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30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80092606.0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 日本黑铅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C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敏电阻层为以配置于电流通路的方式设置的热敏电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层包含热敏颗粒、覆盖所述热敏颗粒的表面的多个导电性颗粒、以及粘接多个导电性颗粒的粘结剂,多个导电性颗粒形成导电网络,所述热敏颗粒是至少其表面层为热塑性树脂的颗粒,所述热塑性树脂是与所述粘结剂相比在更低的温度下软化的树脂,所述热敏电阻层以通过所述热塑性树脂发生软化变形而高电阻化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4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680085651.2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新的过充电保护功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具备包含多个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设置于前述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表面的炭质覆膜、且以0wt%以上且20wt%以下包含配置于多个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颗粒间的导电助剂,前述炭质覆膜和前述导电助剂中的至少一者为易石墨化性碳。
-
公开(公告)号:CN110692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1880032145.6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50/543 , H01M50/188 , H01M50/102 , H01M50/172 , H01M50/186 , H01M50/1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密闭式电池的特征在于,该密闭式电池包括:电极层叠体,其包含正极、负极以及分隔件;电解质;外壳体;第1引线端子;以及第2引线端子,第1引线端子和第2引线端子均包括电极连接部、外部连接部以及密封部,第1引线端子或者第2引线端子包括导电部,导电部设为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外壳体的外表面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外壳体的导热系数或者表观导热系数为10W/(m·K)以上且250W/(m·K)以下,收纳于外壳体的电极层叠体和电解质的稳定状态下的有效导热系数为10W/(m·K)以上且100W/(m·K)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805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80065730.0
申请日:2019-10-01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8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使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于多孔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或多孔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包含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以及溶解于所述离子液体中的锂盐。所述阴离子为双(氟磺酰基)酰亚胺离子。所述锂盐为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或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锂。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以1.6mol/L以上且3.2mol/L以下的浓度包含所述锂盐。使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的工序是使温度为50℃以上且100℃以下的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浸渗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0998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50317.2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2/26 , H01M2/02 , H01M2/06 , H01M2/10 , H01M2/30 , H01M10/04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的密闭型电池包括第1夹持件和具有正极、负极及隔板重叠的层叠构造的电极集合体。正极具有正极集电片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具有负极集电片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电极集合体具有正极集电片重叠地从层叠构造伸出的正极伸出部,而且具有负极集电片重叠地从层叠构造伸出的负极伸出部。第1夹持件以将正极伸出部和负极伸出部中的任一者夹裹于第1板部和第2板部之间的方式设置,而且具有第1夹口。由第1夹持件捆束的正极伸出部或者负极伸出部具有通过以第1夹口的第1板部的端部或第2板部的端部为支点地将集电片弯折而形成的第1弯折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6921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80032145.6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密闭式电池的特征在于,该密闭式电池包括:电极层叠体,其包含正极、负极以及分隔件;电解质;外壳体;第1引线端子;以及第2引线端子,第1引线端子和第2引线端子均包括电极连接部、外部连接部以及密封部,第1引线端子或者第2引线端子包括导电部,导电部设为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外壳体的外表面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外壳体的导热系数或者表观导热系数为10W/(m·K)以上且250W/(m·K)以下,收纳于外壳体的电极层叠体和电解质的稳定状态下的有效导热系数为10W/(m·K)以上且100W/(m·K)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3835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80013723.1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5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其将橄榄石型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负极,其将非晶态系碳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分隔件,其被前述正极与前述负极所夹持;非水电解质;和,外壳体,其用于收纳前述正极、前述负极、前述分隔件和前述非水电解质,前述正极、前述负极和前述非水电解质以满足式:(Rn/(Rp+Rn))≤0.54(此处,Rp为前述二次电池充电时源自前述正极和正极反应的正极内阻值,Rn为前述二次电池充电时源自前述负极和负极反应的负极内阻值,(Rp+Rn)为前述二次电池充电时的前述二次电池的端子间内阻值)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7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80005711.5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东芝IT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66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 , H01M10/0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朝向在绝缘体的隔离物9交替地层叠有正电极板1以及负电极板2的电极层叠体I的一个端面侧的规定的区域照射X射线来拍摄X射线图像,并且,调整其强度以使所述铝箔不映到所述X射线图像中,所述电极层叠体I的一个端面侧的规定的区域包含从电极层叠体I的隔离物9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面突出的正极活性物质5的未涂敷部分即铝箔的正极侧连接部7,对所述X射线图像中的作为与正极侧连接部7的边界的正极活性物质5的涂敷端的位置和一个端面侧的负电极板2的端面的位置进行特别指定,基于所述涂敷端的位置和负电极板2的端面的位置来对正电极板1与负电极板2的位置偏移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314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80086931.5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雨水、清洗水等向框体内浸入的蓄电装置。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蓄电装置具备二次电池、具有密闭结构的框体、安全阀及排水用贯通孔,所述框体具备收容所述二次电池的外部容器和在所述外部容器上配置的上盖,所述上盖在上表面具有凹部,所述安全阀配置于所述凹部中,所述排水用贯通孔以贯通所述凹部的侧壁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80085381.0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是在产生了单电池的液体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池监视单元损伤且安全性较高的蓄电装置。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单电池;电池监视部,其监视所述单电池;保护壳体,其收纳所述电池监视部;以及外壳,其收纳所述单电池和所述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被密闭起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