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5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1354.0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电池析锂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电池的应变数据的微分曲线作为第一变化曲线;获取参考电池的应变数据的微分曲线作为第二变化曲线;比较第一变化曲线与第二变化曲线的峰强度最大值,判断目标电池是否发生析锂。本发明提出的电池析锂检测方法,无需将电芯进行拆卸,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电池内部是否析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损检测方法评估精度较差、准确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018929.6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锂电池整形方法。方形锂电池整形方法包括:对变张力卷绕参数、热压参数和梯度热压方式进行优化,并采用优化后的变张力卷绕参数制造卷芯,然后采用优化后的热压参数和梯度热压方式对所述卷芯进行热压整形,最后对完成所述正式热压的卷芯进行装配、化成和分容。本发明通过同时对卷绕张力参数、热压参数和热压方式进行优化的整形方法,卷芯整体厚度均匀、无变形,负极片褶皱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地改善了卷芯整形效果差等问题;且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无须更换电极材料,可应用于产业化操作,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706976.1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G01N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电池的制作方法及对称电池。对称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制备两张相同的同极极片作为两个工作电极,并在两张极片的末端分别形成两个相同的极耳;制备对电极并在对电极上设置第三极耳;将隔膜、第一工作电极、隔膜、对电极、隔膜、第二工作电极和隔膜依次置入电池壳中;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壳中并将电池壳密封封装,制成对称电池。本发明能够避免因拆解电池破坏其的内部真实环境和解决难于完全排除内部气体导致测试结果的复现性差等问题,同时能够提高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能够实现在线调节SOC,测试不同SOC下的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93655.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33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50/262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总成,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模组总成包括:电池模组结构;液冷板组件,液冷板组件包裹至少部分电池模组结构,液冷板组件用于电池模组结构的散热部件的同时也作为电池模组结构的结构加强件;液冷板组件采用包裹电池模组结构的方式进行散热,有效提高了散热面积,最大化的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液冷板组件包裹设计的方式可代替原有的结构加强件,利用液冷板组件的强度以及液冷板组件的布局形式能够提升电池模组总成整体强度和刚度,使其满足应对更加严苛工况使用的能力,进而,可取消原有的结构加强件,避免原有的结构加强件占用较大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65164.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 , H01M50/176 , H01M50/503 , H01M50/528 , H01M50/531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总成及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盖板总成包括:盖板本体;极柱,极柱穿设在盖板本体上;连接片,连接片的中部段连接在极柱上,连接片的两端部段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端部段分别朝向盖板本体的两端设置,两端部段分别用于与两电芯本体的引出极耳连接,以使两电芯本体的引出极耳相互错开设置;可以避免在两电芯本体的引出极耳分别连接在两端部段时两引出极耳互相发生干涉,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引出极耳的裁切,在生产中尽量减少粉尘以及碎屑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91684.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芯热压塑形装置、卷芯热压整形方法、卷绕电芯及电池,热压塑形装置包括:插板,所述插板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弹性包边,所述弹性包边的外缘呈弧形;所述插板用于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后插入待热压整形的卷芯的内圈中并对所述卷芯的内侧进行预热,所述弹性包边用于贴附在所述卷芯的内圈的极片弯折处并提供支撑,以在热压整形过程中对所述极片弯折处进行塑形。实现有效避免卷芯内侧的极片在热压整形过程中出现的开裂、掉料问题,防止金属锂析出,短时间得到塑形良好的卷芯。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879855.0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33 , H01M50/24 , H01M50/244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安全阀及电池包,包括:阀盖、阀体、吸湿组件和旋转驱动机构;阀盖设有阀芯,阀芯周围的阀盖上设有多个第一气孔;阀体包括圆形底壁和圆筒侧壁,圆形底壁设有用于容纳阀芯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外围的圆形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气孔,圆形底壁与电池包外壳连接,且第二气孔与电池包的内部连通;阀芯的底端与底壁之间设有弹性伸缩件;吸湿组件和旋转驱动机构设于阀体内部,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吸湿组件绕阀芯旋转,当吸湿组件旋转至第一位置时,吸湿组件仅与第二通孔连通,当吸湿组件旋转至第二位置时,吸湿组件仅与第一通孔连通。实现降低电池包内部的湿度,提高电池包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0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83713.5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 , H01M50/188 , H01M50/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包括:盖板主体,盖板主体上开设有出极孔;下导电体,下导电体的下部处于盖板主体的下侧,下导电体的上部贯穿出极孔并向盖板主体的上侧延伸,下导电体的上部中间设置有安装孔;输出极,输出极上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铆接或焊接在安装孔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池盖板的输出极上设置的凸起部铆接或焊接在下导电体的上部设置的安装孔内,保障电池盖板的结构强度及有效的导电,避免采用激光焊接的高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全性能高,且有效地解决了电池盖板绝缘及密封的难题,保证盖板的绝缘性和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35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075690.6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5 , H01M10/654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50/258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块的多方位热管理结构及电池模块,设计热控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控温板和两个导热组件,两导热组件分别与控温板的两端导热连接,两导热组件导热连接于电池模块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控温板与电池模块的一侧边导热连接;控温板能够对电池模块进行控温,并通过两个导热组件对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进行控温。控温板能够通过导热组件与电池模块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进行热传递,可快速给电池模块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进行冷却或加热,从而,通过多方位的冷却或加热使电池模块处于舒适的环境中,从而可提高整个电池模块的充放电倍率和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8668.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53 , H01M50/15 , H01M50/1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的电极引出总成及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总成包括:顶盖片,顶盖片上设有安装孔;极柱,极柱设置在安装孔内,极柱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平面;连接件,连接件呈环形,环形连接件套接在极柱上,连接件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贴合,连接件卡定在顶盖片上。由于,连接件卡定在顶盖片上,并且,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转动限位,进而,防止了极柱位于安装孔内扭转,并保证了极柱的安装准确,相较于焊接连接的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大型激光焊机的设备投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