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96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0499711.7
申请日:2023-05-05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03D17/00 , G06Q10/0639
摘要: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风机性能的评估方法及其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对每台风电机组在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运行数据中的风功率散点进行数据清洗以将风功率散点划分为正常风功率散点和非正常风功率散点;基于每台风电机组的正常风功率散点进行计算,获取每台风电机组的散点离散度;基于每台风电机组的正常风功率散点进行拟合,获取每台风电机组的单机拟合功率曲线;根据所有单机拟合功率曲线获取所有风电机组的平均功率曲线,并将每个单机拟合功率曲线与平均功率曲线进行对比,获取每个风电机组的功率达标度;将散点离散度和功率达标度作为评估指标以对风电机组进行性能评估。本申请实现风机性能的综合性分析评价及问题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5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910473034.5
申请日:2019-05-31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耦合水储能供能系统,所述热泵机组耦合水储能供能系统,包括:热泵机组、蓄能水罐、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切换水路;所述蓄能水罐、所述热泵机组的换热器的第二路、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切换水路相连,以使所述蓄能水罐、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路、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之间可选择性地连通,且所述切换水路具有水泵;所述热泵机组耦合水储能供能系统具有第一供热工作模式、第二供热工作模式、第一供冷工作模式、第二供冷工作模式。本申请的热泵机组耦合水储能供能系统,可以平衡了日间冷/热负荷,降低热泵机组装机容量,可以在谷电时段蓄冷/热,白天峰平电时段放冷/热,降低了用户的用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750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6595.4
申请日:2024-09-27
申请人: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气体扩散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高强度、梯度结构气体扩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将特点尺寸的金属纤维制成金属纤维毡,再将特定粒径的氢化脱氢金属粉末压制成多孔生坯金属板,再将二者压制在一起,然后采用复合烧结的方式,使二者的界面发生固溶,形成复合材料,既保证了材料的强度,同时也提升了材料的孔隙率。在烧结后降温过程中,对复合材料进行渗氮处理,并控制渗氮处理的具体工艺,使复合材料表面形成金属氮化物层,可提升其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的导电性,避免氧化膜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4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6821.X
申请日:2023-04-28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仿真模型的直流微电网暂态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搭建直流微电网的仿真拓扑结构系统模型;对仿真拓扑结构系统模型进行功能性区块划分,获得区块划分结果;根据区块划分结果对仿真拓扑结构系统模型的多种运行模式进行仿真模拟,获得模拟结果信息;将直流微电网中的开关元件在仿真拓扑结构系统模型进行实时仿真网络剖分,获得分布模拟集合;根据仿真拓扑结构系统模型与区块划分结果,确定直流微电网的实时仿真解耦方案;根据模拟结果信息、分布模拟集合和实时仿真解耦方案,获得直流微电网的暂态分析结果。本申请可对直流微电网进行分区模拟,使得模型更加贴合实际,且运行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07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566905.0
申请日:2023-11-22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公开提出一种固体热解气化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料装置(1),包括进料斗和双轴破碎机,用于填充固体物料,并将固体物料粉碎为颗粒物;干燥热解装置(2),用于对颗粒物进行干燥处理和热解处理,以得到炭化物料和热解气;破碎装置(3),用于接收炭化物料,并将其粉碎为炭粉;输送系统,用于接收炭粉以形成炭粉流,并将炭粉流输送至气化系统;气化系统,用于接收热解气和炭粉流进行气化处理,以得到合成气;换热系统,用于对气化系统和干燥热解装置(2)进行换热处理。基于本公开的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物料反应率、碳转化率和能源利用率,从而使固体废弃物安全、高效地干燥热解、破碎、气化,产生有效气(CO+H2)含量高的高品质合成气。
-
公开(公告)号:CN1173298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407824.6
申请日:2023-10-26
申请人: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堆积床和堆积床的放热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换热床体、进风组件和遮挡件,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腔室,壳体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换热床体安装在第一腔室内,换热床体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进风组件与第一进风口连通;遮挡件与壳体可移动地相连,遮挡件具有封闭第二进风口的第一临界位置和打开第二进风口的第二临界位置。本申请在放热时可利用堆积床内部空气流动形成的堆积床内外压差作用,将外界空气吸入堆积床内部,以提高放热过程中堆积床内的新风量,从而实现高效率放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47542.5
申请日:2023-04-03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0
摘要: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双馈发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飞轮单元、双馈变流器单元以及飞轮控制单元,其中,每个飞轮单元,包括飞轮本体以及连接的双馈发电机,其中,双馈发电机的定子侧绕组与交流电网连接;双馈变流器单元,包括一个网侧逆变单元以及与网侧逆变单元连接的至少一个机侧整流单元,其中,网侧逆变单元与交流电网连接,机侧整流单元分别与双馈发电机的转子侧绕组连接;飞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飞轮单元和双馈变流器单元以进行飞轮储能系统充电或放电,由于双馈发电机定子侧直接连接电网,双馈变流器机侧整流单元并联到直流母线的方案,因此省去了多个网侧逆变单元,由单个逆变单元统一并网,减小飞轮储能系统的尺寸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40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229457.0
申请日:2022-10-08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6/9535 , G06F16/901 , G06Q20/40 , G06N20/00 , G06Q30/0201
摘要: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智能推荐的新能源辅助交易系统中,资产确权模块,用于获取能源项目出售方和/或能源项目购买方上报的资产信息,并根据资产信息对能源项目出售方和/或能源项目购买方进行资质审核完成资产确权;综合评价模块,用于提取资产信息中的指标数据,基于指标数据对能源项目出售方和/或能源项目购买方进行综合评价,并输出对应的综合评价报告;交易智能匹配模块,用于基于能源项目购买方的综合评价报告,利用智能推荐算法从资产信息库中获取与能源项目购买方匹配的待售项目,并将匹配结果推送至能源项目购买方。本申请中的综合评价报告不受主观因素影响,从而使得基于综合评价报告推荐项目的结果更加准确,提高了系统的成功交易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87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71256.9
申请日:2024-08-26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出一种随动掺氢系统及其流量调节方法,涉及天然气掺氢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天然气管路中的第二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氢气的第一体积流量值;获取混合气体管路中的第三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混合气体的第二体积流量值;根据第一体积流量值和第二体积流量值,确定随动掺氢系统的实际掺氢比例;根据实际掺氢比例与随动掺氢系统配置的给定掺氢比例之间的误差,对天然气管路中的天然气流量进行调节,及对氢气管路中的氢气流量进行调节,以使随动掺氢系统的实际掺氢比例达到给定掺氢比例。由此,可以实现氢气和天然气的混合输运,且,还可以实现掺氢比例的动态调节和精准调节,不仅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还可避免对天然气管道造成氢脆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804757.5
申请日:2023-06-30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直流微网可再生能源制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的发电数据,获取发电负荷序列,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Q个用电端的用电数据,获取Q个用电负荷序列,然后将两种序列进行平衡分析并计算获得Q个富余电荷序列,再由Q个富余电荷序列对直流输电网中的储能装置进行储电量寻优,获取荷电状态最优序列,最后获取Q个用电端的Q个实时用电负荷,当其与所述发电负荷序列满足预设负荷偏差时,根据所述荷电状态最优序列,对用电端进行氢能转换。实现了通过灵活控制发电和制氢效率,来提高微电网系统的自消纳和自稳定能力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