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7441.5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14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弹性理论的两级解析模型,用于分析厚壁复合材料管道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失效行为。通过应力叠加方法,准确确定管道在轴向压力、扭转载荷和弯曲载荷组合下的应力状态。参数化研究揭示了缠绕角、叠层顺序和载荷大小对失效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关于失效模式的重要见解。本发明为复合材料管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推动了其在油气工业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6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225459.2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10L3/10 , C01B3/50 , B01D46/24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氢气和天然气的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水合物法分离天然气和氢气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与混氢天然气管道连通,板式换热器通过管道与水合物反应器连通,板式换热器还与丙烷制冷装置连接,水管道与水合物反应器连接,水合物反应器分别与氢气管道、含水天然气管道连接,含水天然气管道与天然气脱水装置连接,天然气脱水装置还与脱水天然气管道连接,第一天然气管道与水合物反应器连接,第一天然气管道上设置有电加热器。本发明利用氢气难以生成水合物,而天然气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易于生成水合物的特点,实现氢气和天然气的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8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0480074.X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老旧供热站改造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老旧供热站点云数据;步骤S2: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3:将点云数据导入SP3D软件,对关键区域的设备、管道进行建模,并附加属性信息;步骤S4:将点云数据导入3dMax软件,对非关键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进行建模,形成实景模型;步骤S5:将步骤S4中的实景模型导入步骤S3中带属性信息的模型中,形成全站场完整的三维模型;步骤S6:在步骤S5形成的完整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老旧供热站改造设计,形成设计方案。本发明的实施减少了现场踏勘测量和复原资料的人工工作和耗时,提高了设计的精准度,可减少采购和施工环节用时,降低了出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6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64545.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厚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道的三维力学建模方法和临界弯曲半径预测方法。基于广义平面应变假设,引入Lekhnitskii应力函数,建立了管道弯曲变形的偏微分方程组,式中包含平衡方程和应变协调方程。通过引入周向位移协调因子,结合力学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求解了任意铺层角度下的广义位移和应力解。该解考虑了扩展剪切耦合效应,同时与有限元结果吻合很好,计算效率提高。同时结合Hashin强度准则,提出了基于弯曲刚度和强度的临界弯曲半径快速预测方法,获得了铺层角度与临界弯曲半径的关系云图,可为复合材料管道的抗弯性能设计提供参考。本发明为厚壁复合材料管道力学建模与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有效工具,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06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19606.3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F17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超窄线宽激光器发射光信号,光信号通过第一耦合器分为探测光和本地光;S2、将上述探测光使用超窄脉冲光源调制器调制为探测脉冲光,超窄脉冲光源调制器连接有低噪声光脉冲放大器,用于探测脉冲光放大,将放大后的探测脉冲光通过光通道模块进入到传感光纤,并返回后向瑞利散光。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管道泄漏过监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漏判、定位精度差、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39222.6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成都知微卓凡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筛脱水工艺,与传统的分子筛脱水工艺相比,有明显优势,设备小,即无需注气设备、设备投资降低的优点,利用吸附塔内存有的天然气作为再生气,实现自循环,明显区别于另取一股天然气即传统外部注气的方式,工艺流程更简单设置的连通阀可以增加自循环再生气气量,可以明显缩短再生时间;采用时序控制系统自动切换吸附、再生,再生加热设置温度控制,可以保证再生完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516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47589.X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F25J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循环混合冷剂天然气液化联合脱氮方法,涉及天然气液化技术领域,将天然气经预冷换热器和第一液化换热器冷却后进入低温分离器进行重烃分离;步骤二、基于步骤一重烃分离后得到的液相重烃输送至重烃分离装置,气相重烃经第二液化换热器液化至‑100℃抽出进入脱氮塔;步骤三、脱氮塔塔顶逸出的氮气经回收冷量后高点放空,从塔底部流出进入过冷换热器过冷,再经J‑T阀节流降压后进入LNG的储存系统中。本发明,适用于200‑400万吨/年含氮天然气液化方法,具有适应性广、能耗低、关键设备国产化率高、换热设备效率高、氮气脱除深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34268.X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E21B43/34 , E21B43/2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煤合成气的二氧化碳捕集工艺,首先经过H2分离膜组件后H2和部分CO2富集在渗透侧,渗余侧的合成气继续经过CO2分离膜组件的精制,可得到脱碳气和CO2/H2混合气,随后采用深冷法将CO2/H2混合气分离分别制得液态CO2和工业级H2产品,最终实现煤合成气中的H2回收;对高温(>200℃)、高压(>3MPa)、包含CO2(>50%)、包含H2的(>20%)的复杂工况地下煤合成气,基于膜分离与深冷耦合脱碳提氢技术设计出经济效益最高的合成气处理路线,不仅能得到脱碳气(CO2含量≤3%),还能对H2进行回收并且一步法直接获得液态CO2产品,实现对地下煤制合成气中的经济性组分进行净化、分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化项目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9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58372.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采用销轴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十字节点。包括立柱和与立柱连接的横梁,横梁朝向立柱的端部固定有多个梁端接耳,梁端接耳两侧的立柱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柱侧接耳和第二柱侧接耳,销轴贯穿第一柱侧接耳、第二柱侧接耳和梁端接耳后将横梁和立柱连接。本发明在销轴安装过程中无需配合使用工具,可徒手进行安装,固定块和位于放置槽内的滑块被锁舌锁止在卡槽内后,卡块远离销轴轴心的一端凸出至销轴外侧,在锁舌和卡块的阻挡作用下能够防止销轴脱落,能够提高销轴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0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46765.3
申请日:2023-07-29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D04H1/43 , D04H1/4382 , D04H1/728 , D01F6/54 , D01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iO‑66‑NH2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为:步骤1,制备UiO‑66‑NH2纳米粒子;步骤2,通过步骤一制备的UiO‑66‑NH2纳米粒子制备纺丝液;步骤3,将步骤二所得纺丝液制备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果显示,复合纳米纤维膜因自身的亲水基团氰基氨基的广泛存在和良好分布,具备了超亲水特性,表现出对不同种类水包油乳液的良好分离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