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2.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9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71516.2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第2壳体通过卡止结构与具有内壁和外壁的第1壳体合体的情况下,能容易地检测卡止状态的适当与否。连接器具有壳体的合体结构,该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包括外壁和位于比外壁靠内侧的内壁;以及第2壳体,与第1壳体合体,第2壳体具有卡止片,卡止片包括卡止片主体和检测用突起部,卡止片主体配置于外壁与内壁之间,检测用突起部从卡止片主体向外壁侧突出,在卡止片主体和内壁的一方形成有卡止凸部,并且在另一方形成有卡止凹部,卡止凸部卡止于卡止凹部,在外壁形成有配置检测用突起部的检测用突起部。

    布线模块
    4.
    发明公开
    布线模块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8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70583.2

    申请日:2023-10-02

    Abstract: 布线模块(20)装配于电池层叠体(11L),电池层叠体(11L)通过层叠多个具备电极引线(12)的层压型电池(11)而构成,并具备层压型电池(11)的电极引线(12)彼此交叠并接合的接合部(13),布线模块(20)具备:端子(30);电线(45),与端子(30)连接;以及保护器(50),保持端子(30)和电线(45),端子(30)具备:主体部(31);连接部(32),从主体部(31)延设,与构成接合部(13)的电极引线(12)在第1方向上对置并连接;以及弯折板部(33),经由弯曲部(35)与主体部(31)连接,向第1方向上的层压型电池(11)侧延伸,保护器(50)具有:保护器主体(51);凹部(56),相对于保护器主体(51)向第1方向上的层压型电池(11)侧凹陷,收纳弯折板部(33);以及至少一个挠曲片(62),从保护器主体(51)延伸,能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挠曲变形,挠曲片(62)具备:多个板部(63),沿第1方向延伸,在第2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和至少一个连结部(64),连结邻接的两个板部(63)的第1方向上的端部,多个板部(63)至少具备与保护器主体(51)连接的基端侧板部(63B)和以与端子(30)对置的方式配置的顶端侧板部(63A),顶端侧板部(63A)具备卡止部(65A),卡止部(65A)配置于凹部(56)内,从第1方向上的与层压型电池(11)侧相反的一侧与弯折板部(33)卡止,通过板部(63)和连结部(64)从基端侧板部(63B)到顶端侧板部(63A)交替地连接,从而挠曲片(62)形成波纹管状。

    线束布设装置
    5.
    发明公开
    线束布设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8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80071792.9

    申请日:2023-10-02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适用于电路数彼此不同的多种线束的线束布设装置。线束布设装置具备引导部、滑动件及线束。引导部包括:彼此相向的第一轨道部件及第二轨道部件、和以在第一轨道部件与第二轨道部件之间产生收容空间的方式对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进行定位的间隔件。滑动件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方式支撑于引导部。线束包括:滑动件固定部,固定于滑动件并与滑动件的移动联动;以及移动区间,与滑动件固定部相连并且通过滑动件的移动而在收容空间内移动。

    连接器
    8.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563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80065327.4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连接器(10)具备壳体(11)、矛状部(11B)、开口部(11F)和外壁部(13B)。壳体(11)具有供端子零件(12)插入的腔(11A)。矛状部(11B)与插入腔(11A)内的端子零件(12)卡止以防止端子零件(12)脱出,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开口部(11F)在壳体(11)的外壁面开口,能够使矛状部(11B)在外壁面上露出。外壁部(13B)以覆盖开口部(11F)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1)。外壁部(13B)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在分离位置,外壁部(13B)与矛状部(11B)分离而容许矛状部(11B)弹性变形,在接近位置,外壁部(13B)接近矛状部(11B)而抑制矛状部(11B)的弹性变形,并保持矛状部(11B)与端子零件(12)卡止的状态。

    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17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80063472.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壳体的形状,使连接器进一步小型化。连接器是保持端子的连接器,具备形成有能够收纳端子的空腔的壳体、和能够相对于壳体在临时装配位置和正式装配位置装配的止动体,止动体包含能够在临时装配位置临时卡止于空腔内的端子的矛状件、和能够在正式装配位置卡止于空腔内的端子的卡止凸部。

    端子单元、阴端子、阳端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17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80063474.8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子单元,能抑制阳端子相对于阴端子在板宽方向上的移位,能抑制由阴阳端子之间的微滑动摩擦导致的接触电阻值的增大。端子单元(10)具备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阴端子(14)具有第1接触部18和第2接触部(20),阳端子(12)具有一对倾斜部(22),第1接触部(18)具有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36),第2接触部(20)具有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46),在一对第1倾斜侧缘部(36)或者一对第2倾斜侧缘部(46)能导通地固定有由分体的金属薄板形成的触点形成零件(28),触点形成零件(28)具有一对第1触点部(56),在阳端子(12)压入到阳端子压入间隙(16)的状态下,通过第1触点部(56)的弹性复原力,第1触点部(56)分别压接于倾斜部(22),且倾斜部(22)分别夹持在第1倾斜侧缘部(36)与第2倾斜侧缘部(46)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