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5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4772.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50/457 , H01M50/489 , H01M50/497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该隔膜包括:基膜和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基膜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远离所述基膜的一侧;所述第一涂层包括反钙钛矿材料,所述第二涂层包括有机固态电解质。由此可以提高隔膜的离子传输能力,将其应用于电池时可提升电池的快充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05591.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4/36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该复合极片包括固态电解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和集流体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层至少一侧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孔,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设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覆盖所述孔,所述集流体层设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远离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一侧。本申请提供的复合极片,旨在降低界面接触电阻,提升电池的快充性能,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94211.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复合集流体包括基膜,铜层,铜层位于所述基膜的至少一个面上;铜层的表面具有孔洞;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阵列位于孔洞的表面;Cu2Se纳米阵列,Cu2Se纳米阵列位于碳纳米管阵列的表面。同时具有孔洞结构、碳纳米管阵列和Cu2Se纳米阵列的复合集流体能显著降低电池循环后的内阻,提升电池快充能力的同时,抑制负极表面发生析锂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4146.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酚醛树脂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酚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水和催化剂混合形成酚‑醛溶胶;将表面活性剂和环己烷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与酚‑醛溶胶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5~100℃,反应时间为36~200h,形成凝胶微球,干燥处理;将干燥处理后的凝胶微球进行炭化反应形成酚醛树脂炭微球。该酚醛树脂炭微球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可逆比储钠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3793.1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片、电池以及用电设备,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活性物质层设于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的性能参数为y,第二活性物质层的性能参数为t,根据公式#imgabs0#获取y,根据公式#imgabs1#获取t,a为第一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b为第一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的D50,c为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时的反弹率,d为第二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e为第二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的D50,f为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时的反弹率;满足关系式:0<y≤0.1,0.02<t≤0.2。由此,通过同时考虑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活性物质的D50以及极片的反弹率,能够构造良好的梯度孔隙结构,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36488.2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4/38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负极极片和二次电池。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氧化硅硅源、还原剂、熔盐和碳源前驱体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在惰性气氛中,使得混合原料在预定温度下发生还原反应和碳化包覆反应,得到预产品混合物;对预产品混合物进行清洗,得到碳包覆硅的硅碳复合材料。采用一步法制备纳米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在还原剂还原氧化硅得到硅材料的同时,碳源前驱体被碳化得到碳材料,碳材料对硅材料进行碳包覆,三个反应过程中同时进行,简化了反应流程,进一步缩短了工艺反应时间和能耗;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材料作为二次电池的负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提升明显,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3800.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4/36 , H01M5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片以及电池单体,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负极片包括:集流体,集流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位于集流体的相对两侧;两个活性物质层,两个活性物质层分别设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活性物质层包括多个子活性物质层,多个子活性物质层层叠设置,活性物质层形成有浸润通道,浸润通道从活性物质层背离集流体的表面延伸至最内层子活性物质层。通过在集流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活性物质层,浸润通道从活性物质层背离集流体的表面延伸至最内层子活性物质层,能够提升电解液的浸润能力及活性物质层的反应面积,同时增加了锂离子迁移通道及迁移速率,进而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快充能力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9121.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迂曲度的原位测量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极片,将第一极片组合成对称电池;对对称电池进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得到对称电池的奈奎斯特图,根据奈奎斯特图确定对称电池的正极迂曲度;获取第二极片,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组合成全电池;第二极片与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将全电池的荷电状态调整到预设状态,基于至少三种不同的环境温度对调整后的全电池进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得到调整后的全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优化,得到全电池的总阻抗;总阻抗包括全电池的正极和全电池的负极的界面阻抗之和以及液相阻抗之和;根据总阻抗以及对称电池的正极迂曲度确定全电池的负极迂曲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6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5488.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G01R31/66 , G01R31/385 , G01R31/38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极耳焊接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电池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完成焊接的待测电池的极耳连接内阻;在所述极耳连接内阻小于或等于第一内阻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待测电池进行充放电,获取所述待测电池的极耳温度数据;基于所述极耳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测电池的第一温升速率;将所述第一温升速率和目标温升速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池的焊接质量检测结果,所述目标温升速率为极耳焊接质量合格的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温升速率。该方法通过监测完成焊接的待测电池极耳处的温升速率,判断待测电池极耳处的焊接质量,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虚焊情况,且对电池结构无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3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10285.1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和电池。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外壳层,内核包括硬碳石墨颗粒和硅基颗粒,硬碳石墨颗粒包括石墨材料和多孔硬碳层,多孔硬碳层包覆石墨材料;硅基颗粒邻接硬碳石墨颗粒;外壳层包覆内核,外壳层包括软碳层和各向同性微粒,各向同性微粒嵌入所述软碳层。采用该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不仅具有高容量,而且具有优异的快充的性能和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