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丘陵山地宜机作业边坡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48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128693.1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陈锦铿

    Inventor: 陈锦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丘陵山地宜机作业边坡种植方法,在规划种植适宜农作物的山体上,间隔一定坡距等高线开挖适宽梯面,梯面用作为机械作业的机耕道,而将作物种植于相邻两条机耕道(梯面)之间的边坡中,依托机耕道进行作物生产的播种栽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剪修、采收等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以解决当前丘陵山地农作物种植中不便机械作业、机械化率偏低、人工成本高、劳动力老化短缺等老大难问题,能显著减少对山体地势的破坏和水土流失,促进丘陵山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

    一种用于岩石坡面的苔藓结皮及岩苔基质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85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82520.X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岩石坡面的苔藓结皮及岩苔基质培育方法。一种用于岩石坡面的苔藓结皮及岩苔基质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培育:S1、获取结皮基质与结皮种源;S2、制备盐碱改良剂;S3、结皮种源扩繁:重复进行扩繁A期和扩繁B期共5次,并将第5次结束扩繁B期的种源层剥离,得到高活力结皮种源;S4、实地接种:自接种日起,60天可得到苔藓结皮及岩苔基质。本申请的苔藓结皮及岩苔基质的结皮盖度不低于96.5%,苔藓结皮的叶绿素a含量不低于14.6ug/cm2,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较高活力,适应性和存活率均较高,能够起到显著的荒山绿化效果,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一种石漠化地区峰林洼地裸岩附生植被的高效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02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628891.4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石漠化地区峰林洼地裸岩附生植被的高效修复方法,属于石漠化治理技术领域。修复步骤包括:(1)地形分析分类;(2)种植基质准备;(3)种植装置铺设与连接;(4)植被选择与种植;(5)管理与养护。该方法包括峰林洼地裸岩地形分类分析,合理利用不同种植基质和不同附生植物种类,达到石漠化地区峰林洼地困难地形植被修复的目的。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峰林洼地地区的水文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增加裸岩表面的有机质含量和水分保持能力,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优点,为峰林洼地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扩繁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8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8935.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繁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种植基质技术领域,所述扩繁基质按重量计包括工程弃土500‑800份,赤玉土100‑300份,园林废弃物发酵颗粒100‑200份,生化黄腐酸0.5‑1份,复合氨基酸1‑5份,以及EM菌剂1‑10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加入生化黄腐酸、复合氨基酸以及EM菌剂促进了苔藓的群体生长速度,提高了对病原微生物的抵御能力,从而大大加快了苔藓的扩繁速度;同时利用了废弃物工程弃土以及园林废弃物发酵颗粒,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通过对苔藓应用该基质,提升苔藓过程中的成活率以及生长速度,从而快速达到可以用于园林绿化的要求。

    一种基于环境协调的红层软岩边坡防风化综合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3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5086.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协调的红层软岩边坡防风化综合防护方法。本方法中的复合固化喷浆材料成分包含SH固土剂、碱激发地聚物以及红层软岩边坡的风化物。其对红层软岩边坡进行放坡和坡面清洁处理,收集红层软岩坡脚风化物,将其与SH固土剂溶液、碱激发地聚物材料及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喷射50~150mm的厚度,并进行人工修整和养护,形成有机‑无机聚合物喷层;养护完成后种植苔藓,形成苔藓+固化土双层生态防护层。本方法具有就地取材、环境协调、绿色环保、耐久性好、防护效果好、改善生态等优点。

    一种桫椤科植物孢子萌发及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8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66804.7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桫椤科植物孢子萌发及育苗方法。将桫椤科植物孢子接种到灭菌、润湿的苔藓基质上进行萌发。本发明克服了腐殖土用作孢子培养基的缺陷,如不易观察和难以获取萌发动态数据;也克服了MS培养基用于桫椤科孢子萌发的弊端,如实验设备和培养条件要求苛刻、经济成本高、操作难道大、易污染、取样观察困难。本发明创新了以苔藓为桫椤科孢子培养基质的方法,采用本方法可简单方便地获知孢子萌发动态、易于取样观察和拍照、准确获取萌发及发育数据,从孢子播种、配子体发育、到新一代孢子体的形成和移栽,全程简单易操作,设备和人工成本低,孢子萌发率高,生长速度快,出苗率高。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地上地下联合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22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63228.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地上地下联合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对稀土尾矿土壤改良,接种矿区优势植物根际土中筛选出的复合促生功能菌群,构建筛选的多生活型、多物种的人工土壤种子库,在尾矿土壤表面营建藻、藓生物结皮,逐渐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结构完善、功能多样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在该近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结皮蓄水保湿、防止侵蚀、改善表土结构和营养,为功能菌群和植物的快速定殖、生长创造条件。功能菌群能促进修复植物和生物结皮的营养吸收和生长。修复植物形成的群落会反哺功能菌群,并为地表结皮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土壤、植物、微生物、生物结皮之间互补协作、高效联通,实现从地上和地下联合对稀土尾矿进行生态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