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将液体物料产生微滴的转盘装置及用于制造微球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772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10100422.9

    申请日:2019-01-31

    Inventor: 于崆峒 蒋朝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液体物料产生微滴的转盘装置及用于制造微球的设备,所述装置为转盘结构,在所述转盘结构的中心设置有杯状容器及其驱动装置,杯状容器外侧依次嵌套至少两层蝶形转盘,每一层蝶形转盘均配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启动杯状容器下方的动力装置,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杯状容器中的物料溶液越过杯口,在离心力和撞击力的双重作用下撞击外侧碟形转盘表面形成微滴,形成的微滴移动到转盘边缘,继续撞击内径更长的外侧碟形转盘表面,经过两次或多次作用后,微滴移向最长径的碟形转盘边缘,飞出转盘并逐渐固化形成微球,在装置下方的收集器收集干燥的微球产品。

    一种可同时调节微球粒径和释放的微球制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30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438884.9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调节微球粒径和释放的微球制备系统,包括水相罐(1)、油相罐(2)、静态混合器(3)、调节管路(4)及硬化液罐(5),水相罐和油相罐分别通过水相输送管路(6)和油相输送管路(7)连接至静态混合器进料端,水相输送管路和油相输送管路上均设有计量泵(8),调节管路一端连接静态混合器出料端,另一端连接至硬化液罐,所述调节管路的内径小于静态混合器的内径。本发明控制参数少,易于实现,仅需更换一段管路,造价低,可以有效的降低从小试到放大带来的差异,同时适用于新增微球产线的改造,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为达到限值的工艺设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一种基于液下气流喷雾技术制备多肽类药物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88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442829.2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下气流喷雾技术制备多肽类药物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肽类水溶性药物溶于水,得到内水相药物溶液;将载体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得油相聚合物溶液;(2)将所述油相聚合物溶液加入所述内水相药物溶液中,超声破碎或剪切分散形成初乳液;(3)将初乳液输送至位于液中干燥罐底部的气流喷嘴的液体入口,同时开启气流喷嘴的气体入口,将初乳液雾化,经气流喷嘴的喷嘴口从液下由下至上喷射入液中干燥罐内的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喷射初乳液的同时开启搅拌,形成复乳,接着15‑25℃液中干燥3‑5小时去除有机溶剂,得到多肽药物微球。本发明生产的微球具有高的包封效率、成球率,且生产效率高。

    一种安瓿瓶顶空残氧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8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315375.X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安瓿瓶顶空残氧量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的安瓿瓶和水不溶的固体颗粒物装载于西林瓶中,装载空间占西林瓶总体积的20~40%,随后在西林瓶内注满去除溶解氧的纯化水溶液,对西林瓶密封后震摇,在固体颗粒物的作用下安瓿瓶破碎,静置西林瓶,使安瓿瓶内顶空气体集中于密闭西林瓶的瓶内顶部,用残氧仪探针检测西林瓶瓶内顶部气体残氧量。本发明方法检测安瓿瓶顶空残氧时无需水下操作,避免了误将水分带入残氧仪造成仪器的损坏,且收集后的顶空空气可以长期保存至西林瓶中,无需时时检测,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该方法还可以方便地一次收集多个安瓿瓶内顶空气体。

    一种高包封率的亲水性药物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078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100418.2

    申请日:2019-01-31

    Inventor: 于崆峒 蒋朝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包封率的亲水性药物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将初乳液供入转盘装置中心的杯状容器,启动转盘驱动装置,杯状容器中初乳液被加速越过杯口,并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撞击外侧碟形转盘分散成细小微滴,小微滴被碟形转盘加速继续逃离盘口,去撞击更外侧碟形转盘,在一次或多次撞击分散后,微滴飞出转盘高度分散于主罐体内,在下降运动过程中固化形成微球。利用该制备方法能够以连续化及规模化生产方式生产微球,制备得到的微球包封率高、收率高、有机溶剂残留低、粒度均一可控、且突释效率低。

    用于精确控制西林瓶内气体成分的气体填充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807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34658.2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确控制西林瓶内气体成分的气体填充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气源,每个气源分别通过第一气体运输管路汇合流入到混合器的入口,混合器的出口通过第二气体运输管路连通至与待填充西林瓶相匹配的进气针,待填充西林瓶上还装有胶塞和排气针。该填充装置能够实现西林瓶内气体成分及比例的精准控制,也可以把西林瓶内气体全部置换成一种惰性气体,如氮气,单一气体成分占比高达99.5%。该填充装置尤其适用于实验室产品开发阶段,可用于考察不同的气体成分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及药品在不同比例的气体环境中的贮存稳定性。

    可湿热灭菌的并联式切向流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21016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0228377.1

    申请日:2016-04-13

    Inventor: 周志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湿热灭菌的并联式切向流过滤装置,解决现有的切向流过滤装置采用多个独立过滤装置并联,每一透过端均需连接输出管,管路增加连接体积庞大的缺陷。包括回流区、过滤膜区、进液区和透过区,过滤膜区包括多个由热熔连接的过滤膜间隔的进液通道和透过通道,进液区为整体结构,进液区包括一个进液口及多个进液分流道,回流区为整体结构,回流区包括连通每个进液通道回流端的回流道及一个回流汇聚道,透过区为整体结构,透过区包括连通每个透过通道的透过端流道及一个透过汇聚道。进液区、回流区和透过区均为整体结构,因此无需对每一个进液通道和透过通道进行管路连接,进液区和回流区及透过汇聚道减少了管路连接,也缩小了整体的体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