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6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53075.5
申请日:2024-10-17
申请人: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V2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遗留矿坑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涉及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在收集历史遗留矿坑及周边区域涉及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工程地质、环境生态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历史遗留矿坑的地质条件、空间形态等基础特征,对矿坑周边存在的回填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周边环境的持续性影响。通过科学计算和综合规划,选择最适合的回填物料,就近进行生态化回填,从而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额外的治理成本,降低矿山固体废弃物对现有土地的占用,实现显著的生态效益。此外,优化回填方案,为后续的土地开发、农田复垦及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带来潜在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44184.6
申请日:2024-09-06
申请人: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位移矢量角和LSTM的滑坡位移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滑坡位移监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水库的历史监测数据;确定影响滑坡位移的有效因子;基于有效因子的历史数据以及历史监测数据中不同时刻的滑坡位移,分别对不同滑动窗口值下的第一预测模型和第二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优化,确定其各自对应的最优滑动窗口值;当第一预测模型和第二预测模型的最优滑动窗口值相同时,在最优滑动窗口值下,分别计算训练优化后的第一预测模型和第二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值,并确定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采集目标水库当前的有效因子数据并输入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确定目标水库未来的滑坡位移。本申请能够准确预测水库未来的滑坡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366390.8
申请日:2024-03-28
申请人: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防治中测试吸水性材料膨胀性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支撑台、固定架、压块。支撑台上还设有外围挡和内围挡,外围挡位于内围挡的外侧;压块位于内围挡中,固定架位于外围挡的外侧。围挡中存有测试溶液,且压块表面设有透液孔。装置还包括测试组件,测试组件为压力表、质量块、测试容器、固形物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待测样品放置于内围挡中,且位于压块与支撑台的台面之间。方法根据装置设计进行对应的步骤,可以直观观测吸水材料膨胀性能。本发明组成简单、成本低,可以设置多组同时进行观测,并根据不同场景对测量组件进行组合,从而更加直观获得吸水材料样品膨胀变化,从而便捷、快速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后续测试,提升工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402286.1
申请日:2023-10-26
申请人: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脉状热储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采用对地热井进行变压回灌实验,同步检测回灌水源和开采热水的硝酸盐浓度,通过两者水质硝酸盐浓度的比值,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回灌水与地热水的混合比例,由此计算出带脉状基岩热储地热田的可开采资源量。该方法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一是适用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地热田,不需要考虑热储不规则的空间形态;二是不需要历年庞大的动态监测数据,计算简单;三是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单个和多个开采井的地热田评价。该方法在温石汤和汤村汤地热田均进行了验证,通过与数值模拟等方法结果对比分析,该方法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3342.2
申请日:2024-04-16
申请人: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钻探岩芯取样装置,涉及钻探岩芯取样技术领域。该地质钻探岩芯取样装置,包括地质钻探岩芯取样机,所述同步移动储物组件的内侧表面安装有钻杆外管,所述第一格挡块与第二格挡块之间形成格挡槽,所述地质螺旋钻杆的外侧表面安装有顶端清理防堵组件。本发明通过第一出料槽、第二出料槽和格挡槽方便将大量的岩芯和泥土从钻杆外管内侧掉落到储物块内,避免了排料过程中的堵塞和积聚,保证了地质钻探岩芯取样机的持续工作,减少因为堵塞而需要停工清理的次数,提高了地质钻探岩芯取样机的连续作业时间,减少了停工对工作进度的影响,有效减少对地质钻探岩芯取样机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和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164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1348.6
申请日:2024-05-14
申请人: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摘要: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芯样储存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方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存放筒,所述存放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焊接连接有搭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安装有支撑底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岩土工程芯样储存装置不能够对岩土工程芯样进行全方位支撑和储存,现有的储存结构通常只能够对岩土工程芯样进行单个面的支撑,不能够利用可调节的螺旋钢片结构对岩土工程芯样进行多点支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58730.8
申请日:2024-02-04
IPC分类号: G06Q50/26 , G06N3/084 , G06F18/24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城市地面塌陷评价方法,首先将研究城市区域划分为栅格单元,在此过程中确定塌陷区域与非塌陷区域,并确定易发性评价因子并获取评价因子数据;构建和训练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集成模型,通过机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集成模型判断预测集中地面塌陷发生的概率,给出评价因子的贡献程度,即完成判断后,得到每个判别因子对发生地面塌陷的贡献为多少,贡献程度指标可辅助后续对相关地区数据采集以及治理优先级的判断。森林随机‑BP神经网络集成模型进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易发性分区与地面塌陷点高度吻合,预测效果较好,证明了数据驱动模型在城市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8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5709.9
申请日:2024-03-26
申请人: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 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B7/02 , E21B44/00 , E21B7/04 , E21B33/138 , E21B4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地层记录功能的地质勘探用钻孔设备。针对现有装置并不能根据岩土层硬度自主调节钻进速度的问题。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固接有主滑动架,所述主滑动架由上到下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和第三滑动板,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固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动板和所述第三滑动板之间固接有第二弹性件。本发明利用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区分土层和岩石层,分别测量土层和岩石层的硬度,保证对二者均具备较佳的检测精度的同时,根据测得的硬度自动调节钻进速度,避免对土层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发生孔壁坍塌等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5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63169.5
申请日:2024-01-1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间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空间和天然空洞三维探测设备。包括有车体,所述车体安装有电池,所述车体安装有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牵引绳固定连接有升降壳,所述升降壳安装有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的探测器,所述升降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升降壳与所述升降盘发生相对运动的释放机构,所述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升降盘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本发明通过探测器自天然空洞的中部向四周进行三维探测,均匀了探测器与天然空洞各处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三维探测均匀性,同时还避免探测器释放的信号被天然空洞与钻孔交汇处附近向下伸出的岩石阻挡,从而影响三维探测的正常数据,以此提高三维探测的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536197.7
申请日:2021-12-15
申请人: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下地质勘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文地质勘查用连续性防交叉取样装置。为了解决在混含高泥污的水体中进行采样工作时,残留的污泥易导致水样交叉污染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水文地质勘查用连续性防交叉取样装置,包括有外壳和存样单元等;外壳内侧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接有两组存样单元。在对水体进行取样过程中,取液管的两端均与水体相连通,实现取液管在移动至水体不同深度的区域时,取液管内部悬停的水体均来自该深度区域,避免水样交叉污染的现象发生,另外在进行水样收集前,通过设有的自清洁设备,将储液室内残留的泥污冲刷干净,再进行水样收集工作,避免收集在储液室内的水样被残留的泥污所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