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35812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10283260.0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环,包括固定卡环、集流线圈、接触金属片、导电螺丝和定位螺丝。所述固定卡环的上表面设置有线圈安装槽,侧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锁紧所述固定卡环的安装接口;所述集流线圈放置在所述固定卡环的线圈安装槽内;所述接触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固定卡环的下方;所述导电螺丝从上到下贯穿所述固定卡环,连接所述集流线圈和所述接触金属片;所述定位螺丝从外到内贯穿所述固定卡环。本发明提供的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环具有独特开环设计,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各种不同型号的支柱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表面,采集绝缘子表面的泄露电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装置,具有测量准确、安装方便、快捷、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3757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450211.1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2E60/76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建模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调控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分析规划后配电网可靠性预测评估的模糊建模,对待进行可靠性预测评估的配电网进行化简,基于配电网模糊建模对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进行预测评估分析,力求较为准确地定量分析出各种配电网建设、改造以及各种技术、管理措施对规划后的配电网可靠性水平的影响,评估预测出较为合理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以此进行规划年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优化调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506825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110330908.5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试验研究所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污参数测量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污参数摄影测量方法。整个方法包括:1)向输变电设备投射线激光,立体相机旋转采集输变电设备多立体影像,2)基于多立体影像对的输变电设备防污参数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本专利提出基于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原理的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污参数测量方法,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获取输变电设备带激光条的影像,采用光学的三角法测量视觉原理,实现输变电设备结构参数的重建和量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82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27723.4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53 , Y02E60/7861 , Y04S40/126 , Y04S4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主站系统与配电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与配电终端一一相连,用于采集与其对应的配电终端内电网一次设备的电力信息,将采集到的电力信息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中、或将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指令数据发送到与其对应的配电终端;APN传输网络,用于按照预设的通信协议接收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的电力信息后,将所述电力信息发送到主站系统、或将所述主站系统发送出的指令数据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转发到相应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配电主站系统与配电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方法。本发明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准确并大大降低通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1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27855.7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EMS的110kV地区电网网络重构方法,包括:实时数据获得步骤,从电网调度中心的EMS获得包含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断面;多环网络构造步骤,搜索电网中可参加重构的设备,并构造基于指定重构设备的多环网络;多环网络解环步骤,根据从EMS中获得的参加重构设备的数据断面,将所述多环网络解环成为辐射状网络。本发明可有效实现110kV地区电网的在线网络重构,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8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127723.4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53 , Y02E60/7861 , Y04S40/126 , Y04S4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主站系统与配电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与配电终端一一相连,用于采集与其对应的配电终端内电网一次设备的电力信息,将采集到的电力信息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中、或将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指令数据发送到与其对应的配电终端;APN传输网络,用于按照预设的通信协议接收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的电力信息后,将所述电力信息发送到主站系统、或将所述主站系统发送出的指令数据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转发到相应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配电主站系统与配电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方法。本发明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准确并大大降低通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299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110127707.5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5 , Y04S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方案配电网故障处理方法,包括:在主站系统中建立配电网内一次设备的内存拓扑,并将所述拓扑模型中的一次设备属性映射到所述内存拓扑中;主站系统接收到馈线故障信号后,确定各发生故障的馈线的故障区域及处于各故障区域边界上待控设备;计算各故障区域的全局设备处理方案,并计算各故障区域的三遥设备处理方案;输出上述全局设备处理方案和三遥设备处理方案供调度人员选择指导执行。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多方案配电网故障处理装置。本发明可向调度人员提供故障处理最及时的和使故障隔离区域最小化的多种故障处理方案,达到故障处理的最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15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127855.7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EMS的110kV地区电网网络重构方法,包括:实时数据获得步骤,从电网调度中心的EMS获得包含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断面;多环网络构造步骤,搜索电网中可参加重构的设备,并构造基于指定重构设备的多环网络;多环网络解环步骤,根据从EMS中获得的参加重构设备的数据断面,将所述多环网络解环成为辐射状网络。本发明可有效实现110kV地区电网的在线网络重构,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86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054699.6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保护用硬压板远程监视系统,其硬压板是在现有硬压板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具体是在底座上增设小孔和接线柱,在盖板上增设相应的导电触头,使底座与盖板相合时形成两条通路,投入时对应一条通路,退出时对应另一条通路,盖板旋转完成通路的切换,CPU处理模块向两条通路的一端发送电信号,从另一端接收电信号,判断接收到的电信号是由哪条通路所发送,据此得出硬压板的投退状态并通过变电子站以太网交换机和中心站以太网交换机将投退信息发送至中心站硬压板状态显示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系统对应的方法和建立上述系统的方法,三者结合使用即可实现对变电站保护用硬压板投退状态的远程监视。
-
公开(公告)号:CN102064509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28346.9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志军 , 李汉明 , 刘庭 , 魏前虎 , 霍锋 , 詹铭 , 戴敏 , 邓世聪 , 刘凯 , 曹宁 , 邬雄 , 张育华 , 谷定燮 , 周伟才 , 周沛洪 , 李振强 , 娄颖 , 何慧雯
IPC: H02G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杆塔内侧竖直接地引下方法及其杆塔。该发明中地线横担采用金属材料,在地线横担的中心引出一段一定长度的沿导线方向的接地引下线上金属横担,在此上金属横担的末端垂直引下接地引下线,该接地引下线在下相导线下方一定距离通过接地引下线下金属横担联接到杆塔上,然后接地引下线向下顺着塔身接地,如果塔身下部分是钢管,接地引下线可直接接在钢管上来接地。增加的接地引下线上下金属横担实现了在塔头接地引下线与复合材料塔身隔开了一定距离。该发明增强了线路耐工频污闪的能力,增强了线路耐雷电冲击绝缘强度,避免了雷电闪络后的工频续流对复合绝缘子的烧伤,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