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3D打印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5323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777154.6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3D打印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3D打印线材由功能化石墨烯粉末和热塑性树脂组成。其制备过程为:首先将热塑性树脂粉末倒入宽度可调的金属模具型腔中,刮平、加热,获得熔融的薄膜基材,然后采取微粉喷射的方式将功能化石墨烯粉末喷射到薄膜基材中,经一次冷却、脱模,获得不同宽度的石墨烯线材预制体,最后将这些预制体有序组装在一起,并放入带有孔洞的金属模具中,在加热条件下挤压,使之变形、融合在一起,经二次冷却后获得所需的石墨烯3D打印线材。该方法制得的石墨烯3D打印线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柔韧性,并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控制成本。

    一种石墨烯3D打印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532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77154.6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3D打印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3D打印线材由功能化石墨烯粉末和热塑性树脂组成。其制备过程为:首先将热塑性树脂粉末倒入宽度可调的金属模具型腔中,刮平、加热,获得熔融的薄膜基材,然后采取微粉喷射的方式将功能化石墨烯粉末喷射到薄膜基材中,经一次冷却、脱模,获得不同宽度的石墨烯线材预制体,最后将这些预制体有序组装在一起,并放入带有孔洞的金属模具中,在加热条件下挤压,使之变形、融合在一起,经二次冷却后获得所需的石墨烯3D打印线材。该方法制得的石墨烯3D打印线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柔韧性,并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控制成本。

    一种转盘式石墨粉末送粉器及送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533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82527.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盘式石墨粉末送粉器及送粉方法,它包括供粉机构,所述供粉机构的底端连接有落粉机构,所述落粉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所述落粉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输粉机构。该装置在送给细鳞片石墨或纳米石墨片等流动性差的粉末不会出现堵塞现象,且送粉过程稳定送给量均匀且连续可调。

    一种转盘式石墨粉末送粉器及送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533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782527.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盘式石墨粉末送粉器及送粉方法,它包括供粉机构,所述供粉机构的底端连接有落粉机构,所述落粉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所述落粉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输粉机构。该装置在送给细鳞片石墨或纳米石墨片等流动性差的粉末不会出现堵塞现象,且送粉过程稳定送给量均匀且连续可调。

    一种石墨粉末定量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925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435112.X

    申请日:2014-08-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粉末定量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带凸起的支架,往复式驱动机构,柱塞式送粉机构及螺旋供粉机构,支架的凸起部分上设置有柱塞式送粉机构,柱塞式送粉机构外设置有支撑垫,支撑垫通过支架板与螺旋供粉机构固定,柱塞式送粉机构两端均设置有柱塞杆,一端柱塞杆经凸轮滚子与往复式驱动机构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鳞片石墨、纳米石墨片等质轻、流动性不佳、易脆的粉末的精确称量和准确输送。

    一种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825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78057.2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1015 B22D19/0081 C22C1/1036 C22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是由铜合金与具有正梯度结构特征的三维多孔石墨骨架复合而成。制备时,首先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技术制备具有正梯度结构特征的三维多孔石墨骨架坯体,然后对其进行碳化处理,获得三维多孔石墨骨架,通过浸渍方式将液态钎料包覆在三维多孔石墨骨架上,最后采取铸造方式将铜合金金属液浇注其中,获得所需的铜基-石墨正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石墨含量由表及里呈正梯度变化,并使石墨在任意摩擦磨损面上分布均匀,也保证了铜合金在复合材料体系中形成连续的网络结构,从而充分发挥铜基体优异的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

    一种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825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078057.2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是由铜合金与具有正梯度结构特征的三维多孔石墨骨架复合而成。制备时,首先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技术制备具有正梯度结构特征的三维多孔石墨骨架坯体,然后对其进行碳化处理,获得三维多孔石墨骨架,通过浸渍方式将液态钎料包覆在三维多孔石墨骨架上,最后采取铸造方式将铜合金金属液浇注其中,获得所需的铜基‑石墨正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石墨含量由表及里呈正梯度变化,并使石墨在任意摩擦磨损面上分布均匀,也保证了铜合金在复合材料体系中形成连续的网络结构,从而充分发挥铜基体优异的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

    一种石墨烯导电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511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875286.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石墨烯导电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导电线材由紫外光固化树脂单元层堆积固化而成,每个单元层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功能化石墨烯粉末2D填充区和紫外光固化树脂基材区,具有三维有序导电网络。具体将液态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敷到金属模具型腔中、刮平,获得液态紫外光固化树脂薄膜基材;然后将功能化石墨烯粉末喷射到液态紫外光固化树脂薄膜基材、固化;最后在拉丝装置驱动下,线材整体向下移动一个紫外光固化树脂薄膜基材厚度,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获得内嵌有石墨烯三维有序导电网络的导电线材。本发明通过控制功能化石墨烯微粉在紫外光固化树脂中分布状态和位置,获得一种石墨烯导电线材,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绝缘性。

    一种石墨烯导电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511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75286.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石墨烯导电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导电线材由紫外光固化树脂单元层堆积固化而成,每个单元层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功能化石墨烯粉末2D填充区和紫外光固化树脂基材区,具有三维有序导电网络。具体将液态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敷到金属模具型腔中、刮平,获得液态紫外光固化树脂薄膜基材;然后将功能化石墨烯粉末喷射到液态紫外光固化树脂薄膜基材、固化;最后在拉丝装置驱动下,线材整体向下移动一个紫外光固化树脂薄膜基材厚度,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获得内嵌有石墨烯三维有序导电网络的导电线材。本发明通过控制功能化石墨烯微粉在紫外光固化树脂中分布状态和位置,获得一种石墨烯导电线材,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绝缘性。

    一种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616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7547.6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由铜合金和三维石墨骨架组成,铜合金成分为Cu、MoS2、SiC。制备时,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技术制备三维石墨骨架坯体,再进行石墨化处理获得三维石墨骨架,待表面镀铜处理后,将其组装到砂型铸型型腔中,最后采取铸造方式实现铜合金与三维石墨骨架的复合,获得所需的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方法实现了石墨分布范围可控,保证了铜合金基体的连续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抗冲击性能以及自润滑性能。本发明所述的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用于制备电刷、电极、受电弓滑板和自润滑轴承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