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1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26637.0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板边施工方法,包括:悬挑楼板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主结构支撑钢和焊接于主结构支撑钢上的承载支架,所述承载支架上设置有高跨模板和低跨模板,所述高跨模板和低跨模板之间设有封堵件,所述承载支架上设置有加强筋。本发明,承载支架焊接于主结构支撑钢上,并随主结构支撑钢同步施工于楼体上,避免了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额外的焊接部支架的步骤,且该支架结构为永久性结构,后续无需拆除,节约了施工步骤,同时,相比于后续焊接临时支撑结构,本申请中采用的方法精度更高、效率更高且操作简单,减少了大量的现象作业工作量,减少人工施工作业人员在高处进行折弯和撬直繁重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05927.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大跨度钢构屋盖支撑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以及架设于支撑柱上的安装梁,还包括多个悬挑梁,架设于所述安装梁上;支撑单元,设置于多个所述悬挑梁和所述安装梁之间;多个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梁上,本发明通过定位单元配合支撑单元的设置,可在悬挑梁进行安装时进行定位校准,以解决异性构件的屋盖其承载的悬挑梁位置和角度不固定时角度和位置确定位置难的问题,同时通过支撑单元在定位单元定位过后,能够对悬挑梁的悬挑部位进行支撑以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从而增强悬挑部位的稳定性能,放置悬挑部位下坠、变形等情况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51380.1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延波 , 齐从月 , 丁伟祥 , 段军朝 , 冯磊 , 乐俊 , 廖继 , 周红卫 , 李劲 , 张志华 , 雷全勇 , 王福彪 , 吴业文 , 张杨 , 卢思行 , 胡冰 , 周鹏飞 , 石嶂 , 袁康 , 张斌
IPC: G06Q10/083 , G06F16/903 ,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射频和BIM技术的智慧堆场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中心处理模块、交互管理模块、编码关联模块、场景构建模块、定位查询模块、盘点反馈模块和分拣规划模块;能够实现构件从堆场进出时,堆场RFID识别基站可以自动识别出场RFID芯片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进出场的构件清单,并能兼顾转运过程中,判断堆场构件的转运归属;用户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常用的智能设备进行通信连接,通过搜索相应的构件编码,即可准确的知道构件是否存在于堆场中、位于哪个堆场,可大大提高查找构件的效率,实现构件快速准确的定位与分拣。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3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525002.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倾斜巨柱运输安装的轨道式调节装置,包括:翻转结构、夹持结构和运输结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底部框架和翻转轨道,所述翻转轨道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的上方并与所述底部框架端部铰接,所述翻转轨道用于推动巨柱进行倾斜角度调整;所述夹持结构设置在所述翻转轨道上,用于夹紧和松开巨柱;所述运输结构,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框架沿运输结构长度方向做往返运动。本发明利用轨道实现安装过程机械化,自行走的功能,解决了高空巨柱安装风险大、调节精度不足的问题,能够根据巨柱倾斜角度进行精确安装,提高安装质量避免了人工调节的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4103.4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6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钢梁吊耳,用于钢梁的吊运,包括:安置座,所述安置座设置于钢梁上,所述钢梁上设置有吊运孔;吊环,所述吊环设置于安置座上;调节座,所述调节座数量为两组,且两组调节座活动设置于安置座内;锁紧杆,所述锁紧杆活动设置于调节座内,且用以贯穿钢梁的吊运孔。本发明,可将安置座设置于钢梁上,而后通过调节两组调节座,使两组调节座与钢梁上的吊运孔位置对应,而后,将锁紧杆贯穿吊运孔,并转动调节丝杆,通过调节蜗杆和从动涡轮的配合,带动多组扩展支撑杆展开,并与钢梁的底壁贴合,最后转动抵触件,通过抵触件下压使吊耳紧固的固定于钢梁上,便于拆装吊运和灵活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54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237565.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自动限位功能的AGV车载板,包括车载板结构、单向限位机构、自动限位控制机构;所述车载板结构包括车载板、车载板框架和车载板立柱;所述车载板焊接在车载板框架上且车载板上设有车轮槽,车轮槽上设有多个限位槽;每个限位槽中设置一个单向限位机构,车载板前端的单向限位机构还连接自动限位控制机构。本发明的单向限位机构和自动限位控制机构相互配合具有双向限位作用,在车辆驶入和驶出时可以自动解除限位作用,可以使车辆顺利驶出,保证了行车和停车的舒适性;在使用AGV机器人运输车辆的过程中限位挡块发挥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车辆运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6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45775.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海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空钢丝绳编织操作平台及其受力分析方法,其中一种高空钢丝绳编织操作平台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悬挑梁结构,所述悬挑梁结构的顶部设置有高空建筑,所述悬挑梁结构包含至少两根纵向支撑横梁和至少两根横向支撑横梁,所述悬挑梁结构将高空建筑的底部划分为正中区域和位于正中区域外圈的外圈区域,所述悬挑梁结构上连接有钢丝绳结构,所述钢丝绳结构覆盖正中区域和外圈区域,所述钢丝绳结构包含沿外圈区域设置的若干环形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结构顶面设置有安全网,所述安全网的顶面铺设有平台板,所述钢丝绳结构上连接有用于定位平台板的线绳;本发明有着搭建方便、施工稳定、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2242.3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檩条安装集成施工小车,包括小车骨架,所述小车骨架底部设置有两个用于在主檩条侧面沿主檩条长度方向行走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沿主檩条长度方向行走时小车骨架与主檩条之间间距大于檩托和次檩条高度,所述小车骨架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构件放置的料斗,所述小车骨架宽度方向两侧均通过扭簧转动设置有安全绳系挂架。本发明,通过将该集成施工小车吊装至需要施工的主檩条上,使得集成施工小车能够在檩托、檩条施工周期中,为施工人员高处作业提供“无死角”可靠的安全带系挂点,保障施工人员作业安全,同时能够运输小型构件、工器具及零星材料,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15311.3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87 , G06K7/10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堆场钢构件出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基站信号强度将堆场划分为若干堆区,每个堆区中心位置配置一个基站,用于接收钢构件上有源芯片发射的RFID信号;获取进入堆场的钢构件的RFID信号,以接收到RFID信号达预设时长且强度最大的基站所在的堆区作为钢构件的存储堆区,完成钢构件的入库;获取待出库钢构件对应的基站编码,并将手持移动终端设置为仅接收当前基站内有源芯片发送的RFID信号,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查找到目标钢构件,完成目标钢构件的出库。本发明通过堆区基站对钢构件进行自动识别和出入库,避免了RFID读卡器对钢构件的逐一读取识别过程,提高了出入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23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35036.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怡 , 张杨 , 胡冰 , 周鹏飞 , 许名周 , 朱立新 , 方军 , 孙克平 , 姚建忠 , 方雄 , 尹昌洪 , 刘继项 , 李晓飞 , 乐俊 , 周红卫 , 周天华 , 雷全勇 , 曹剑 , 李金鑫 , 曾检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有源RFID芯片的钢构件智能分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划分构件堆场,形成若干个堆区,且每一堆区的中间设置一基站,用于接收有源RFID芯片的信号;将内置有源RFID芯片的构件分别放入堆区,每一构件的有源RFID芯片内置有对应构件的编码;根据各堆区基站所捕获的信号,对各构件进行入库记录和显示。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有源RFID芯片、基站与堆场管理平台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钢构件的智能分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