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与繁殖的综合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1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02395.2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与繁殖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对生长期的互花米草进行至少一次刈割,形成根茬;对刈割后形成的根茬进行至少一次咸淡水交替漫灌,且漫灌水溶液淹没根茬。通过对入侵互花米草的刈割,有效遏制其有性繁殖,且最大程度地将光合作用固定和转化的物质和能量从种群系统中去除。通过咸淡水的交替漫灌,影响草系的内稳态和繁殖策略,从而进一步抑制和消灭其生长和繁殖。

    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52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010323.5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浮板单元;S1.1、收集秸秆或植物杆,除去秸秆或植物杆中的髓芯后,通过自然晾晒或烘干进行干燥;S1.2、对秸秆或植物杆进行整理,采用草帘编织的方法编织成的浮板单体,将浮板单体按照编织方向交错的方式进行叠置,将相邻的浮板单体通过胶粘剂进行连接,形成浮板中间体;S1.3、用热压机对浮板中间体进行压制;S1.4、采用打孔设备对浮板单元进行均匀打孔,形成种植孔;S2、对浮板单元进行捆绑;S3、制作菌棒载体;S4、悬挂菌棒载体;将菌棒载体悬挂于悬挂节点处;S5、安装生态浮床。本发明制作的生态浮床结构简单,可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

    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5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51808.4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屋顶雨水、地表雨水、地下雨水汇总至雨水收集池;步骤二、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经吸收喇叭口抽吸,再经雨水回用加压泵送入砂滤罐,混凝加药装置将混凝剂投入砂滤罐与雨水混合,砂滤罐出水依次进入微孔过滤器及超滤过滤器,超滤过滤器的清水端连接至雨水回用清水箱,雨水回用清水箱通过反冲洗泵连接超滤过滤器的反冲洗端;步骤三、清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水景池内,呈现出静态水景。本发明对于雨水的净化、储存和就地利用可以改善大楼周边土壤和空气的湿度与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雨水利用的相关景观措施的实施,使居民区的景观类型及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一种适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陶粒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809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31651.3

    申请日:2019-11-19

    Inventor: 辛立勋 王策 唐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陶粒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陶粒滤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黏土42-46份、污泥21-23份、纳米过氧化钙9.5-10.5份、成孔剂19-21份、稳泡剂3.8-4.2份,所述污泥选用污水处理厂中待处理污泥,所述陶粒滤料的粒径为3-12毫米,堆积密度为0.40-0.67克/立方厘米,空隙率≥40%,比表面积≥3.0×104平方厘米/克。本发明制备的陶粒滤料采用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作为原料,节约陶粒滤料制作成本的同时,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此外,制备陶粒滤料时,加入纳米过氧化钙,遇水可长时间释放氧气,为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的同时可以提高有机物、重金属和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

    一种用于清淤底泥和废弃水草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4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02350.4

    申请日:2023-05-26

    Inventor: 章烨 唐利 孟祥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淤底泥和废弃水草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需要清淤底泥的河段中的废弃水草进行收割打捞,并对废弃水草进行压榨和烘干获取水草料渣;再将烘干后的水草料渣进行粉碎处理并筛分获取水草颗粒物;再对污染河湖进行环保清淤或疏浚并将清淤底泥进行垃圾筛分以及泥砂分离获取余砂,再将筛分出余砂的底泥输送至调理均化罐,并对底泥进行调理均化以及深度脱水处理;再对底泥进行微波热解处理,底泥微波热解后获取气态产物、液态产物和固态产物分别收集,完成清淤底泥与废弃水草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将清淤底泥与废弃水草结合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整体提高了回收的效率,提高了底泥热解的效率。

    一种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模型的浅水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4448.X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模型的浅水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模型的评价标准;步骤二、构建模糊层次评价模型;步骤三、建立各层次判断矩阵;步骤四、建立评价因子与评价等级的模糊关系矩阵;步骤五、综合评价结果表达。本发明方法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评价的浅水湖泊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模糊数学评价法构建有序递阶层次结构求取指标权重,克服了传统的模糊数学评价法权重集的确定具有主观因素影响大、缺乏对各指标间相互影响作用的考虑等缺陷,实现对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可靠评价。

    一种利用河道底泥资源化的塑形土浆料及景观地形堆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6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50061.1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河道底泥资源化的塑形土浆料,该塑形土浆料包括(按质量分数):底泥,5‑15%;底泥固结剂,75‑90%;多孔灰渣10‑15%;发泡剂0.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河道底泥资源化的塑形土浆料进行景观地形堆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底泥运输;S2.塑形土制备;S3.塑形芯土层的制备;S4.表面栽植土铺设;S5.植物栽种。本发明既节省了对外采购和运输土方的经费,同时有效利用了项目中水体清淤产生的底泥,打造节约型园林绿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