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合金钢锻造的增压锻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0354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470220.0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合金钢锻造的增压锻造工艺,涉及高合金钢锻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坯料准备:选择低碳高合金不锈钢铸锭锯口水并切除冒口废料;S2、加热:将低碳高合金不锈钢铸锭放入加热炉内,先在5~6小时内加热至800~850℃并保温2~3小时,然后在3~4小时内加热至950℃,最后在1~2小时内降温至1160~1180℃并保温5~8小时;该用于高合金钢锻造的增压锻造工艺,在转杆远离扇形块的一端向上移动时,同步带动驱动杆向上移动,由于弧形板设置在驱动杆的上端,从而使得弧形板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弧形板对锻造过程中的坯料进行位置调整,防止坯料脱离固定板,保证锻造压力分布均匀,使最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标准。

    一种高温合金丝冷加工延伸用冷拔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346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9216.8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丝冷加工延伸用冷拔工艺,本发明涉及合金制造技术领域。该高温合金丝冷加工延伸用冷拔工艺,通过导向输送架的设置,在对工件本体进行冷拔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工件本体的导向作业,同时通过导向杆与导向轮的运行能够施加对工件本体的推送力,能够减小牵引过程中工件本体穿过模具本体的位置所受的拉力,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工件本体进行导向输送,保证设备的适用范围,同时提升了设备的冷拔效果。

    一种高温合金工件锻造工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59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55359.2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合金工件锻造工艺,包括锻造架、锻造部件及切位部件,锻造架的内部设有锻造部件。通过两个锻打架做相互远离的移动,带动L形拨块一同移动,带动直槽移动,当直槽的开口处与第二推导环的表面接触后,拨动第二推导环一同向右移动,第二推导环移动通过调节丝杆带动第一推导环一同移动,进一步在拉杆与摇臂的铰接作用下,带动外罩顺时针转动,使棘爪随外罩顺时针转动的期间,带动棘轮连同扭接套一同转动,扭接套转动进一步带动位于其内部的导向部件一同转动,从而带动被导向部件定位的合金工件一同转动,对合金工件的锻打角度调节,有利于对合金部件的全方位锻打,进一步提升合金工件表面锻打的一致性。

    一种钛合金丝材热处理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24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70362.7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丝材热处理方法,涉及丝材热处理技术领域,夹持装置对丝材进行拉动,利用收卷装置对丝材进行收卷;收卷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转动设置有驱动杆,安装架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驱动杆固定连接,安装架内固定设置有滑动杆,夹持装置设置在滑动杆上,驱动杆上转动设置有驱动件;本发明中通过夹持装置和驱动件的配合,使相邻的两组夹持装置通过反向运动来实现对钛合金丝材的夹持与松开,从而确保钛合金丝材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均匀的夹持状态,使丝材在经过高频加热机时保持稳定,从而减少因张力引起的丝材变形和应力集中,降低断裂或裂纹的风险。

    一种铝合金薄壁壳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及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360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98136.5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薄壁壳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及加工工艺,涉及铝合金薄壁壳体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空心底座,所述空心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本发明不仅能够对不同大小的铝合金圆管壳体进行抵紧固定,同时还能使被固定住的铝合金圆管壳体进行公转的同时还能进行自转,使铝合金圆管壳体能够充分的电镀液接触,还能够使搅拌叶进行公转的同时还能进行自转,从而能够对电镀桶内的电镀液进行充分搅动,能够使电镀后的铝合金圆管壳体再次进行公转和自转,将表面粘附的电镀液甩出,同时还使增压盒内的热气通过喷气盒上的喷头向被固定的铝合金圆管壳体喷出,加快了铝合金壳体的干燥速度。

    一种高温合金部件热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26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09006.3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铌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温合金部件热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将钛白粉、铝粉、CaO、CaF2、五氧化二铌作为原料传输至球磨机内进行混合及球磨处理得到混料;将混料传输至熔炼炉内经过熔炼、冷却处理得到高铌钛铝合金铸锭;将高铌钛铝合金铸锭经过热锻处理得到高铌钛铝合金方坯,随后经过热轧得到高铌钛铝合金厚板;将高铌钛铝合金厚板经过固溶、淬火处理得到耐高温高铌钛铝合金厚板;根据对耐高温高铌钛铝合金厚板的质量进行分析实时调控固溶处理时的固溶温度;将耐高温高铌钛铝合金厚板经过冷轧、激光焊接处理得到铌合金部件。本申请通过实时调控固溶处理时的固溶温度,提高了铌合金部件的制备质量。

    一种用于高合金钢锻造的增压锻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035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70220.0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合金钢锻造的增压锻造工艺,涉及高合金钢锻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坯料准备:选择低碳高合金不锈钢铸锭锯口水并切除冒口废料;S2、加热:将低碳高合金不锈钢铸锭放入加热炉内,先在5~6小时内加热至800~850℃并保温2~3小时,然后在3~4小时内加热至950℃,最后在1~2小时内降温至1160~1180℃并保温5~8小时;该用于高合金钢锻造的增压锻造工艺,在转杆远离扇形块的一端向上移动时,同步带动驱动杆向上移动,由于弧形板设置在驱动杆的上端,从而使得弧形板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弧形板对锻造过程中的坯料进行位置调整,防止坯料脱离固定板,保证锻造压力分布均匀,使最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标准。

    一种高韧性高耐磨钢的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441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34127.2

    申请日:2024-05-21

    Inventor: 王涛 杨肖 王建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高耐磨钢的加工工艺。一种高韧性高耐磨钢的加工工艺,包括:冶炼处理、复合孕育剂制备、喂线孕育处理和铸造及热处理。通过复合孕育剂中复合碳化硅粉体的使用及添加,便于利用纳米碳化硅的尺寸效应,使得纳米碳化硅在钢液中快速扩散并迅速弥散分布在钢液中,有利于细化晶粒度,增加钢材的强度和塑性,并且,在钢液入铸后,对铸件表面进行快速喷水冷却,能够加快钢液凝固并细化钢内部组织,进而经过相应温度的等温淬火热处理及回火热处理后,能够获得马氏体、贝氏体、残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有效提高钢材的韧性与耐磨性能。

    一种钛合金棒材智能锻造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58451.4

    申请日:2023-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金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棒材智能锻造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钛合金棒材各电磁感应线圈的电流及钛合金棒材各特征点的温度变化向量;构建各特征点每次锻造的形变量重要系数及温度偏离指数,进而得到各电磁感应线圈的搜索分配指数;构建遗传算法中每个个体的自适应函数及每轮迭代优化的搜索分配指数向量,结合搜索分配指数向量对每次迭代优化过程中的交叉率及变异率进行动态调整;通过仿真软件结合遗传算法经过预设次数的迭代优化,将自适应度函数最低的个体作为最优加热参数向量。从而实现钛合金棒材锻造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准确设定,保证钛合金棒材锻造质量。

    基于图像处理的连接管连接头质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1504B8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375866.X

    申请日:2023-04-11

    Inventor: 王家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连接管连接头质量检测方法。采集连接管连接头的正面灰度图像;根据每个像素点的梯度显著程度以及对前景像素点簇类的隶属度获取每个像素点的近圆度限制因子;根据每个像素点的近圆度以及近圆度限制因子构建目标函数对灰度图像进行模糊均值聚类;获取每次聚类后的目标函数值,直到相邻两次聚类结果的目标函数值之差小于设定阈值,得到多个最优簇类;将近圆度均值最大值对应的最优簇类作为异常区域,根据异常区域对连接管连接头进行质量检测。本发明通过两个限制因子对图像聚类过程进行限制,能够有效提升图像分割效果,从而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