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4912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823053.8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及系统,能量储存装置包括:能量传输模块、能量储存模块和接口模块;其中,能量传输模块与能量储存模块通过接口模块采用快插式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能量传输模块,用于将能量储存模块中的电能传输至用电负载;能量传输模块,还用于将外部电能传输至能量储存模块中进行储存;接口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工作标准对能量储存模块中的电池接入数量进行调节。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线缆连接的方式,本发明采用快插式的连接方式将能量储存模块和能量传输模块进行连接的,不仅快捷方便还避免了错接的情况,还通过接口模块调节电池的接入数量,使得能量储存装置输出电压可调节且易于维护。

    一种侧冷电池包及其干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93259.3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冷电池包的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底板上将一体成型的冷却管绕设并固定在多个电池模组的两侧,将上盖安装在底板上形成密闭的箱体;S2:通过管道将真空泵与箱体上的防爆阀连通,利用真空泵抽出箱体内的空气,使得箱体内形成负压;S3:断开管道与防爆阀之间的连接,内部为负压的箱体通过防爆阀自动吸入箱体外部的空气,空气中的水汽被防水透气阀拦截;还涉及一种侧冷电池包,其进水温度较高,局部温差较小,且在组装箱体后,将真空泵与防水透气阀连通,利用真空泵抽出箱体内的空气,干燥了电池包内部,电池包内湿度较低,不易产生冷凝。

    一种侧面液冷储能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93178.3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面液冷储能系统,包括柜体、液冷机组和多个电池包,多个所述电池包堆叠在柜体内上部,所述液冷机组安装在柜体内下部,所述柜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液冷机组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冷却管和多个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所述冷却管沿每个电池模组逐个绕设,并与每个电池模组的两侧接触,每个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伸出对应箱体,并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上述方案简化了安装,降低了漏液风险;使得电池包内部的冷却管不易出现漏点,降低了漏液风险;提高了进水温度,可降低冷凝风险,避免冷凝水造成的电芯短路、壳体腐蚀。

    一种浸没式直冷储能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93127.0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没式直冷储能设备,包括侧冷结构,所述侧冷结构与电池模组的侧壁接触,所述侧冷结构内设置有多个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每个所述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沿电池模组中电芯的侧壁逐个绕设;直冷机组工作时,冷媒通过进液管流入多个进液流道,依次经过每个电池模组的两侧后,多个进液流道内的冷媒流入多个出液流道,再沿每个电池模组的两侧回流;所述箱体内填充有浸没液,所述浸没液将侧冷结构和电池模组浸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性好、散热效率高、杜绝热蔓延的浸没式直冷储能设备。

    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3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4746.8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储能EMS、储能BMS、储能PCS以及直冷机组,储能BMS用于实时采集电芯的温度,储能PCS用于实时采集储能电池系统的电气参数,储能BMS和储能PCS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和电气参数均传送给储能EMS,储能EMS根据接收的电气参数得到储能电池系统的有功功率,储能EMS中存储有在不同有功功率区间下的不同温度控制策略,储能EMS根据接收的电芯温度数据以及相应的温度控制策略控制直冷机组进入相应的温控措施。本发明通过储能EMS、储能BMS、储能PCS对直冷机组的联合控制,并采用多层级判断,可以实现对电池温度的精准把控,保证电芯温度始终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

    基于离线辨识电池模型参数的储能管理系统SOC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4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19153.5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离线辨识电池模型参数的储能管理系统SOC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在储能系统调峰、调频、峰谷的应用场景下提取直流侧的电流特征作为获取电池模型参数所需动态测试的输入参数;S2,采用具有不同电流特征的动态测试用例对电芯进行动态测试,获取电芯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的动态响应测试数据;S3,根据电芯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的动态响应测试数据,采用离线辨识方法识别出电池模型的参数集;S4,根据系统工作模式选取电池模型参数,系统工作模式有调峰、调频、峰谷;使用选取的电池模型参数进行SOC估计。本发明所需的电池模型参数集是通过离线辨识而来,无需使用在线辨识方法,降低了运行复杂计算以及数据存储的要求,适用性更广。

    热管理系统
    10.
    发明公开
    热管理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98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40694.4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以及开关单元;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第一电池簇的温度,并对应输出第一温度电信号至控制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第二电池簇的温度,并对应输出第二温度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比较第一温度电信号与第二温度电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值,并在电压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输出导通信号至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在接收到导通信号时,导通第一电池簇与第二电池簇之间的风道连接;控制器在第一电池簇与第二电池簇之间的风道连接导通时,驱动散热风扇控制温度高的电池簇将热量传向温度低的电池簇,从而减少了同时进行制热和制冷的能源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