安全处置和苔藓人工培育难题,此外苔藓交织穿插形成松软、致密的植被覆盖层,既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态修复理念,又可在不阻隔大气‑边坡间的物质交换与循环的同时为基质提供一层保护膜,抑制水分蒸发流失和径流的冲刷、剥离作用,实现底泥和苔藓的生态高价值化利用,为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矿山边坡生态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163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6986.X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修复领域,公开了矿山边坡生态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包括固定机构,其插接在山坡上;挡水组件,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用于阻挡水流;管网,其挂接在挡水组件之间,本发明,可以使得基点可以更加稳定,并且配合挡水组件和管网的工作,形成稳定的体系,保证阻挡,同时可以对表面流水进行阻挡,减少冲刷,合理利用地下水源,保证后续生物治理的需要,配合安全箱和其他组件的工作,在滑坡时,可以进行一定防护工作,减轻危害发生时所造成的后果,整体上保证各阶段植物的生产,增加有机物的填充速度,缩短整体的治理周期。

    一种裸露岩面苔藓片粘合剂

    公开(公告)号:CN115039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761799.0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露岩面苔藓片粘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40~70份生物炭,15~32份改性纳米纤维素,30~6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45份凹凸棒土,5~15份珍珠岩,0.08~0.12份生长素,0.18~2份纳米TiO2粉末,20~38份海泡石粉,0.5~3份微生物菌剂,1~6份绿藻和18~20份聚丙烯酰胺。本发明通过在裸露岩面苔藓片粘合剂中加入改性纳米纤维素,在实现苔藓片在裸露岩面稳定粘附的基础上,提高了粘合剂的结构强度,使粘合剂能够在表面凹凸不平、曲率大波折的裸露岩面粘合苔藓片,同时粘合剂有一定的保水释水、缓释营养及激素的作用,对苔藓片的野外岩面定植有一定帮助,促进了裸露岩面的苔藓定植与覆绿。

    石漠化地区峰丛洼地植被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1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78336.5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漠化地区峰丛洼地植被修复方法,通过将石漠化地区峰丛洼地分成上坡无植被、高脆弱性、高风化程度的裸岩区域,下坡植被稀疏、高脆弱性、中风化程度的裸岩区域,平坡植被稀疏、高脆弱性、低风化程度的裸岩区域,低洼植被单一、中脆弱性、低风化程度的裸岩区域,并通过适配不同的绿化物种,以解决在石漠化地区峰丛洼地的植被绿化修复困难问题,降低修复过程的成本,提高植被修复效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更好的适应峰丛洼地复杂的地貌与气候特点,灵活配置植被绿化物种,大大提高绿化植被的存活率,达到更好的植被恢复效果,有效修复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