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1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102220.6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纳米硅与粘结液混合,得到含硅粘结液;B)将含硅粘结液与石墨材料通过高速剪切湿法造粒,得到前驱体颗粒;C)将所述前驱体颗粒进行高温碳化,得到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高剪切湿法造粒技术将纳米硅和石墨材料组装制备成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利于调控,得到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51714.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醇柴油微乳化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季戊四醇和油酸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同时向反应容器和分水器中加入带水剂,再将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至分水器不再有水分出来,得到甲醇柴油微乳化分散剂;所述催化剂为固体超强酸SO42‑‑PO43‑/ZrO2‑Al2O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制备酯类分散剂,制备的酯类分散剂主要为季戊四醇单油酸酯及双油酸酯的混合物;季戊四醇单油酸酯、双油酸酯由于具有多羟基、长碳链的结构,是典型的亲水、亲油“双亲”分子,与脂肪酸甲酯、乙酯相比,其结构更适宜作为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料的分散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94369.2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IPC: C01G33/00 , C01B25/42 , H01M4/38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铌盐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和三乙胺搅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所述第一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NbCl5与盐酸混合液混匀,得到的分散液在130~15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得到的沉淀与甲醇混合,得到第一溶液;所述第二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六氯环三磷腈、4,4’‑二羟基二苯砜和甲醇混合后,得到第二溶液;b)将所述反应产物在600~800℃下煅烧,得到铌盐材料。本发明采用聚合物辅助一步煅烧的方法合成铌盐材料,所述铌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最终制得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较优。
-
公开(公告)号:CN114551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6524.0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IPC: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尿素、CoCl2·6H2O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将所得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将所得产物进行过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钴纳米棒模板;将石油沥青和模板混合后进行两步煅烧、酸洗、过滤、烘干,得到Co‑HPCN。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o‑HPCN与硫混合,通过液相渗透‑熔融扩散策略合成Co‑HPCN/S。本发明制备得到的Co‑HPCN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以及中空囊泡结构,且钴原子簇高度分散在碳基底中。采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Co‑HPCN/S正极材料构筑的锂硫电池表现出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正极电极片和锂硫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59421.6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氮掺杂硅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先将苯胺单体、纳米硅粉分散到酸液中,再与过氧化氢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形成聚苯胺包覆的纳米硅材料,最后再进行炭化处理,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胺包覆的纳米硅材料。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反应和一步炭化即可,无需多个复杂繁琐步骤,而且不需要模板剂或刻蚀剂来辅助形成核壳,且条件温和,大大简化了制备过程和操作难度,降低了制备成本,且由于未使用模板剂或刻蚀剂从而避免了对这些试剂的后期处理;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能够保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7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92967.X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IPC: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替代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清洁燃料由包括生物柴油基础组分、助溶剂、分散剂、改性剂、甲醇和石化柴油的原料制备得到;所述生物柴油基础组分由棕榈油和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所述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钾和硝酸铈。本发明在制备述生物柴油基础组分的过程中,提高了反应温度,延迟了反应时间,同时采用包括氢氧化钾和硝酸铈为催化剂,因此,在发生酯交换反应的同时发生多种复杂反应,得到产物包含多种含氧极性化合物,促进甲醇在其中分散,形成分散更细,更稳定的乳液。采用上述生物柴油基础组分与其他组分协同作用,可以形成分散粒度小、稳定时间长的清洁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294369.2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IPC: C01G33/00 , C01B25/42 , H01M4/38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铌盐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和三乙胺搅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所述第一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NbCl5与盐酸混合液混匀,得到的分散液在130~15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得到的沉淀与甲醇混合,得到第一溶液;所述第二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六氯环三磷腈、4,4’‑二羟基二苯砜和甲醇混合后,得到第二溶液;b)将所述反应产物在600~800℃下煅烧,得到铌盐材料。本发明采用聚合物辅助一步煅烧的方法合成铌盐材料,所述铌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最终制得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较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1357.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IPC: B01J20/18 , C01B3/56 , B01J20/30 ,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纯化领域,具体是一种氢气一体化纯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氢气一体化纯化材料,在常温条件下可将高纯氢中微量醛、酸、氨、CO2、卤素等杂质的同时脱除,纯化后醛、酸、氨、CO2、卤素等杂质满足燃料电池车用氢气国标GB/T37244‑2018要求,即甲醛≤0.01ppm,甲酸≤0.2ppm,NH3≤0.1ppm,CO2≤2ppm,总卤化物≤0.05ppm,同时不产生新的杂质。试验表明,针对工业副产氢经PSA提纯及深度脱除硫化物和CO后的典型气源,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氢气一体化纯化材料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纯化,该气源的各项杂质同时被脱除,含量满足国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92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7040.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IPC: H01M8/04029 , H01M8/04701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系统,包括储存有燃料的燃料储存装置,与燃料储存装置相连并用于将燃料转换为电能的燃料电池系统,与燃料电池系统相连的第一热量利用单元,与燃料电池系统相连的第二热量利用单元:当燃料电池系统内部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热量利用单元回流至燃料电池系统,以实现对燃料电池系统内部的升温;当燃料电池系统内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且外部有热量需求时,第二热量利用单元对经过自身的冷却液的热量进行回收。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热量利用单元和第二利用单元实现对燃料电池系统余热的利用,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能量浪费,且第一热量利用单元可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95191.3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
IPC: C07C271/16 , C07C269/02 , C07C269/08 , H01M10/0565 , H01M10/054 , H01M10/058 , C08F283/06 , C08F22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AUN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AUN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三乙胺、甲基丙烯酸基异氰基乙酯、羟基丙腈和无水二氯甲烷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b)将所述反应液依次采用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c)将步骤b)洗涤后的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减压蒸馏,得到MAUN单体。本发明制备的有机小分子单体MAUN能够有效的抑制钠盐在电极材料上的分解,同时该单体能够稳定界面层,因此需要更少的钠盐比例就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同时降低电池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