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结构和锂离子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006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87089.3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结构和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其中,一种电芯结构,包括依次交替叠加的负极片、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所述负极片、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之间均设有隔膜;其中,所述第一正极片包括复合基箔材和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设于所述复合基箔材表面上,所述复合基箔材包括延展性绝缘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延展性绝缘层的上下表面。本申请可以防止锂离子电池在针刺过程中正极片与负极片活性物质接触而短路,避免引发热失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且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一种锂资源及盐碱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876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703895.4

    申请日:201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资源及盐碱回收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多级沉淀及去污工艺处理得到滤液、清液及污泥;(2)对滤液进行纳滤得到浓水和纳滤清液;(3)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纳滤清液中的锂离子进行吸附;(4)减压蒸馏、降温凝固和多效蒸发工艺实现对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蒸馏水的回收;(5)采用离子膜法电解制得烧碱。本发明较系统得对废旧锂电池回收中高盐碱废水中的各成分物质进行系统地回收,其中60~80%的废水可以再次使用,盐碱回收率为80%~90%,锂资源的回收率为85%~95%,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的回收率为80%~85%。

    一种碳包覆硅-锡复合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946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703261.9

    申请日:201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硅-锡复合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硅粉、锡粉与人造石墨粉A进行机械高能球磨,制得硅-锡复合粉;(2)将硅-锡复合粉与人造石墨粉B进行混合,制得硅-锡复合粉基体;(3)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对硅-锡复合粉基体进行碳包覆,制得碳包覆硅-锡复合材料;(4)将碳包覆硅-锡复合材料、粘结剂与导电剂进行混合,制得碳包覆硅-锡复合浆料;(5)将碳包覆硅-锡复合浆料在铜箔上进行单面涂布,制得碳包覆硅-锡复合负极片。本发明具有体积稳定、能量密度大、导电性好、循环稳定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片的锂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94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1101961.7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 H01M4/386 H01M10/0525 H01M10/4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片的锂化方法,通过辊压将锂箔厚度方向上的1/3~2/3的部分嵌入硅负极片,并通过电池活化使锂箔释放锂浸润硅负极片以实现硅负极片的锂化,辊压温度25~40 ℃,锂箔的厚度为3~25 um,锂箔的质量为提升目标首次效率所需的理论计算用量的1.0~1.2倍。锂箔厚度方向上部分嵌入硅负极片中既保证锂箔与硅负极片之间紧密固定,同时避免锂箔与硅负极片贴靠的一侧不能被硅负极片完全利用,导致锂的枝状结晶出现,造成锂利用率低。经锂化后的硅负极片可将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提升10~15%,循环50次后的库伦效率为99.5~99.9%。

    一种圆柱电池的盖板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61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060642.4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的盖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爆刻线的稳定性问题和防爆刻线及时开阀问题,减小了多个结构件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装配偏差的风险,有效的整体解决了集流盘,与盖板以及壳体之间的绝缘问题,避免了内部短路发生的风险,包括中央极柱,所述中央极柱下方依次与垫圈和集流盘电连接,垫圈和中央集柱之间还设有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上方设有绝缘密封圈,所述盖板主体下端设有下绝缘圈,采用了“U”型的防爆刻线设计,可以避免防爆刻线在加工过程中,原先的V字形尖角造成的裂纹出现,提升了防爆刻线的加工稳定性,通过简化绝缘塑胶结构,将外绝缘圈和绝缘密封圈合二为一,避免了因挤胶不均匀导致缝隙和胶团产生,大幅提升了盖板的密封效果。

    一种锂离子电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738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456935.7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硅碳负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含硅负极,所述负极包括:第一低硅层;高硅层;第二低硅层;以及负极活性物质;本发明提出的非均质夹层电极避免了硅颗粒膨胀与收缩对电极产生的负面作用,第二低硅层增加了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接触位点同时提高了压实密度进而增强了活性材料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电子传导性能,高硅层为硅颗粒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同时提高了极片的电解液保有量,第一低硅层有利于缓解过渡金属离子向极片内部的扩散,减轻其对于SEI膜持续增厚的促进作用;其较低的硅含量占比同样降低了膨胀效应对电极外层结构与SEI膜的破坏,减轻了电解液与过渡金属离子副反应所诱发的容量衰减。

    一种柔性锂金属电池负极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51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772241.8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金属电池领域,为了克服现有负极集流体采用金属基体,金属材料密度大导致能量密度较低,柔性不足;使用碳纤维材料,比表面积小无法实现锂金属的均匀沉积,导致库伦效率低的不足,公开一种柔性锂金属电池负极的制作方法。通过金属离子在有机纤维布内附着、煅烧,再进行氮掺杂改性煅烧,得到氮掺杂碳负载金属粒子的碳纤维布,再负载锂金属得到柔性锂金属电池负极。所得锂金属电池负极具有良好的柔性、质量轻、能量密度高、比表面积大、库伦效率高、安全性能高、循环性能优良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