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噁嗪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8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73039.3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其可抑制在制造含有烯丙基的苯并噁嗪化合物时因高分子量化而导致的纯度降低,从而可制造高纯度的苯并噁嗪化合物。作为解决方法,提供一种通式(1)所表示的苯并噁嗪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溶剂馏除工序,所述溶剂馏除工序是将苯并噁嗪溶液在20℃以上85℃以下的范围内通过蒸馏而去除溶剂,所述苯并噁嗪溶液含有通式(1)所表示的苯并噁嗪化合物和在1个大气压下的沸点为30℃以上90℃以下范围的酯类溶剂。[化1]#imgabs0#[化2]#imgabs1#

    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薄膜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777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80060548.2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介电特性经提高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作为解决方法,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以聚酰亚胺整体的60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范围含有通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化1]#imgabs0#式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卤代烷基或者卤素原子,n表示1或2。

    异甘露醇-双(偏苯三酸酐)的结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4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80077530.9

    申请日:2022-11-21

    Inventor: 矢岛和尚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为高纯度且适合作为树脂原料的异甘露醇‑双(偏苯三酸酐)的结晶。作为解决方法,提供一种异甘露醇‑双(偏苯三酸酐)的结晶,尤其是一种具有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得的特定范围的熔融吸热峰,或在由Cu‑Kα射线测得的粉末X射线衍射峰图谱中具有特定峰的异甘露醇‑双(偏苯三酸酐)的结晶。

    联萘类的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91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80039341.3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效率良好,且可轻易去除无机盐的联萘类的新型制造方法。作为解决方法,提供一种式(2)所表示的2,2’‑双(烷氧基羰基甲氧基)‑1,1’‑联萘类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碳原子数5~8的脂肪族酮溶剂中,于碱金属碘化物的存在下,使1,1’‑联萘‑2,2’‑二醇与式(1)所表示的氯乙酸酯类进行反应。

    无色透明加工品用聚酰亚胺树脂材料、新型聚酰亚胺

    公开(公告)号:CN117396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80036118.2

    申请日:2022-04-20

    Inventor: 今井凉太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无色透明性,且兼备高耐热性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该特性的新型聚酰亚胺。作为解决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色透明加工品用聚酰亚胺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亚胺,式中,X表示直接键合或磺酰基(‑SO2‑),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卤化烷基或卤素原子,m、n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

    熔融加工用材料及熔融加工品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11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80035370.1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兼备高耐热性和优异的熔融流动性的聚酰亚胺,及含有该聚酰亚胺的具有高耐热性和优异的熔融加工性的熔融加工用材料。作为解决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熔融加工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亚胺,式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卤化烷基或卤素原子,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X表示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2价的化学基。[化学式1] [化学式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