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52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010323.5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浮板单元;S1.1、收集秸秆或植物杆,除去秸秆或植物杆中的髓芯后,通过自然晾晒或烘干进行干燥;S1.2、对秸秆或植物杆进行整理,采用草帘编织的方法编织成的浮板单体,将浮板单体按照编织方向交错的方式进行叠置,将相邻的浮板单体通过胶粘剂进行连接,形成浮板中间体;S1.3、用热压机对浮板中间体进行压制;S1.4、采用打孔设备对浮板单元进行均匀打孔,形成种植孔;S2、对浮板单元进行捆绑;S3、制作菌棒载体;S4、悬挂菌棒载体;将菌棒载体悬挂于悬挂节点处;S5、安装生态浮床。本发明制作的生态浮床结构简单,可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

    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5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51808.4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屋顶雨水、地表雨水、地下雨水汇总至雨水收集池;步骤二、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经吸收喇叭口抽吸,再经雨水回用加压泵送入砂滤罐,混凝加药装置将混凝剂投入砂滤罐与雨水混合,砂滤罐出水依次进入微孔过滤器及超滤过滤器,超滤过滤器的清水端连接至雨水回用清水箱,雨水回用清水箱通过反冲洗泵连接超滤过滤器的反冲洗端;步骤三、清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水景池内,呈现出静态水景。本发明对于雨水的净化、储存和就地利用可以改善大楼周边土壤和空气的湿度与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雨水利用的相关景观措施的实施,使居民区的景观类型及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一种适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陶粒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809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31651.3

    申请日:2019-11-19

    Inventor: 辛立勋 王策 唐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陶粒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陶粒滤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黏土42-46份、污泥21-23份、纳米过氧化钙9.5-10.5份、成孔剂19-21份、稳泡剂3.8-4.2份,所述污泥选用污水处理厂中待处理污泥,所述陶粒滤料的粒径为3-12毫米,堆积密度为0.40-0.67克/立方厘米,空隙率≥40%,比表面积≥3.0×104平方厘米/克。本发明制备的陶粒滤料采用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作为原料,节约陶粒滤料制作成本的同时,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此外,制备陶粒滤料时,加入纳米过氧化钙,遇水可长时间释放氧气,为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的同时可以提高有机物、重金属和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

    一种建筑物特色静态水景结构的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46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055913.5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特色静态水景结构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屋顶雨水、地表雨水、地下雨水的收集与汇总,汇中后的雨水存储至雨水收集池内;步骤二、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净化处理得到清水;步骤三、清水储存于雨水回用清水箱内;清水回用箱内的水输送至水景池内,呈现出静态水景;所述水景池与所述建筑物之间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为可渗水结构,所述连接带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槽沟,所述蓄水槽沟内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接至所述雨水收集池的汇水口。本发明静态水景设计模拟了自然雨水的循环过程,充分利用雨水将其作为水景的水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景系统,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费用,具有节约经济的意义。

    一种林水共生造林景观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288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771461.1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林水共生造林景观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林业工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填土造林方式存在土方来源不足,资金投入大,无法保证土质的问题。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将地势低洼区域和地势突起区域划分成多个连续种植区段;对地势低洼区域进行覆土施工,且覆土层低于常水位标高,在地势低洼区域内种植喜水植物,在地势突起区域内种植陆地植物,且相邻两个种植区段内种植不同品种的喜水植物和/或陆地植物。景观包括:地势低洼区域和地势突起区域,地势低洼区域内设有位于常水位标高以下的覆土层,位于覆土层顶部的水带,以及种植于覆土层的喜水植物;地势突起区域内种植陆地植物;相邻两个种植区段内种植不同品种的喜水植物和/或陆地植物。

    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53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051808.4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屋顶雨水、地表雨水、地下雨水汇总至雨水收集池;步骤二、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经吸收喇叭口抽吸,再经雨水回用加压泵送入砂滤罐,混凝加药装置将混凝剂投入砂滤罐与雨水混合,砂滤罐出水依次进入微孔过滤器及超滤过滤器,超滤过滤器的清水端连接至雨水回用清水箱,雨水回用清水箱通过反冲洗泵连接超滤过滤器的反冲洗端;步骤三、清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水景池内,呈现出静态水景。本发明对于雨水的净化、储存和就地利用可以改善大楼周边土壤和空气的湿度与小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雨水利用的相关景观措施的实施,使居民区的景观类型及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一种硬质驳岸软化的底泥资源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92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42417.7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驳岸软化的底泥资源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底泥开挖:在河道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后进行干挖;底泥充分混合:通过挖掘机将流泥、淤泥在原位进行搅拌混合;底泥搅拌:在底泥中添加硅酸盐水泥、无机成分的添加剂、石灰土、微生物、氧化剂进行充分搅拌;硬质驳岸改造:在硬质驳岸处搭建模板,将资源化的底泥通过泵输送到模板进行浇筑、振捣、整平、养护、拆模;水生植物种植:当底泥成型后,在上面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本发明具有提高河道的美观性,促进人水和谐,又削减了河道内源污染的优点,同时实现了闭环循环的河道生态系统目标,弥补了现代河道生态设计的不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